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的文章里,我們介紹了一些長跑訓練中的常用術語。今天重點說一說一個最重要的健康指標:心率。
心率,心臟跳動的頻率,指人體心臟每分鐘的跳動次數。我們在體檢的時候都要測量心跳、做心電圖,在體檢報告上經常接觸到的正常數值,大概上60-100左右,這個是我們的安靜心率。今天我們主要看運動心率。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產品,都可以幫助你在運動中及時了解自己的心率狀況,比如帶心率帶或者運動腕表。在跑步過程中,心率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你的身體狀態以及適應程度。
對于中高級的跑者來說,通過對自身的心率進行測定,能夠較為有效的對自己的訓練進行評估。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跑步強度與跑量是否足夠,或是超出了身體正常承受范圍。從而對自己的訓練計劃進行調整,并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說到提高成績和訓練效果,對于剛剛起步的馬拉松菜鳥來說,可能有點兒遠了。那么關注心率這個指標的意義是什么呢?我告訴你,其實比提高成績更重要的是,第一,我能否完成比賽;第二,我能否活著完成比賽。
最大心率則是指在人體最大負荷強度下,心率達到最高水平時的數值,一般一個成年人的最大心率不會超過200。盡量不要讓你的運動心率總超過最大心率的值,否則你就是在慢性自殺。計算最大心率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之前的公式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但最近更新了兩個公式:
40歲以下:MHR = 208 - (年齡 X 0.7);
40歲以上:MHR = 205 - (年齡 X 0.5);
隨著我們開始跑步,我們心率將會逐步增加,并隨著跑步速度與強度的穩定而基本維持在某一個數值范圍內。這個數據表顯示的是與年齡和訓練強度相對應的心率正常區間,大家可以參考。看不懂也沒關系,我以后還會結合跑步訓練的階段給大家講,在訓練中可以慢慢體會。
運動心率如果在120次/min以下,由于機體惰性原因,人體內的各項指標基本不會有明顯變化,因此,鍛煉效果不明顯,跑步的價值并不大。也就是說,如果你跑步時的運動心率一直在120以下,或許還不如躺在沙發上讀本書來得有意義。
心率在120-150次/min之間,為跑步有效價值范圍。在這個心率區間內,跑者的跑步訓練多為中低強度,人體的能量代謝為有氧代謝,這時跑者會感覺呼吸順暢、步伐輕松,身體不會出現不適。因此,推薦每天進行一定時長進行跑步并希望以此維持身體健康、控制體重的跑步愛好者,或是體型偏胖的減肥人群選擇這個心率范圍作為運動心率。
心率在160-170次/min之間的較大強度跑步可以作為跑步運動員的訓練首選,在這樣的心率下,跑者體內的有氧代謝、無氧代謝能力均會加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也將顯著提高。因此,對于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經常參加跑步賽事的跑者而言,這個心率范圍是最佳選擇。但是,這樣高強度的跑步會使跑者產生明顯累感,因此,不推薦給僅僅想通過跑步維持健康的跑步愛好者們。
心率在170次/min-180次/min是不同距離間歇跑的指標心率,它主要提高臟血容量,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與發展。 這時的跑步強度已經達到高強度,跑步時人體會感覺到呼吸急促、難受、很累,適合于進行賽前訓練的跑步運動員。
心率在180次/min以上的跑步已經達到極限強度,能量代謝也以無氧代謝為主。保持在180以上進行跑步會對人體的心肺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肌肉中也會有大量乳酸堆積,因此,除非你的訓練讓你不得不這么做,否則不要嘗試讓自己的運動心率超過這個值。
今天的文章講了很多枯燥的數字和概念,下一次我給大家講講我的親身體會,講講一個心臟每天早搏400多次的人是怎么完成訓練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