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的上半個月,就又一個刷爆各大媒體的消息出現在了頭條里。再加上王思聰的一個微博,徹底點燃了全民答題答的熱情。
從王思聰的微博廣告開始,到目前為止,算的上體量的答題APP一共有4個:
百萬英雄(今日頭條)、沖頂大會(王思聰投資)、芝士超人(映客)、百萬贏家(花椒)
一、為什么突然這么紅?
那么為什么直播答題,突然成為了2018的第一個現象級項目呢?
在直播答題之前,我們還處在電視直播時代時,就有過很多電視答題節目,比如《幸運52》、《開心辭典》、《一站到底》。再到近兩年的爆款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都是很棒的也是伴隨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
每次看答題節目,當你看到答題選手大錯,而你答對時,肯定想過“我也可以嘛”!但是,很多人卻沒有這個機會來做這件事兒。
雖然后期,電視臺也加入了電話答題的環節。但是無限“占線”的電話“嘟……嘟”音,讓你一次又一次的錯過答題的最佳機會。你是不是也曾經懊惱過?
隨著時代發展,智能手機、4G網絡、視頻直播的普及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的參與互動這就給直播答題做了極好的鋪墊。
答題游戲的優勢是什么?
1、有民眾基礎,容易被接手
2、幾乎0門檻,操作簡單,上手容易。
3、用戶幾乎無成本,但是收益大(人民幣)
3、失敗沒有損失,挫折感低。頂多是沒得到錢
4、沉浸感、參與感強
這可以說是將電視版的答題游戲,搬到了手機終端上,從而讓全民均可參與進來,形成現象級產品也是情理之中。
二、解析答題游戲
這幾個APP整體游戲的規則是相同的,整體設計也是相同的,可能整體細節上有些差距,但是大框架是一樣的。
我們以“百萬英雄”來拆解一下答題游戲的框架:
從圖上來看,這種類型的APP幾乎沒有開發門檻,功能結構簡單粗暴,容易復制。難點可能就是前期題庫的準備與獎金的準備。從研發角度來講,是幾乎沒有門檻的。
下表是我總結出的現在幾款答題游戲的答題時間與獎金匯總,以此來分析一下游戲的運營點在哪里。
首先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這幾款答題游戲基本都分布在中午吃飯、休息和晚上下班以后的時間中。
盡可能的爭奪用戶的碎片時間與關注度。
只有百萬贏家別出心裁,從13:00開始幾乎每個小時一場,也許是因為依托直播平臺的原因。
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商業模式剛剛爆發,還在燒錢的初級階段,所以有效的控制獲客成本及粘性就給各大平臺提出了要求。
就目前看,答題類游戲有2個模式:
1、獨立APP運營: 研發了獨立的APP,沒有依托于平臺,目前就老林所知,一共是2款
沖頂大會:
王思聰投資的獨立APP,因為沒有平臺可以依托,所以純粹的靠正常的APP推廣手段來獲取流量。好在王老板本身是微博大V,自帶一些流量。加之在娛樂圈的一定影響力,通過多個明星大V進行微博推廣,也為其帶來了一定流量。這部分流量,算是王老板自帶的免費流量吧。
因此,也算是將整體獲客成本進行了控制。
芝士超人:
是映客直播推出的答題游戲APP,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芝士超人邀請個大明星主持擔任“有才出題官”參與直播,與用戶互動,也達到了差異化的效果。再加上映客平臺可以做內部引流,從而保證了一定的曝光與轉化。導致流量成本上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而最給力的是,芝士超人獲得了第一筆廣告商的廣告費,而費用高達1億。這一步率先超越了所有同類產品。
2、平臺聯合運營:依托于某一平臺,或多個平臺進行聯運,依托平臺優勢降低獲客成本。目前有3款
百萬英雄:聯合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3個平臺運營。將現有平臺的流量資源進行整合,可以顯著的降低獲客成本。增加本平臺活躍度。
百萬贏家:嵌入花椒直播APP,期目的與百萬英雄是相同的
黃金十秒:依托一直播平臺,倒入部分流量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拼殺,目前IOS的排名已經有了明顯變化
依托于答題游戲的轉化,西瓜視頻快速登榜娛樂免費榜第一。花錢的效果還是明顯的。
三、答題游戲的未來在那兒?
其實說到這里,各位有“網感”的朋友,應該可以感覺到。答題游戲的瓶頸在哪里?
在個大平臺燒錢的初級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按照每天投入500萬的獎金來算,一個月就要燒掉1.5億!!
再加上其他運營成本,感覺一個月要花掉1.7億左右!!
這個成本,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可以長期承受的,那么如何控制成本與尋找盈利點則成為了各家中期乃至長期的目標。根據老林的個人經驗與觀點,簡單的分析一下后期可能的幾個盈利模式與玩法!同時說說這個“人民幣游戲”還存在著哪些問題?
3.1 運營手段
當前互聯網行情下,中國網民的人口紅利基本已經消耗殆盡,流量成本逐年上升,如何控制運營成本都是各大平臺考慮的首要問題。
如果你從事了幾年類似的C端產品運營,一定知道“托”的存在!
為了控制成本,各大平臺都會加入機器人來參與游戲,混進去瓜分獎金,以降低運營成本!
這個是任何互聯網公司都存在的操作手段,畢竟在互聯網上,任何信息都是一串代碼和數字,外人很難掌握真實的數據,所以我從不相信互聯網明面上的展示數據。
其實這跟當年斗魚、映客等平臺給主播刷觀看人數是相同的道理。
其次,每個平臺都有一個獎金提現額度,從10到20元不等。但是每場答題的獎金大概有80%都集中在10塊以下。看似用戶你得到了錢,但是你沒辦法提現,所以依舊是個好看的數字而已。如果你想提現,對不起,你需要贏2場以上。看似每場平分100萬、200萬。但是平臺支出的金額可能只有1/10。
所以,買的沒有賣的精啊。
因為是直播,所以就有了“主持人”的概念。那么邀請名人主持來進行合作,不失為一個好的吸粉手段,畢竟一個知名主持自帶粉絲流量,但是如何平衡他們的“出場費”就看各平臺的“關系”了,這一點就不為外人道了!
再有,就是APP刷榜、ASO等等傳統的推廣運營手段。如果依托于某平臺,可能在平臺上火力全開的廣告首位的曝光,也可以幫助答題活動進一步控制成本。
3.2 答題游戲有什么問題?
模式是好的 ,但現在尚未形成一種商業閉環。就答題本身來講,有這么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1、對技術要求比較高:因為龐大的在線基數,對運營商的網絡環境、服務器質量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要保證300萬人同時在線(百萬英雄的最高在線人數,你就認為是真的吧)不卡、不掉線、還要畫質清晰,確實很難。
2、游戲模式單一:目前所有平臺都是全部答對12題,才能平分獎金。但這又是用戶很糾結的一點。答題難度與分得的獎金成反比,即題目越容易,答對的人越多,那么每個人獲得的獎金就少,反之就會多。當你頻繁答題最后卻沒有獲得獎金,你還會覺得我沒什么損失,還能學到知識呢!而不是浪費了20分鐘的時間嗎?
3、激情短暫:不像百萬英雄第一場,只有23人最后答對,每人得4萬,你是不是覺得很爽?但是當人數多了以后,你會在意那4、5塊的獎勵嗎?
4、盈利模式不明:雖然現在燒錢燒的歡,但是如果不能快速摸清盈利模式,將會成為一個曇花一現的現象級產品。
3.3 可能的盈利模式
最簡單粗暴的:
1、廣告收入:簡單粗暴,任何平臺、任何節目都不可缺少的一項收入。
如果放在答題節目里,估計多半會采取答題的形式來進行,比如:汽車廣告就是該品牌的汽車知識等等。雖然簡單有效,但是如果廣告植入的那么“硬”將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硬廣是把雙刃劍,如何平衡廣告與用戶體驗,將會是各個平臺需要研究的!
2、內購模式:在游戲中增加輔助性道具,比如可以購買額外使用一次的復活卡或是延長答題思考時間?不過這些東西會嚴重破壞游戲平衡,各大平臺估計不會選擇。
3、增加模式:增加單機闖關模式,以增強用戶粘性,更像一個答題“游戲”。
4、網絡綜藝平臺:不再是單純的答題直播游戲,推出各類IP的網絡綜藝平臺,向著傳統電視臺轉型。
總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這將是2018一開年第一場資本的廝殺,誰能笑到最后,就看今年了!
下一篇文章,老林來講講,如何設計一款答題游戲?
最后,留一個討論題:如果你設計一款答題游戲,你會怎么來做?
其他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