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國有個人
近日,《人民的名義》火了,美聯航事件刷屏了。著名的領國宇宙元帥三胖同學與川普老狐貍明里暗里掐起來了,而且“掐姿”不好看,“掐情”一天一個變,凡人摸不著北。可是忽然間……在小說里,常常遇見這個“可是忽然間”。作家是對的:生活里充滿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間,被一個女人蓋過了風頭。
早上到單位,屁股還沒落座,同事就說:“你知道嗎,白百合出軌了?”白百合?那個笑起來青春又靚麗的美少女白百合出軌了?不會吧,怕弄錯的了,我趕緊追問:“你說的是那個飾演《捉妖記》女主、陳一凡的妻子白百合?”他非常肯定的回答說:“是啊,就是她,出軌了一個小鮮肉。”
再看看網上,好家伙,白百何出軌的消息鋪天蓋地,流水樣地扔進來,弄得你想奪都奪不掉,不想看都不行。為了切實弄清“白百何事件”的緣由,于是,我冒出一個想法,干脆隨行記者對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的“達康書記”進行了一次專題采訪。
閑言少敘,直奔主題吧!
記者:有人說白百合的緋聞出現的時間很奇怪,他是在在美國華裔房姐蒂芙尼李謀殺親夫案曝光之后和美聯航事件開始炒熱度的時候突然發生的,對此,您怎么看白百合事件曝出的背景?
達康書記:本來不想說這個事情,但是今天事情已經塵埃落定,那么就說一下這個娛樂事件。關于此起事件,我注意到有個叫喜鵲的網友,他說白百合的緋聞出現的時間很奇怪,是在美國華裔房姐蒂芙尼李謀殺親夫案曝光之后和美聯航事件開始炒熱度的時候突然發生的,而且從拍攝的照片看,并不是最近的事情。
從白百合和陳羽凡的聲明看,人家兩口子已經在2015年協議離婚了,只是因為怕影響孩子才沒有公布,從兩個人對卓偉的曝光不急著回應和陳羽凡的淡定看,白百合和陳羽凡已經離婚是具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撒謊的概率不大。
那么,為什么對這樣一個當事人都不待見的緋聞卻莫名其妙地炒了起來呢?這應該和最近一個美國謀殺案有關。蒂芙尼李和雇傭兇手殺害了自己的丈夫,然后被警方查了出來,在收押期間,他的家人迅速用400萬美元的現金和15套房產總共價值4.8億美元的保釋金將她保釋了出來。
這起案件在美國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尤其是被害者的親人對于這樣一起嚴重的謀殺案嫌犯被保釋不能接受,我也挺不接受的,這在美國絕對是一級謀殺案,理論講是不能讓嫌犯保釋的,也正因為這樣才將保釋金定得如此之高,但是沒有想到蒂芙尼李的家人居然迅速就拿出了4.8億的保釋金,這個美國房姐震驚了美國社會。
其實,這就已經建構起重大新聞事件的基礎,如果能夠將這起案件的前前后后進行報道和調查,是非常有料的,謀害親夫,巨額保釋金,還有雇兇殺人,每一條都具有新聞看點,但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來了,就在這起事件開始發酵的時候,一起更加吸引眼球的新聞來了,就是美聯航事件,一個華裔被美聯航的安保人員毆打,并且被飛機上的網友拍了下來,上傳到了網絡上,并且在網絡世界迅速發燒,以數億的點擊量成為了最為火爆的新聞事件,直到現在,美聯航還在水深火熱中。
美聯航的新聞被刻意放大,并且以爆發性占據了各個網絡的頭條,成功掩蓋了蒂芙尼李的謀殺案的熱度,現在大家都去關注美聯航事件了,差不多都忘了還有這么一個快速地拿出4.8億美元保釋金的謀殺親夫的女罪犯了,而這就能夠瞬間拿出巨額保釋金的蒂芙尼李的家人所要的。
但是美聯航事件卻沒有僅僅局限在轉移熱點的層面,反而在網友的推動下變成了全球對美聯航的一場控訴,大家都曬出了美聯航的黑歷史,這對美聯航的股票價格是一大利空呀,所以說,美聯航也需要有其他熱點來轉移對美聯航的關注,今天美國好幾個城市開始發生讓特朗普曬稅單的暴力行動,估計美聯航的熱點很快會轉移。而美聯航事件涉及到了華裔,讓中國人對美聯航非常不信任,而且美聯航過去的黑歷史真的很多,只是沒有機會成為熱點而已,這次正好有一個機會讓大家將過去對美聯航的怒火集中地發泄出來,看看美聯航的笑話。
蒂芙尼李被中國網友們扒出和某位高官有關系,是真是假,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中國也有要將蒂芙尼李的新聞弱化的需要,這就是白百合事件曝出的背景,也就是狗仔隊“卓偉”手里有很多的料,什么時候曝出誰的都是有目的的,之所以曝出白百合的,恐怕是覺得這個熱點能夠熱起來,而且不會得罪背景比較硬的明星。
陳羽凡在發布離婚聲明的時候,同時表示要退出娛樂圈,說明陳羽凡被某些人威脅過了,有人想讓陳羽凡配合媒體炒作白百合的新聞,否則就不讓他在圈子里混下去,只是陳羽凡拒絕了,所以他選擇了離開娛樂圈,并且和前妻白百合一起發布了已經離婚兩年的新聞。離婚聲明一出,就代表這個新聞無法再炒作下去了。和前一陣子的王寶強配合媒體炒作他們的狗血新聞相比,陳羽凡相對清醒,有些事情還是有底線的,娛樂圈不能混就不混,但是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干。
所以,有網友說白百合事件是不排除為了轉移某些重要新聞的熱點,轉移蒂芙尼李的新聞,有些網友認為可能是轉移其他更加重要的新聞,也不排除轉移其他新聞的可能性,目前也只能看這么遠了。
本來這個蒂芙尼李新聞是應該要炒作起來的,其實可以成為會挖出中國某個裸官的可能的事件,但是半途而廢真是太遺憾了。不過這起謀殺案肯定不會這么容易過去,畢竟死了人,將來也有可能會繼續出現在報端,也許還有另一個什么娛樂明星繼續曝出丑聞來轉移大眾的注意力,希望不要讓這種真正的重要的新聞總是淹沒在一片無聊的撕逼聲中。
記者:你剛才也談到自稱“中國第一狗仔”的卓偉,專門爆料娛樂圈那點事,有人說他只不過是一個“人渣”而已,對此,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達康書記:對于這種現象,也要兩方面來看。正如新浪網文化學者羅志淵所說,“狗仔”自古便有,并非現在才有。古代的“狗仔”,并非只打聽爆料“娛樂圈”的事情那么簡單,他們分工詳細,非常專業打聽爆料達官貴人的那些事。很多野史記載文字,都與當年的“狗仔”爆料有關。
當下的“娛樂圈”,簡稱“貴圈”。說“貴圈”是有多重涵義的。一是娛樂圈明星成為圈錢最容易的人,隨便一個毫無學識,毫無演技的人,只要通過各種手段上位,就可以有上億片酬,所以說,“貴圈”人士首先體現在“貴”;二是娛樂圈一片混亂,潛規則盛行,里面充斥這錢權交易、錢色交易、權色交易,讓人眼花繚亂,加上每天媒體都大肆宣傳,讓這些有緋聞的明星獲取更多點擊率,其實是讓她們更“貴”。
娛樂明星作為公眾人物,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但當下大多數明星都是靠顏值、潛規則上位的。也就是說,這群人,成了閃耀的明星,擁有了財富,唯獨缺“德”。
當然,我們娛樂圈也有“德藝雙馨”的好演員,我對這群人是尊重的,他們是真正有藝術情懷的人,比如:陳道明這樣的人。對于這群人,我更愿意稱他們為:文藝工作者。
我記得好幾年前,劉德華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不知道現在的媒體為什么這么喜歡曝光明星的私事,而且明星也很享受這種曝光,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沒有人會問你的私事,媒體不會,粉絲也不會,他們就只關心你的作品。”從以前只關心明星的作品到現在,各個社交媒體都愛扒明星的私生活,何以至此?
而卓偉爆料的都是那些有“缺陷”的人,所以,那些娛樂明星被爆料后,通常也是敢怒不敢言。據說,這次卓偉要爆料的是楊冪,楊冪是他一直跟蹤的。但楊冪團隊做了公關,最后讓白百何頂包了。也就是說,卓偉在宣稱有重要的料要曝的時候,他手上同時有楊冪與白百何的料。
因此,卓偉的存在意義在于,讓那些通過不擇手段上位,欺騙公眾獲取好感,從而獲取巨大財富的娛樂明星,心里有所畏懼,讓她們隨時警告自己,她們是有“原罪”的。
根據一份來自貓眼電影的票房統計數據,截止至2016年9月13日,白百何作品累計票房高達63.2億,是榜單上名副其實的吸金女王,堪稱“最能賺錢的女明星”,被外界稱為“80后票房女王”。
所以,難怪那些“老戲骨”開始出來抱怨,自己的片酬遠不及“小鮮肉”。當然,也有很多人懷疑卓偉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公眾人物的肖像權。這點卓偉也出來解釋過。侵犯肖像權指的是未經許可將他人的照片拿去做商業用途,而卓偉拍的照片則大多用于新聞報道,最終賺的是稿費(稿費當然也是很豐厚,“狗仔”可是高危職業),看來卓偉是在玩“擦邊球”。不管怎么樣,卓偉的存在,都可以讓混亂的娛樂圈有點“規則”。
最后,我只想對娛樂圈明星說一句:蒼蠅不叮無縫蛋,不管你們是如何上位的,既然在位上了,還是要櫓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去做“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吧!每次的猛料,希望貴圈懂得自律,越來越干凈。
記 者:白百何事件被爆光后,立即引發網友熱議,甚至許多媒體也都爭著上頭條,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這背后又折射出什么問題?
達康書記:現如今,某些報紙、網絡的娛樂版、熒屏娛樂節目和娛記,除了關心明星吸毒、婚變,最關心的就是女明星的外遇,要是有個兩三天沒有明星出軌的消息,似乎就不知道該發些什么好了。
這些年娛樂圈卷入出軌事件的人物,隨便數數就有好幾位:文章,姚笛,陳赫,王寶強,馬蓉,林丹,還有前段時間《歡樂頌》里的張陸和《瑯琊榜》“長公主”張棪琰。特別是2016年,簡直是“出軌年”。各大知名網站的頭條,時不時被各種“震驚!xxx出軌了,貴圈真亂”的標題霸占了。看得人是觸目驚心,三天兩頭擔心,某天早上醒來,頭條是自己喜歡的明星出軌了!但一次次大都是虛驚一場,成了無聊鬧劇。
在這種情緒渲染下,“不婚主義者”、“逼婚主義者”、“恐婚主義者”等詞語漸出水面。雖然網友們經常在論壇自嘲是“單身狗”,但實際上,更多的人趨向于選擇單身。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到達適婚年齡單身人數已達2億,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億。
有誰還想得起,從什么時候開始,明星出軌變得頻繁而平常了呢?有誰還能想起,從什么時候單身由貴族變成狗了呢?這些現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是情感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兩三年”,近來最被關注出軌的女明星,則非白百合莫屬。昨天偶然進去看了一眼,寫白百何出軌的消息潛水般一涌而出,并配以照片,文圖并茂,吸人眼球。還有網友總結,白百何事件,自媒體蹭熱點,共有一千零一種姿勢,歸納起來主要三招:
第一招,資訊類。顧名思義就是讓人“知道”,對事件進行簡明概括,第一時間拋出這個新聞。例如:《驚!卓偉曝白百何出軌,小鮮肉XXXXX》(少兒不宜)這樣的文章不求深度,只拼手速,猶如平地一聲驚雷起。它們利用大眾的獵奇心態,賺取的是原本一無所知的大眾的注意力,呼啦啦的流量和白花花的銀子。不信?第一眼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光是“白百何不可言說不可描述的動作”就足夠博人眼球。像某些娛樂大號,有專業團隊長時間盯著資訊,甚至可能知道內情。論速度、論流量,單打獨斗的自媒體根本拼不過他們。聽說有些自媒體團隊已經有了明星出軌的模板文,只要一出手,名字刷刷往里面一套,加幾句話,又是一篇文章。
第二招,盤點類。以前積累的海量資訊和周邊小料終于可以派上用場,馬蓉被拎出來批判一番,陳思誠也別想閑著,啊呀,失戀三十三天劇組有毒。這階段的標題主要有:《疑似出軌的白百何,為什么這么像祁同偉》《白百何,馬蓉,這些女人都怎么了?》《娛樂圈什么樣的人容易出軌?》。雖然還是陳述事實,敘述上無甚新意,但至少學會歸納總結,類比遞推了。對于圍觀群眾來說,一下看一堆八卦,一下爽上天呢。
第三招:放大招。傳說中的,深度好文類。新媒體界扛把子X蒙大大在《如何寫出閱讀量100萬+的微信爆款文章》里說道:熱點話題一出來,所有公號都會寫,相當于命題作文啊,你不能人云亦云,你得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我不喜歡X蒙,雖然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要知道人間的那點事無外乎人間三情,兩性婚姻,工作夢想,生老病死。那幾個老生常談的角度真的被翻來覆去地寫濫了,大眾也產生了審美疲勞。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我只想說,人家出軌關你什么事兒?管好自己吧腦殘粉和鍵盤俠。有一本叫《烏合之眾》的書曾經說過,人在群體里面智商會降低......千萬熱點,都是一樣的,這劇情套路從來沒變過。還是有厲害的。為了別出心裁,殺出重圍,已經有人開始寫狗仔卓偉的前世今生,給他冠以“敬業”“認真做新聞”的名號。哇,看得人都要感動了。唉,只是小編們寫著寫著,會不會再次想起,十幾年或幾十年前,被高考命題作文支配的恐懼。如果當初就有這種費心鉆營角度的心思,可能高考作文也能得個不錯的分數。
不過,還別說,還真讓我看到了一種有新意的。那些文章有一篇叫:《驚天大反轉!白百何出軌其實另有隱情!大家都錯怪她了!》什么情況?帶著無數的問號,仿佛要揭開一出懸疑大戲一樣,點開了這篇文章,只見里面寫道:如果是看八卦的實在不好意思,這里既沒有猛料,也沒有實錘。
正如陳魯民先生所說,明星出軌事件還居然成了報紙娛樂版和娛記報道的重頭新聞,說其格調低俗、庸俗、委瑣,恐怕不能算冤枉。報刊新聞固有娛樂讀者取悅觀眾的功能,但也不能終日靠捕風捉影,添枝接葉,道聽途說,弄一些女明星疑似軌的假新聞來愚弄觀眾,看似熱鬧喧囂,其實是一地雞毛。而且,這些明星軼聞還玷污著我們的眼睛,愚弄著我們的智商,混淆著輿論視聽,實在是無聊至極。
本來,明星出軌與否是人家的私事,誰也不希望招搖得滿世界都知道,媒體也應以張揚精神文明為己任,多去宣傳明星的演技與作品,藝德與做人,不去炒作明星劈腿之類低俗消息。
而現如今的情況是,女明星出軌或疑似出軌,最亢奮的似乎不是當事人及親屬,反倒是那些“狗仔隊”,他們不惜鉆墻打洞,上天入地,用盡渾身解數,并且報道起來事無巨細,大肆渲染,推波助瀾,添油加醋,戲褻之情充滿字里行間。而那些追求低級趣味的媒體,也不惜拿出大塊版面,在女明星外遇上大做文章,反復炒作,既降低了自己的品位格調,也與肩負的神圣使命相抵觸,還助長了庸俗、低俗的不良風氣,那就更可悲了。
在此次狗仔“卓偉”曝出之后,還提到讓白百合回應,希望能夠炒作起來,還說讓白百合道歉,其實這種事就算道歉也是向自己的家人道歉吧,我看不出來向公眾道歉有什么作用,個人的感情是私事,愛誰不愛誰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只要不違法就行了,卓偉真以為自己是上帝了,可笑。因為白百合事件沒有如期爆發,而且被兩人的一紙聲明給泄了功力,于是卓偉又曝出了好幾個明星的料,希望用其他熱點來帶節奏,只是招數用老了,也就是不新鮮了。
不難看出,過度關注,過度消費每當出軌、吸毒的新聞一出,各種跟風的熱文便如蝗蟲一般席卷而來,微博的熱搜,新聞的頭條更是不在話下。難怪有網民說:一群年收入不到10萬的人整天操著年收入10億的人的心。這些文章中鮮有深入客觀的解讀,往往是一種火上澆油的“爽文”。
其實,表面上媒體傳播者及時快捷的報道,似乎滿足了網絡群體的知情權,但實際上傳播者別有用心地制造話題,很多媒體又在未對信息核實的情況下大力暗示和渲染報道,使網絡群體一經接收到這些刺激性文本,便立即以“鍵盤俠”的姿態來無意識地刷新個體網絡空間存在感。
這種過度關注和過度消費既浪費了網絡群體的時間,又消費了作為輿論主體的網絡群體的個人話語權,更虛張了媒體自身的聲勢,在一定程度將貶損媒體的公信力。媒體的浮躁會帶來輿論的浮躁,輿論的浮躁會帶來民風的浮躁,民風的浮躁會帶來社會的浮躁,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
社會心理學名著《烏合之眾》中曾這樣表述:群體在感情上用形象來思維,易于引發幻覺現象,并且極為簡單而夸張:群體在道德方面的表現也很極端,既可能極度殘忍,也可能極度高尚;群體只能接受簡單的觀念;群體并無真正的推理能力,卻有著超常的想象力;群體渴望強權,有著宗教狂熱般的偶像崇拜。
當一個明星的出軌,變成社會的一種群體自慰。網名們在獲得快感過后,會不會感覺到一種悵然若失的空虛呢?對于群體心理的改變往往是困難的,但我希望那些主流媒體、網絡大咖和輿論領袖,你們能及時地站出來,給出自己理性客觀的看法。如果你們也一窩蜂地添油加醋,博人眼球,那么我們還能靠誰去做出表率?我們還怎么激揚我們輿論的理性和智慧呢?
平心而論,女明星劈腿之類八卦也非一無可取,它豐富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填補了報刊娛樂版的空白,提供了狗仔隊的飯碗,提高了明星名人的知名度。但凡事過猶不及,三天兩頭登這些東西,隔三差五拿出來炒作一番,只會令讀者觀眾反胃,降低媒體威信,也讓人看輕娛記這個職業,最后是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當然,也不是說媒體娛記絕不能關心女明星“劈腿”問題,但最好別關心得那么頻繁、細心、無微不至,令明星和觀眾都很辛苦,那既非理性之舉,也非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