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剛開始教雅思,那個班孩子一半比我大,我每天提著精神維護自己的師長形象。班上有個女孩子說,她給雜志社投稿了自己的設計作品,兩個月過去了都還沒有回應,她是哈哈大笑講地。我心里想著說,沒回應應該就是沒被選上,沒被通知而已;為了肯定她的作品,我接話說“哎呀,那種雜志社都不看外來稿件的”其實還有后半句沒有講出口“你畫的很好呀”,但是突然想起自己沒看過她的作品,把后半句話憋回去了。我抬眼碰上她滿滿絕望的表情卻不知為何。我那時候還不知道,比否定一次作品更難過的是抹殺了她全部的希望。如果接收外來稿件,她至少可以一直一直努力,但我的那句話就好像切斷她動力的閥門,毫不留情。
她比我大一歲,好在已經有了自己完善的價值觀和人生格局,她繼續努力。三個月后,她跟我說“我那副作品被刊登了”我不知為何她要跟我講這個,忙著說恭喜,她滿滿委屈地說“你為什么要說他們其實不看外來稿件”。五年過去了,我們一直保持聯系,她現在一張圖5000起步,她早就不記得當年的事了,每每此時我就感恩,還好她的信仰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擊毀,不然,我不自知地犯下了多大的錯誤。
閨蜜大四開始實習,因為是夢想的地方,即使沒有工資也每天開心的不得了。同學聚餐有男生說,你們公司就是騙大學生干活吧,一年招一批免費實習生,省多少錢啊。我和閨蜜面面相覷,知道他口無遮攔的背后其實是好意也便沒有說啥,閨蜜沉默了一下望著我說“其實我覺得我每天都在進步,我的選擇是對的是嗎?”。一年半之后閨蜜轉正了,每個月交著2000——5000不等的稅,我們沒人提起當時的猶豫,只是無比感謝她當年的堅持。
這世界上誰都因為好心辦過壞事,總會有人跟你說“哎呀,你這么做是不對的?”“你做這件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就像《瘋狂動物城》里面,所有人都告訴那只兔子“你是個食草動物,你是當不了警察的”他們所提的建議一定是他們覺得正確的,但是,那就是正確的嗎?個人畫下的圈定下的局限只適合個人自己,但不適用于所有人。如果按照他們的意愿生活,長成的,大概就是他們的樣子,但是,你真的喜歡他們的樣子嗎?同樣,我們又何苦強迫別人長成我們希望的樣子。
當年傳得沸沸揚揚的楊冪要翻拍中國版《緋聞女孩》,雖然楊冪澄清了傳言,但在訪問時候講了一句話“年輕就要多做嘗試,因為錯了也沒有關系”對啊,還這么年輕,錯了那又怎樣呢?況且,什么叫做對?什么又叫做錯呢?
我聽過最好的故事之一是“一個人堅信有外星人,每天仰望星空尋找,兩個月之后,他沒有找到外星人,但他治好了多年的頸椎病。”生活不一定會給你恰好你希望的那個東西,但是她會以她的方式回贈你所有的努力。
很好的男性朋友追一個妹子追了十年,從15歲到25歲。想來可笑,我最討厭的是別人對我的人生指手畫腳,但我也曾不止一次潑過他的冷水,帶著自己不曉得哪里來的優越感一再勸他放棄,他從不妥協,卻在轉身的時候堅決地讓我們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很難去說什么是對的或者說誰的堅持值不值得,他用了十年守護自己真心,我后來問他,青春遺憾嗎?他回答說不遺憾,因為盡了力。是啊,因為盡了力。
凱爾特人的訓練館里有這么一段非常著名的箴言:“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努力的煎熬和悔恨的痛楚,哪一個更痛?)” 我覺得是悔恨。那種午夜夢回里抓不住的虛無感,告訴自己再來一次一定不會這樣的悔恨才是我們內心最致命的一擊,我們責怪的,是過去的自己。但是,那種偶爾想起來說“對啊,挺可惜,可是我也盡力了”的笑談終究會變成溫暖我們的力量,會長成我們堅強的鎧甲。好基友用了十年努力靠近自己心中的女神,為了讓她更注意到自己做了很多嘗試,參加了很多活動,這些,都在他后來的生命中變成了熠熠生輝的一筆;他變好了也沒追到女神卻也因此變成了我們口中的閱歷豐富的人士。并且,他已經在漫長的追逐過程當中活成了自己的圓滿,他不需要另一個人來填滿他的人生,對別人沒有任何要求的他比誰都快樂。
所以,你看,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值得與不值得;所有事物的辯證性在于從不同角度看待它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定義,既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那么,又何必執著于眼下的光景對別人的生活橫加干涉呢?同樣,愿你也堅持心中所想不動搖,假以時日想起不悔恨過往,唯感恩當下。
愿你抵達自己想去的彼岸,但如果你走到了另一處風景如畫的地方,我覺得,這樣也很好。
轉載請注明出處:簡書帳號:摩卡不要咖啡只要奶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