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出自寒假看的一部劇《故鄉,別來無恙》。劇里講了四個女孩的故事,張沛為了逃離父母的控制,選擇了北京保險經紀人的工作;茍丹丹在上海做美妝博主,挺有名氣,與丈夫蘇方利合開公司;吳蕓是東北人,考了成都公務員,在社區工作,熱情善良;董家希瞞著母親考研編劇,畢業邀請母親來北京,參加她的畢業典禮,告訴母親自己的選擇。四個女孩一起在成都長大,長大后離開成都,劇中又因各種原因在成都在聚首,開啟了自己的新的事業和人生。
張沛成長在一個控制型的家庭里,高中時父母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各種干涉,她上大學工作就要逃離父母的掌控,但是父母在成都還對她的生活指手畫腳,所以她覺得自己被理解,不被尊重。工作原因回到成都后,父母依然各種干涉,有時她很無語。但是好在父母也是反思的父母,他們開始了解女兒的工作,朋友,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也真誠的給女兒道歉,所以張沛在父母的覺醒中得以治愈,最終回到了成都。
這部劇里,另一個女孩茍丹丹,作為網紅的丹丹本來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但是生活總會教育人,丈夫出軌,丹丹發現后回故鄉療傷,她獨自一人承擔著一切,結果發現自己懷孕,后來丹丹父母知道了這一切,他們無條件接納丹丹,而且安享晚年的他們,開始了再創業,要給自己的孩子底氣。
女孩董家希一人想留在北京做編劇,所以背著媽媽研究生換了專業,畢業的那一天媽媽才發現女兒違背了自己的意愿。后來董家希的媽媽患了肺癌,女兒回到了成都照顧媽媽,但媽媽要求女兒一定要考CPA,而女兒的夢想是編劇,所以母女倆發生矛盾。女兒只能撒謊,母親知道后,兩人發生爭吵,母親生氣過度,住進了醫院。如果母親可以理解女兒,不僅僅看到女兒騙了自己,而看到女兒這么做,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同時明白,女兒是有才華的,那么就不會發生極端的結果。
東北女孩吳蕓是一個善良大方的女孩,憨厚的外表下有一顆熱心的心,她考取了成都的公務員,在社區工作,她細心的為社區解決問題,雖然偶爾被誤解,她卻能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而遠在東北的父母和弟弟是她堅強的后盾,他們給開了吳蕓安心的后方,而且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愛護著吳蕓。
劇中女孩都在努力的生活著,她們一面回憶著,一面成長著,一路走來,才發現家是永遠接納自己的地方。
看完這部劇,我最大的感觸是,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底氣,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孩子。也許他們會犯錯,但是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父母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
(一起聽聽這首)
是媽媽是女兒
我的孩子啊
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夠好嗎
我是第一次做媽媽
盡管歲月已吹白我的頭發
送你上學第一天要你勇敢我卻哭了
后來你每回離家揮手說走了
當告別已變得輕松
可我的心還會空
親愛的媽媽
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夠好嗎
我是第一次做女兒
可也是第一次來做我
離開家的那天車開之后偷偷哭了
我不想讓你擔心笑著揮手了
人長大不輕松我后來才知道
孩子會穿過大雨
去懂人間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