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發前做攻略的理由:
我一直都是活得比較隨性的人,隨遇而安,不喜歡刻意的經營計劃,說到底,就是懶得操心,怎么都成。出去玩基本也是說走就走,從不愛做攻略。2012年去巴厘島,2013年去清邁,基本上訂個機票,最多訂一酒店就出發了,到了當地再邊走邊看要玩什么。這當然也是一種玩法,比較隨心所欲,不用趕行程,不用操閑心,容易有驚喜,也容易出意外……時間或路線安排不周可能會錯過更美的風景,也可能浪費更多的體力和心情。2014年去日本,算是第一次自己出遠門,擔心路上橫生的Bug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耽誤時間,所以才開始刷攻略,做好萬全準備,買了本《Lonely Planet》,在拿到簽證之后訂好所有機票酒店巴士票門票,每到一地必去的點、每一個點之間的連接方式,路線全部規劃好。基本上90%都按照計劃都走到,回來也累成狗,渾身浮腫了半個月,但是玩得很盡興。
從那次之后,出門之前必做攻略,哪怕是春節純放松的度假,因為帶著80多歲的外婆,要照顧老人家身體和盡興,也要做好全方位的細致籌備。做攻略,就是為了提高出行的質量,在有限的時間、財力、精力范圍之內更加高效地享受旅行帶來的樂趣。但由于個人興趣、體力以及財力差異還是比較大,本人攻略帶有極強的個性化暴走特性,僅供志趣相投的朋友參考或閑的蛋疼的朋友看熱鬧,各位三思慎用。
二、做攻略的方法論:
做攻略,怎么細致都不為過,其實跟那些武裝到毛孔的驢友比,我的攻略還非常初級,也只是定個框架,往里面填內容而已。
1.確定目的地,主題;
2.刷前人做過的攻略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交通方式;
3.斟酌靠譜的酒店,住得舒服有趣便捷又負擔得起;
4.最后是確定具體的游玩內容,再做進一步的準備。
三、德國攻略怎么做?
目的地:
歐洲早就想去,因為成本高昂,一直在努力存錢,存差不多就開始尋摸目的地。本人做建筑節目多年,自己玩主要是看建筑和藝術,歐洲必然是奔著教堂和博物館去的。另外,一個人出門,考慮最多的是安全系數,放眼望去,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這種以浪聞名的國度我還真不敢一個人貿然出行,當時還沒感受到難民潮對歐洲如此巨大的影響,選來選去,最符合我目標定位條件的,非德國莫屬。輝煌的歷史人文遺產,旖旎的阿爾卑斯山風光,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淳樸的民風……一個人去浪再合適不過。旁邊就是布拉格,文藝青年發騷之地,順道拐過去浪一下也非常方便。
簽證:
確定目的地之后,開始查申根簽所需要的材料。因為那段時間忙成狗,所以我就找朋友旅行社代辦,跟淘寶價格差不多,1400,自己提供基本的資料信息和財產證明(越多越好),旅行社會幫忙提供機票酒店訂單以及行程單,在簽證下來以及做好攻略之前,如果自己訂機票酒店難免有風險和失誤,所以就都交給旅行社了。自己申請的話成本應該減半吧。
德國簽證官給的簽證時間就是你申請表上填的旅行假期或往返機票入境出境的時間,所以填表的時候,盡量稍微寬裕那么一兩天以防萬一。
另外,作為一枚單身女青年,只身前往德國還是難免要經受來自德領館的電話調查,在不清楚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單詳情的情況下,本人硬是靠著天生的自信給糊弄過去了。有幾個問題要注意:基本信息要如實提供,辦公室電話一定要有靠譜的人接,找旅行社辦的話盡量提前溝通行程詳情,女生自己一個人去的話要目標明確,并顯示經濟實力和返回的意圖。
保險:
境外旅游保險是簽證準備材料中的一項,可以通過旅行社代辦,我是自己在平安的網站上買的,20天左右,不到200,郵箱會先收到PDF文件,打印出來可以送簽用。稍后會收到詳細版的郵件。
機票:
簽證到手就趕緊訂機票。為了節省體力保持美好心情,同時考慮到法蘭克福機場是漢莎主場,所以在漢莎官網訂了香港往返法蘭克福直飛的機票,含稅8500軟妹幣,回程選座要加200+塊,空間比較大的位置基本在800+。可以下載漢莎航空APP,提前辦理值機選座,登機牌都不用打了。其實,漢莎的座位還好,沒有傳說中那么擁擠,不過還是盡量提前選好中間四排靠走道的位置,方便久坐之后起來活動、上廁所,里面只有一個人,也不像旁邊三排靠走道的座位里面有兩個人進出總需要讓那么頻繁。
上飛機必備:
飛機上溫度濕度都很低,一定要帶厚的外套,飛機上發的毯子并沒什么卵用……一雙酒店的一次性拖鞋或膠底襪解放雙腳防止水腫用完即棄,日本的蒸汽眼罩(在香港或者澳門的藥妝店或萬能的taobao有賣,戴上會自動發熱,可以很舒服的入睡,還不會有紅腫的眼睛),噴霧(灰機上真的好干,我這種體質分分鐘要噴鼻血),U型枕(在日本買的充氣U型枕,不用就收起來不占地方,氣不要吹那么足就還挺舒服,但是吹氣的過程確實顯得略二了一點,還有人推薦muji的U型枕,個人覺得占地方),濕巾(起床擦臉以及眼屎用),洗面奶基礎護理之類的(下飛機等行李的過程中就可以把自己收拾一下),女生建議穿不帶鋼圈的bra,優衣庫有那種帶胸墊的吊帶背心就很好,你會感謝我的……至于面膜什么的我看還是算了吧,臉冷睡不著,而且一會兒就干了,還不如不停地噴噴霧。有朋友建議帶褪黑素,倒時差催眠用,我基本用不著,吃完就睡,睜眼就快到了。
路線:
簽證材料遞上去的同時就可以開始刷攻略,最大范圍搜集信息。每去一地我都會先買一本LP,一方面做參考,一方面做留念,等我老了,集滿墻滿書架的LP,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說實話,LP的實用價值和更新速度,其實也不比網上搜到的攻略強到哪兒去。。。我基本都會在窮游上下載官方攻略錦囊,以及看之前去過的驢友分享的經驗,細到交通接駁,駕照翻譯,餐廳服務,電話卡數據流量等等所有信息一應俱全,無所不包,不清楚的還可以直接在論壇留言提問,總會有熱心的朋友幫忙回答。刷攻略過程中,確定了必刷的城市。
法蘭克福落地,去最近的浪漫小城海德堡,要去福森的新天鵝堡看路德維希二世,要去慕尼黑過啤酒節,要去布拉格看伏爾塔瓦河,要去德累斯頓看圣母大教堂,要去柏林看里伯斯金的猶太博物館,要去科隆看科隆大教堂。基本路線就畫出了一個圈。很多德南攻略都建議自駕走黑森林和浪漫之路,沿途絕美的風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錯過太可惜,心里又癢癢的開始動心要租車。從海德堡到福森將近400公里,在不熟路的情況下擔心跑太久,權衡之后,中間加了斯圖加特一站,準備在斯圖加特提車,之前還可以去看奔馳博物館。國王湖是確定自駕之后加進去的,南部過完車癮之后慕尼黑還車,剛好能趕上啤酒節的尾聲。CK小鎮是去過的好朋友推薦的,離慕尼黑和布拉格不遠。這樣基本就確定了路線。轉下來剛好是一個逆時針的圓。
訂好機票就可以確定行程安排和交通方式。
法蘭克福機場——海德堡:漢莎公司有機場往返德國各大城市的shuttle bus,漢莎官網提前預定還有優惠(http://www.lufthansa.com/online/portal/lh/cn/info_and_services/from_to_airport?nodeid=3170207&l=mi&cid=1000214),打折的價格是17.5歐;
海德堡——斯圖加特:DB火車,官網或APP預訂,http://www.bahn.de/p_en/view/index.shtml,趕上Bahncard25活動,就是可以打75折購票的優惠卡,19歐,考慮到乘火車次數較多,算下來略劃算就辦了一張,用本人信用卡購買,限本人使用,車上檢票時,需與本人信用卡同時出示;郵箱收到車票PDF文件之后打印出來隨身攜帶,或者手機下載DB APP,檢票時出示電子票。
斯圖加特—慕尼黑:租車。斯圖加特提車,經福森、貝希特斯加登,到慕尼黑還車;各種比價評估評論之后選定sixt(https://www.sixt.de),大公司,網點多,車型多,然后在taobao找到一家代理,可以通過俱樂部拿到更低的折扣和全險,提供車型要求和個人信息,搞定租車;國內有些租車平臺也可以找到比較合適的價格,但是第三方險有溝通成本高,理賠滯后的問題;
慕尼黑—ck小鎮:CK shuttle網站(http://www.ckshuttle.cz/bus-cesky-krumlov-transfer/)訂的專車提供門對門接送服務;
CK——布拉格:student agency網站(http://www.studentagency.cz)訂的大巴;捷克語,英語,靠感覺定……
布拉格——德累斯頓——柏林——科隆——法蘭克福:DB火車。
工具:
要推薦下窮游的行程助手。定下日程、目的地和交通方式之后,就可以開始在行程助手上排期了,每個城市的人氣景點和餐廳都可以一邊做攻略一邊添加到行程中,選完了之后可以優化行程排序,系統通過GPS定位地圖給出最節省腳力和時間的行程建議;交通可以看到大部分人選擇的方式,時間以及成本;航班號和車次自動更新時間,當日還會有提醒;酒店直接連接到booking的酒店頁面,包含地圖位置信息。完成之后,可以以日歷、表格、pdf等格式導出,無論是指導行程還是送簽用都很方便。
我的行程:http://plan.qyer.com/calendar/V2YJalFlBzJTZlI3Cms/
其他APP:itranslate,德語助手,導航APP。
訂酒店宗旨:
交通便捷——離火車站、地鐵站、電車公車站等公共交通樞紐近,或離主要活動區域如景點、餐廳近,二者起碼要滿足一個,自駕要考慮帶停車場或車位;床要舒服——德國的大枕頭可能很多人會睡不慣;豐富早餐——大部分家庭旅館是帶早餐的;免費WiFi——有些酒店WiFi需要提前預訂并且是收費的;另外絕大多數德國酒店都不提供洗漱用品和拖鞋,但會有干凈的毛巾和吹風機。
我個人習慣在booking.com訂酒店,因為大部分可以在有效時間內免費取消以防萬一有變動,評價基本靠譜,而且可以通過booking和酒店方溝通,免去自己溝通的麻煩(后來有用上);由于趕上啤酒節和展會,booking上酒店貴或房間有限的情況下,考慮在airbnb訂民宿,好處是隨時能訂到比較便宜的房間,可以跟房東住在一起深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但慕尼黑的入住請求全部被駁回,最后沒辦法還是在booking上訂了離市中心很遠的一家酒店,而且很貴。科隆的申請倒是接受了,結果半路被房東取消又臨時找了另外一家,過程略糾結。Airbnb訂房時要注意房東的退訂政策,有些嚴格的退訂政策是不退款的,另外airbnb的預訂會有一部分手續費。
自駕準備:
德國自駕中國公民僅需提供中國駕照原件和在德國法院宣誓過的律師提供的簽名翻譯件,無所不包的淘寶上都有專門的服務,我是在窮游上看到驢友推薦的一位在慕尼黑法院宣誓目前生活在成都的中國律師,300軟妹幣,拍好駕照原件正反面四張照片,郵件發過去,當天翻譯好順豐寄回來,效率、信譽非常高。(http://www.cdhrsg.com/dolmetscher.html不知道為什么現在打不開了。。。。)
交規:德國交通法規非常嚴格明確,出發之前特意找了交規詳細的帖子來看,認真勁兒不輸當年國內考駕照時背交規。其實很多道理規矩都是相通的,只不過在國內沒人遵守而已。后來在德國感受到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確實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昨天半夜租車公司從信用卡上扣了25歐不曉得是有罰單還是怎樣正在等賬單。。。。。
導航:自駕基本靠導航。租車可以選帶GPS的車,費用會高一些,也可以在淘寶上買Tomtom APP,下載到手機上,英文界面,中文語音導航。另外Google maps(國內禁用)簡直是出行必備,無論是駕車還是步行,后來證明連山上踩出來的小路都可以找到,但是要求有數據流量,而且無法定制避免高速收費站等路線。Tomtom倒是不用流量,可以避開收費站。德國高速都不收費,因為我要去國王湖,從福森到貝希特斯加登,導航默認要經過奧地利的一段高速,路上是沒有邊境標識的,奧地利高速要收費,如果不提前買好公路票貼在玻璃上,被警察抓到就會面臨200歐的罰款,百口莫辯,德奧邊境的警察抓得很歡。我沒打算去奧地利,也不打算買公路票,所以Tomtom上要提前設定不走收費公路。行程訂好之后,每一程的目的地都可以提前存進tomtom,或在附近找好停車場。
走之前最好提前備著手機支架、車載充電器和數據線。
通訊流量:
手機卡也可以在淘寶上提前買好。中國移動在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提供一天30塊不限流量的數據漫游服務,時間短的話無所謂,但是我要逗留十多天,這么算下來也不劃算,隨身WiFi也可能會存在信號差的問題,在山里導航可不是要瘋了。所以在淘寶上買了歐洲通用的電話卡,300分鐘歐洲通話用于當地溝通聯絡,接聽免費,750M流量,30天有效期,158塊,出發前五天發貨。中途數據用完續了一次,疊加流量的話500M99塊,回來的時候應該還剩了不少。
以上,大致就是出發之前我能想到的所有準備,當然還要關注天氣情況,準備當季的衣服(美美的拍照當然很重要,舒適耐臟好搭配對我來說更重要吧),相機腳架自拍桿(我帶了Sony的微單、Gopro hero3,還有帶WiFi功能的SD卡,其實自駕的話還可以考慮帶行車記錄儀),帶上泡面和榨菜(我帶了辛拉面),列好shopping的清單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