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智通寺對聯(第二回)?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說明]
賈雨村中舉升官,接著就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在林如海家暫充家塾教師。一日外出郊游,見一座破廟宇,額題為“智通寺”,門旁是這副破對聯。寺內有一既聾又昏、齒落舌鈍的老僧在煮粥。
[注釋]
1.身后有余——所聚之財在自己死后已足夠養家了。
2.回頭——改悔以前所為。是佛教用語,喻徹悟、皈依。如佛經記云門宗答學人所問:“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面南看北斗。’”意思是回頭即是。
[鑒賞]
寺名“智通”,大概是說這副對聯中所說的人生道理只有智者能通。其實一般人的本性都是趨于貪得無厭的,人們是決不會自動“縮手”的,直至“一敗涂地”。這并不關乎“智”與不“智”。至于“回頭”追隨蒲團,歸向宗教,那只不過是逃避現實,用自欺欺人的辦法作精神麻醉,當然更不是真“通”。
這副對聯,是對貪婪人的諷刺。賈雨村在做知府期間,“未免有貪酷之弊”,看到這幅對聯,感受殊深。心想:“這兩句話,文雖淺,其意則深。我也曾游過些名山大剎,倒不曾見過這話頭,其中想必有個翻過筋斗來的也未可知,何不進去試試”。此聯說世人貪得無厭,該回頭時,不愿回頭,等到無路可走時,才想到要回頭,可惜已經來不及了。賈雨村走進寺里,只看見一個龍鐘老僧在煮粥。雨村見了并不在意,問他話,見那老僧又聾又昏,齒落舌鈍,答非所問,不耐煩便仍出來。畢竟賈雨村還是“俗眼”,未體悟大智慧中大智若愚,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道理。況且此寺為“智通寺”有悟道之意。賈雨村在門前恍若明白了一些,走進來卻沒有看懂,就匆匆而去了。說明他并非能悟道之人,注定是一個沉溺于紅塵中的俗人。
對聯對逐漸僵化的社會制度是很好的寫照,也是對全書情節線索的概括。破寺老僧的荒涼小境是寧、榮二府未來的鏡中影,甄士隱、賈寶玉等人的暮年圖。作者用這樣倒折逆挽的筆法,把全書的歸結預先象征性地勾畫幾筆,暗示了小說所具體描寫的賈府衰敗過程,有它的普遍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