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國產青春題材早已成為爛大街的題材,想找出一部好的作品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最近幾年,在被強灌了太多撕逼、墮胎、三角戀的狗血青春后,令不少觀眾看到“青春片”的標簽都會不自覺的繞道走。
然而就在最近,迷影君卻發現了一部國產青春劇中的“清流”——
沒有流量與IP,不狗血也不浮夸,劇情完全沒有套路,臺詞非常接地氣!
迷影君一口氣追完第一季之后,必須要說一句:
嚴重懷疑導演偷窺了我的青春!
教室的那一間
如果你也是周杰倫的歌迷,可能光是看到標題就會忍不住哼唱出來:
為你翹課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間,我怎么看不見,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
沒錯,這部劇的劇名就取自那首由周杰倫創作的《晴天》,很顯然導演也是資深杰迷。
相信在很多90后的成長記憶中,一定會有關周杰倫的記憶。
那時候班里的同學的隨身聽和MP3里一定有他的歌,最風靡的是周杰倫導演的《不能說的秘密》;
有人會在房間里貼上各種偶像的海報,還有人在課桌上和筆記本上寫滿周杰倫的歌詞。
所以周杰倫早已成為我們這代人的青春里最具有共鳴的符號,本劇的編劇兼導演賈炳祺也不例外。
他將那90后記憶中的青春符號和校園生活片段還原在劇中,拍出了——
國內第一部真正屬于90后的高中青春校園喜劇。
故事是從一場對于青春的追憶開始,主角名叫陳末(吳瑞淞?飾)。
30歲的他即將步入中年,但卻一直碌碌無為。
白天雖然西裝革履,人模狗樣,晚上卻蝸居在一間集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于一體的不足10平米的出租屋里。
這或許也是很多剛剛離開學校踏上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們的真實寫照了吧!
某天晚上下班,疲憊的陳末無意中看到電視里周杰倫結婚的消息。
年少時曾經喜歡過的偶像也步入了婚姻殿堂,而我們也終將與自己那些瘋狂肆意的青春揮手作別。
倍感扎心的陳末聽著偶像的歌聲,回憶起了那些年和曾經的朋友們之間充滿青春躁動的高中時光。?
那一年,陳末16歲,剛上高一。
也是在這一年,周杰倫、孫燕姿、五月天正當紅,科比還未退役,娛樂圈里的陳冠希剛剛宣布無限退出娛樂圈。而對于全中國人來說,那一年最重大的事件則是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
但對于已經進入青春期的陳末來說,最讓他煩惱的還是剛剛開始的高中生活。
回想高中時代的集體生活,似乎無論怎樣分班,每個班的班主任都是那么的嚴肅刻板。
老師們總能隨時隨地走路不帶風似地出現在教室后門口,然后暗中觀察著教室里開小差或是看小說的同學;
每個班里總有幾個學霸和學渣,也會有那么幾對班級內部都知道的“地下異性好友”。
而一向調皮搗蛋的他是班上學渣的代表,上學遲到上課睡覺,被老師捉住批評也從來不當回事,老師說一句,他能還十句。
到了考試的時候則全靠即興發揮:
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
學習成績雖然不怎么樣,但陳末卻非常自信,自稱擅長除了學習以外的任何知識。
比如:擅長如何完美抄作業而不被老師發現。
甚至他還有一番關于抄作業行為的合理性的專業解釋:
語文叫借鑒、數學叫類比、英語叫copy、地理是遷移、物理是參考系、生物是轉錄、化學就叫同分異構體、歷史就是文化大統一、政治上這叫求同存異。
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嘴碎是陳末的風格。
盡管陳末一直都是老師眼中的“壞學生”,家長眼中的“壞孩子”,但卻是朋友心中的好哥們。
他還有兩個死黨,一個是每個班里都有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滿分的陽光學霸暖男蘇舟(王星瑋?飾)。
另一個同樣具有代表性,每個班里都會有那么一個明明16歲卻長得跟36一樣的“滄桑老同學”姚從良(耿強 飾)。
雖然陳末表面上看似玩世不恭,但實際上卻總在默默的關心朋友、對身邊的人付出。
見到好友被學校里的校霸欺凌,就拎著板磚想幫兄弟出頭。即使被打得很慘,卻依舊嘴硬不服輸。
而在課業繁重的高中時代,除了學渣和學霸之外,每個班里更多的還是那些成績平平的學生。
而本劇的女主角趙小雨(蔣袁婭蓉 飾)正是老師口中“努力的孩子”。
她的確足夠努力,可現實卻是不管她怎樣努力,學習成績卻依然上不去。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又在拍大腿?
這難道不就是高中時代的我嗎?熬夜看書學習,拼盡了老命,可就是趕不上班上的那些學霸的三分之一。
原本都是學渣的陳末和趙小雨之間,因為一次課堂上的意外傳紙條事件產生了交集。
陳末連累趙小雨在走廊里罰站,于是就主動幫助不擅長繪畫的趙小雨一起出黑板報,卻因此注意到了對方。
而之后的一次意外的調換座位,原本就放任自流的學渣陳末和始終努力無果的趙小雨成為同桌,本來就三觀違和的兩人從互相不愿搭理,卻逐漸建立起友誼的小船。
在教室的那一間,5個好友共同經歷著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成長與蛻變……?
與以往的國產青春劇普遍選用學霸人設作為主角不同,《教室的另一間》卻是一部關注那些被忽視的學渣群體的青春劇。
不僅主角基本都是學渣,而且故事自始至終太強的主角光環,臺詞和劇情也更加貼近生活。
整部劇沒有狗血的戲碼和過度的矯情與意淫,有的只是90后最真實的校園生活。而這正是迷影君覺得這部劇最好的地方——
它拍地是大部分人的青春!
劇中的角色其實不過都是最平凡普通的高中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煩惱,也許是因為成績的壓力而苦惱,也許是困惑于青春期里對異性的懵懂悸動。
雖然這樣的校園生活可能很平淡也很中二,但它就是我們每個人所真實經歷過的青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用更加年輕化的視角,呈現出青春洋溢的高中生活,劇中更是滿滿都是回憶殺。
比如:
少年時代,電視里播到男女主角親密接觸的畫面時,家長們總是會想方設法地支開我們。
老師總會在課堂上一遍一遍地重復著同樣的題就不要再錯了,告訴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明明是一個送分題。
學校食堂阿姨那近乎帕金森患者的打飯手法,總會在盛滿一勺菜之后,漏掉大部分;
學校總說給學生減負,但到了布置作業的時候,依舊是永遠做不完的卷子。
那時的我們總惦記著快點畢業,脫離學校,當真正畢業脫離了學校踏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后,又覺得還是上學的時候好。
這部劇的劇情簡直過于真實,令人引起舒適?。?/b>
不過,《教室的那一間》作為一部青春劇,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
劇情略顯平淡,更沒有太扎實的主線,故事也沒有太強的沖突。
而且由于網劇成本所限,劇中演員的表演也有很大問題,演技整體比較尷尬,臺詞功底有待提高。
就連導演自己也在最后一集的片尾公開承認:
實在沒錢了,拍不下去了。
迷影君不忍心這樣一部良心的國產青春劇被埋沒,所以想要將這部劇推薦給大家。
尤其是喜歡周杰倫的歌迷,一定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