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城市整年里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屬于夏天,街道兩邊的植物四季常青。某一個無風早上醒來,夏天就不知不覺到了,最明顯的是身體熱感及汗后的粘稠感,人們會尋找各種解暑物品。便利店一年四季都在售賣雪糕,水果攤的西瓜在四月底就已面市,六月初時泛濫。公交車和地鐵的空調常年不關,寫字樓的冷氣三月開始啟動。夏天的記憶在南方城市
無非是公交車里的空調,人群里的汗味,街邊的冰凍西瓜,夜晚燒烤攤的啤酒和麥當勞的甜筒。成為常態的季節往往不會讓人印象深刻。
老家所在的中部小鎮處于平原地帶,四季分明,夏天熱得只想時刻泡在水里,冬天則冷得不愿離開被窩。從小學到高中的暑假都在老家度過,細細一想,專屬于夏天的記憶兩只手的手指頭都數不過來。
1、聽蟬鳴
知了躲在大樹間,只聞其聲不見其身。白天最熱的時候聲音尤其熱烈,給本來煩躁的夏天更添一分。每次聽到叫聲愈演愈烈時,望著大樹卻尋不見它們的身影,反而被白花花的刺眼陽光嚇得縮回視線。
2、搖蒲扇
蒲扇很輕便,由蒲葵的葉、柄制成。初夏開始熱時,風扇還未從儲物柜子里收拾出來,先用蒲扇制造點微風緩解熱,順便趕驅趕討人厭的蚊蟲。晚上賴著和奶奶一起睡覺時,奶奶都會搖著蒲扇替我趕蚊子。每個夏天奶奶都離不開蒲扇,她身體不好,吹不得電扇和空調,睡覺時都會穿著秋褲。
3、睡涼床
家里的涼床是夏天睡覺專用竹床,只有一米寬,容得下一人平躺。它比涼席更涼快,躺在上面后身體的溫度被床給吸走了一大半,躺下便舍不得起。夏天的晚上爺爺會把涼床搬到院子里,一家人坐在上面,一起聊聊閑話。偶爾也會切個西瓜分著吃,其樂融融。
4、吃西瓜
每到夏天,鎮上附近村子就會有人拖著滿滿一板車西瓜在街上叫賣。印象里最便宜的時候西瓜才賣2毛錢一斤,買一個大西瓜也不過是2元錢。白天買的西瓜被太陽曬得燙手,拿一個盆倒滿冷水,把西瓜泡在里面,晚上才切開吃。若是在伯伯家,直接用井水泡瓜。井水的溫度要比自來水低,泡出來的西瓜更解暑。家里的小孩們都喜歡抱著半個西瓜拿勺子挖著吃,或許是有一人獨享的傲氣。
5、吃雪糕
記得讀小學時,家里的冰棍賣1毛錢一只,綠豆冰棍和紅糖冰棍2毛錢,膨化雪糕要5毛錢,橘子汽水3毛錢一瓶。冰棍的口感硬硬的,剛放進嘴巴就被粘住。到初高中后,最流行的雪糕是熱狗,一種點綴著葡萄干的細長條牛奶雪糕。前年和哥哥妹妹在老家街上遇到熱狗,翻遍整個冰箱只買到兩個。當時笑著說,三個加一起快九十歲的大人為了雪糕激動得翻遍冰箱。
6、水塘釣魚
每年的暑假都會去鄉下的伯伯家過上一段日子,伯伯家有年齡相差不多的哥哥妹妹,幾個小孩玩得瘋瘋癲癲。伯伯家附近有個水塘,塘里有活蹦亂跳的鯽魚。幾個小孩在路邊撿支樹枝做魚桿,田邊的土里挖點紅蚯蚓,拿點棉線系在樹枝上,簡易的漁具產生了。當時雖釣不來幾條魚,玩的就是野趣。
7、摘梔子花
最先留意到梔子花的是街上的中年阿姨們,她們會摘幾朵梔子花戴在頭上或別在衣服的領口。梔子花的香好聞而不膩,新摘的花插水里也能保鮮兩三天。在南方城市從未見大朵的梔子花,每到夏天分外想念。現在夏天回家還能看到阿姨們保留著用梔子花裝扮自己的習慣。
8、采蓮蓬
距離鎮上不到一公里的村子有很多水塘,每到夏天都會冒出大片的蓮葉。最愛踩著單車一路騎過去,蓮葉香淡淡的,有意去聞時鼻子捕捉不到,就得等它自己慢慢飄進鼻腔。七月炎夏正是吃蓮蓬的好時節,拉著哥哥妹妹一起去水塘偷偷采蓮蓬。我們都是小個子,只能鎖定水塘邊的蓮蓬,采下后迫不及待剝除蓮子塞嘴巴里。蓮子嫩嫩的,藏在里面的綠芯并不苦澀,甜甜的。
9、樓頂看星星
起風的夏日,在樓頂看星星舒服勝過天堂。但也就有過兩三次,其余時候都是被蚊子趕到房間里去了。小時候的夏天夜空干凈得只看得到星星,能認出來的有獵戶座、北斗七星、牛郎織女星,其余眼花繚亂的星星都記不得名字。在城市里工作后,時常會抬頭望夜空,見到的星星屈指可數。而有一次和陌生人在天竺路過,抬頭指給她星星時,對方竟說許久沒有抬頭看星了。此刻想念夏日樓頂的星空。
10、圍坐在院子里看電視劇
兒時夏天最愛做的事還是在院子里看電視劇,爺爺和爸爸搬出涼床和電視機,院子里的鄰居們搬出板凳。大家圍在電視機前,饒有樂趣的看劇。當時電視機里演的大部分是TVB的武俠劇或現代劇,爺爺最喜愛看武俠劇,尤其是歷史劇。奶奶聽不懂普通話,她會早早就去睡覺了。
關于夏天的記憶在寫出來時在腦海里放映了一遍,幾乎都是小學和中學期間產生的記憶,所有的記憶都與人有關。隨著小孩子們長大,父母和爺爺奶奶也變老了,夏天的時候長大的孩子們忙著工作。存在腦中的夏天記憶每年都拿出來回味一遍,人逝去了,但記憶還在呀。
以此文紀念我最愛的爺爺奶奶。
2017年6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