?
本文整理自古典老師的專欄,《超級個體》。算是個人的學習總結和心得,分享給大家。我是石先生,一個進階的生涯規劃師。
一個思考
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的收入漲停板?
如何把缺點轉變為優勢,迎頭趕上那些新中產?
上周我們說到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 ,還是有很多小伙伴私信我說“即便是自己知道優勢是什么,但跟當前的工作不匹配怎么辦呢?”
其實生涯咨詢中99%的問題都是假問題,一般都是懶于思考,只把問題想到了第一層。
而最好的方式是把問題拆解成選擇,問題不好回答,選擇是可以輕松應對的。
做選擇之前可以寫寫畫畫,有利于把毛線團一般的思路捋順。
如何畫才干素描
還記得之前的優勢公式嗎?
優勢=才干x投入
投入只需要擼起袖子拉起架勢就可以,但才干不好找,需要你拿起紙筆,寫寫畫畫才能出現。
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給自己畫一幅“才干素描”。
可以通過4個簡單的問題畫出來:
1、在哪里用?
2、自身如果更好發展?
3、對外如何更好做事?
4、如何不濫用?
延伸一下:
1、領域:用在一個項目的什么階段?用在工作的哪個側面?
2、習慣:這個優勢是如何幫助自己更快成長的?
3、策略:做人、做事、管理時應該關注哪些要點?
4、注意:如果規避這個優勢的副作用?
舉個例子:
石先生是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咨詢師 ,他的優勢是總結一些新穎的理念,并用通俗的方法解釋給身邊的人聽。還經常會冒出一些看似不科學,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比如如何減肥、如何讓你一天多喝水等等。缺點是想法多,行動欠缺,很多事情很容易虎頭蛇尾。
這個優勢用上面的四個問題拆分一下就是這樣的:
領域:適合做創意、策劃、研發、咨詢的領域
習慣:必須保證完整的思考和學習時間,定期充電
策略:要多向合作伙伴授權,多采用外包、眾包的形式
注意:縮小思考的廣度,增加深度,注重落實和行動
我們可以不斷用上篇文章中的SIGN 法則來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后用“才干素描”的方式畫出幾張技能卡。
打印出來,當做桌卡,當做每天行動的路標。
管理劣勢的三重門
劣勢,是我們永遠避不開的一個話題,但依然有方法應對。
一、不要太關注劣勢
過多關注劣勢對我們毫無意義,應該做的就是在優勢區域不斷發力,讓優勢發光發熱,最終掩蓋劣勢。
劣勢是馬路上的凸起的井蓋,最好的策略就是躲開它。
還可以記住一個心法: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能做好的玩命做,不能做好先放放。
二、找到你的“合伙人”
這里的“合伙人”可以是性格上跟你互補的好搭檔,也可以是彌補你劣勢的好工具,甚至是一套做事流程和機制。
你有絕佳的創意,但不擅長落地執行,那就找個執行力強且懂你的人合作,保證你們順風順水。
你有強烈的探索欲,但總是記不住昨天的好想法,那就記在“印象筆記”里,還可以按相關度匹配信息,方便檢索。
你有超強的管理能力,但脾氣不太好,總嫌下屬笨,那就列一個問題清單,通過問問題引發下屬思考并行動。
三、悅納
承認自己的劣勢,勇敢接納,拍拍他,抱抱他,給他點信心。
如果能轉化成優勢就再好不過了。畢竟所謂的“優勢”和“劣勢”都是相對而言,換個圈子,換個態度,也許就不一樣了。
才干地圖
我們做了測評,自己心里有些模糊的概念,領導同事又有不同的評價。這個時候誰口中對我們優勢的描述彩色正確的?
想搞明白自己真正的優勢是什么,我們需要一張“才干地圖”。
開放區:你我都知道
隱藏區:我知你不知
盲 ? 區:你知我不知
潛力區:你我都不知
比如,石先生:
開放區:大家公認話最多,想法最多
隱藏區:擅長深入研究問題,粗獷的外表下有顆細膩的心
盲 ? 區:不太成熟的繪畫技巧,擅長圖像思維
潛力區:整合不相關的事物,并找出規律
那么,我們如何找到自己對應的區域呢?
開放區:這是大家都知道,明擺著的優勢,威力堪比核武器,應該玩命用。
隱藏區:這說明還有一些隱藏技能需要召喚出來,可以通過SIGN、自我觀察、測評的方式獲得。
盲 ? 區:就是別人對你說“你好厲害,是怎么做到的?”,那一類在自己看來再自然不過的事。可以通過他人反饋獲得。
潛力區:跟自然界的很多未知區域一樣,只有靠你持續地探索,有意識得觀察獲得。
無論是哪個區域,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才干。列圖表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問題清晰明了,很多事不是想想就有結果的。
一個總結
1、通過4個問題,給自己列一張技能卡,時刻提醒自己。
2、應對劣勢,可以忽視、找合伙人、悅納。
3、畫個象限圖可以準確定位自己的才干。
預告:
優勢是一種技能,是“副詞”而不是“名詞”,是做事的方式,而不是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遷移的。我們下次再講~
我是石先生,一個正在進階的生涯規劃師,如果你有職業上的困惑,歡迎在后臺留言。
參考文章:
《如何把發現的才干用到工作中去?》
《問答 | 我的優勢和工作沒關系怎么辦?》
《10個點子,提升優勢》
《如何管理劣勢甚至化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