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現在互聯網發(fā)達,3歲娃娃都已經玩手機了,再大一點的孩子拿著父母手機做作業(yè),孩子隨時都會接觸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SE 情信息,如何預防?發(fā)生了瀏覽se 情信息怎么辦?讓這些信息消失?消滅高風險行為?理想很豐滿,現實不僅僅骨感。孩子對性的好奇,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從遠古時代開始就是依靠這個繁衍生息的,而且隨著孩子越來越大,這也是發(fā)展的趨勢。那要怎么辦呢?
? ? ?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兒童、青少年的性教育上也是一樣的,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是不讓孩子關注,或是把篩選了的信息給到孩子,而是需要提升孩子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告訴他哪些信息是錯誤的,如何甄別。因為孩子終究是離開父母的,你不給他看,你難保班里的同學不給他看,也難保他無意中在網絡上發(fā)現。父母不可能一輩子把孩子關進象牙塔中。而且,孩子越來越大了,他終究會接觸到這類的消息。要提升孩子對這些信息的篩選能力,首先父母要具備這個能力。而具備這個能力之前,父母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如何看待H片的?對自己有什么影響?對孩子有什么影響?當我們接納孩子對性的好奇是正常的,孩子越來越大有性沖動也是正常的,H信息并非完全一無是處的,他可以緩解一定的性沖動,不至于將沖動發(fā)泄在無辜的人身上。然后就是信息篩選的能力,H片的鏡頭與畫面只有X沒有愛,這與生活應有的價值觀是相違背的,父母是因為愛所以性的,然后才有了你,時需要對X負責任的;H片中的size、時長是有事實不符的,而且也不是決定質量的唯一因素來的;H上看到的性騷擾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是不能模仿的;等等。當然有了這一個態(tài)度,就需要有溝通的能力,愿意客觀、真誠地與孩子討論這個問題。
? ? ? ? 案例一:四年級女孩沉迷S情漫畫,媽媽已經溝通過表示,理解她的好奇,但不能看。但孩子過不了多久又沉迷了。【建議】自己去看看孩子的書是什么內容,看看為啥會吸引孩子,有哪些錯誤的信息。然后跟孩子去討論哪些信息是錯誤的;作為媽媽的擔憂;給孩子賦能,她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 ? ? 案例二:小男孩,肥胖,最近看S情小說,還買女性褲襪和偷隔壁女孩褲襪。【建議】先不要貼標簽,把孩子看成是變態(tài),要去探究孩子為何好奇。同時發(fā)現此類情況反復出現后,要去觀察孩子的狀態(tài),看他的生活中是否有讓他愉悅的方式、他有什么興趣愛好、是否得到同伴等的認同(自信心是否充足)、在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是否得到尊重和認可等等。如果能找到孩子獲取愉悅的方式、在同輩交往中能有自信,孩子的行為就會慢慢消失。
? ? ? ? 關于很多家長以為性教育要等有需要的時候才說,其實性教育需要緊跟孩子的步伐,并不是家長以自己的經驗等判斷孩子是否需要。
? ? ? ? 【我感】在自己的社群問了一圈,只有2個家長對性教育感興趣,但后面了解到其實都沒有聽。不感興趣的家長更多是覺得孩子的年齡還沒到這個階段。性教育是從什么開始的?這是從出生就需要的教育,這是愛的教育,看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