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終于找到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確實證據
1.沒有一種動物是過了哺乳期還終身喝奶的,而且還 喝別的物種的奶;
2.看到奶牛能長期產奶的真實原因,你還敢喝牛奶嗎?你還忍心喝牛奶嗎?千萬不要把牛奶、酸奶當好東西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鮮的新聞:科學家終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確實證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子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
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我把該新聞轉發給一些朋友看。 我想測試一下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遂問:“你知道奶牛為什么會一直產奶?”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產奶能叫 奶牛嗎?”我問:“請問你是否常產奶呢?”“怎么可能?”我笑了,說:“人是只有懷了小孩才會產奶的。但牛跟人一樣都是哺乳動物。哺乳的意思就是為了哺育下 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產奶只有一個原因……”“不停地懷孕生小牛?”她吐吐舌頭,說:“怎么可能呢?”我說:“確實是這樣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時候都能懷上孕。現代農場的解決方法是給奶牛打高劑量的荷爾蒙,讓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聞所說的“各種激素”就是這樣來的!現代奶牛從兩歲開始就有九個月的時間用于懷孕。小牛出生后就會被關進小木箱并喂以毫無營養的飼料,不能動彈,以保證人們餐桌上小牛肉的 精瘦嫩滑。而牛媽媽就被千方百計擠出一頭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過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個畜牧業的專輯:奶牛在鏡 頭前走過,一步三跛,好像所有關節插了一根針。我想,人們即使是心如鐵石,認為那些動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無關系,但希望自己能從這些病態的牛只體內吸收到什么營養和健康,那已非緣木求魚,而是飲鳩止渴了。當然,在商業廣告中,你會被告知飲鳩的各種好處。許多人認為牛奶能補鈣,但眾多實驗和數據顯示,牛奶內含有鈣,但人體是很難吸收的。
會讓體內的鈣質流失得更快。其實許多蔬菜的鈣含量比 牛奶高得多,如黃花菜、蘿卜纓、莧菜、雪里紅、薺菜、香菜(芫荽)。
信息技術已非常發達的今天,中國人得悉事實的真相 是并不困難的,但真相一旦傷及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 問題則絕非簡單。
T.柯林.坎貝爾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愛因斯坦。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腸癌等系列癌癥近三十年 來,營養學有突破性進展,關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積大量文獻,下面我信手拈幾則關于牛奶致癌的研究報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項牛奶與癌癥 的研究,研究證明,大量飲用牛奶導致婦女患卵巢癌。他們對61,084名年齡在38歲至76歲的婦女跟蹤13年調查,確診愛喝牛奶的266名婦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確診。每天飲用4次以上乳制品的婦女,卵巢癌的發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婦女高出一倍。哈佛大學醫學院、牛津大學和臺灣醫科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牛奶中的激素物質IGF-I加速和加強了氯化鉀離子在細胞壁之間的交換,導致人類卵巢癌細胞的繁殖和宮頸癌細胞的加速生長。2004年10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報告。丹麥的研究人員對 117,000名婦女調查發現,牛奶對乳腺癌的促發有很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近50年來全世界乳腺癌發病率的大幅提高與人們飲食結構中牛奶及乳制品消費增加密切相關。研究認為,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人體中類胰島素 一號增長因子(IGF-I)的水平,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幾乎每一種癌癥都與IGF-I有關聯,IGF-I是一種促使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關鍵性因素。美國費城的研究人員通過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證實,乳制品會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險。美國波士頓一研究小組對20,885例美國男性醫師進行了長達11年的隨訪調查,食用乳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
統計分析發現,每天從乳制品攝入600毫克鈣的男性血漿中維生素D3濃度顯著降低,發生前列腺癌的危險大幅上升!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與幾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經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風險會高出60%左右。研究結果表明,飲用牛奶最多的調查對象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是幾乎不飲用牛奶的調查對象的1.53倍,而且飲用量越多,患癌風險越 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調查對象患前列腺癌風險是幾乎不食用酸奶的調查對象的人1.52倍。
在此,我很樂意講一個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與讀者分享。英國地質化學家簡·普蘭特五十歲的時候患乳腺 癌,雖然經過無數次治療,十年間癌癥總是不斷回來與她作伴。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絕 望而又堅強的普蘭特教授不再相信醫生,相信醫生也沒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閱讀最新的醫學論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過中國,那時中國農村婦女不喝牛奶而幾乎沒有人患乳腺癌,從而得到啟發,戒掉每天必吃的兩盒酸奶,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腫瘤在六個星期之后 奇跡般的消失了。普蘭特教授是英國地質局的首席科學家,同事們目睹了她反復患病到痊愈的曲折過程。
同事們的親朋好友患了癌癥的時候,都紛紛來向她求援。普蘭特教授通過改變患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癥患者得到了痊愈。
普蘭特教授下功夫進行研究,她得出結論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
致癌激素: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 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 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她認為牛奶的危害比香煙還嚴重。善良而樂于助人的普蘭特教授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課題,特意寫了兩本書《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