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是一種慢性病毒,從小生根,長大以后無藥可醫。唯有堅持到老。如果一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像孩子偶爾做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父母就會感到特別開心,大聲稱贊。一個乖巧伶俐的孩子偶爾出格一次,父母就大失所望,哀嘆不已。懂事的標簽就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旦戴上就無法摘下。仿佛綁架一樣逼著你堅持下去。
猶記得小時候,家境貧寒的我從來不盛鍋里最后一碗飯,我怕其他人沒吃飽,卻忘了自己還腹中空空。亦不夾最后一筷子菜,我怕飯桌上其他人想吃卻因為被我吃了而失望,我總是那樣小心翼翼的忽略自己。
十歲那年,我和一眾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在姥姥家過暑假。有一天,姥姥蒸了一大鍋饅頭。自家磨得小麥面粉,手工揉捏的饅頭,蒸熟以后冒著熱氣,無限勾引著我們的饞蟲。隨著姥姥一聲:“孫兒們都來吃啦”,我們一行六七個孩子撒著歡圍著灶臺歡呼雀躍。我很自覺的站在了最外圍,讓其他人先拿。那個年月并不是經常能吃到這樣的美食,孩子們不顧燙手貪婪的搶奪著饅頭,連最小的表妹也一手抓了一個。然而等孩子們一窩蜂似的散去以后,鍋里空空如也。姥姥很愧疚的看著兩手空空的我,那一刻,我的心在滴血,我好想大哭一場。可是最終我卻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說我不愛吃面食。那是年幼的我唯一能想出安慰姥姥的借口。
小時候,因為爸媽工作原因,我總是被送到各個親戚家小住。其實我特別害怕分離,可是每當媽媽告訴我:“孩子我要出門一段時間,你去舅舅家住幾天,乖乖的聽話,不準要零花錢不準在外邊玩,不準讓舅舅為難”,我總是裝作很開心的樣子大聲回答好!我時刻牢記爸媽的話,不讓別人為難。每當舅舅問我要不要吃零食,要不要買玩具的時候,我總是否認,即使心里在流淚卻依然不肯表現出一絲一毫難過。我知道只有我聽話懂事,爸媽才能安心工作。雖然我心里無數次吶喊,我好想你們,我要你們都待在我身邊陪我長大!
每次一家三口團聚,我總是格外小心,連呼吸都不敢太過放肆,唯恐自己惹怒父母。卑微的享受著團聚的快樂,從不敢提出任何要求。一次爸媽答應帶我去釣魚,可是我們家只有一輛自行車,無法同時坐下三人,我執意要爸爸騎車帶著媽媽, 我來和他們賽跑。整整十公里,我始終保持和他們一樣的速度。來到目的地后,發現沒帶誘餌,我很怕爸媽失望,又自告奮勇的一路狂奔回家挖了一罐蚯蚓,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送去。就在我跑的雙腿打顫上氣不接下氣之時,在半路上遇到了騎著車回轉的爸媽。他們覺得太曬所以決定回家,那一刻我委屈的無以復加,把那罐蚯蚓用力扔向遠處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頂著烈日跑來跑去,爸媽只當做小孩子貪玩,他們不知道在那個幼小的心靈里,藏著怎樣的悲傷。或許我平時任性一些,強勢一些,爸媽就會多陪陪我吧。可是被忽視了就是被忽視了,再也沒有機會重來。
今年暑假,我的小外甥來我家過夏天。和我女兒一樣,兩人都剛剛上幼兒園,小外甥稍微大幾個月。正值附近一家水上樂園開業,開車只需兩個小時。我告訴兩個小姑娘,只要我忙完最近幾筆生意就帶他們去。小外甥的眼神立馬黯淡了,她怕來不及享受玩水的快樂就被她媽媽接回家了。她撅著小嘴巴,幽幽的說:“那舅舅你可要快點忙完哦,我媽媽說我只能在你家玩一個禮拜的”。沒有哭鬧沒有不滿,她安靜的坐在沙發上,抱著一只小熊低垂著頭。而我女兒則是當即抗議,她拉著我的褲腿坐在地上大吵大鬧,非要馬上去不可,我有些無奈。可是小外甥的舉動讓我馬上就淚濕了雙眼,她從沙發上跑過來,拉著我女兒的手,用大人一樣的口吻說道:“妹妹你要乖乖的,別耽誤舅舅工作,姐姐陪你去看動畫片吧”。
我知道小外甥比我女兒更想去玩,可是她很懂事,懂事的讓人心疼。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認真的聽從大人的安排,他們的字典里面沒有反抗。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小時候的自己,拼命壓抑自己的欲望來討好大人。我抱起小外甥,輕輕的撫摸著她的小臉蛋,告訴她我們現在就出發。一瞬間,我仿佛看到小外甥的眼睛散發出開心滿足的光芒。
懂事的孩子,往往十分在意他人的感受,不讓別人為難,是他們唯一的生活方式。我的童年沒有玩具和零食,因為我從不開口索要任何東西。在爸媽頻繁調動工作的童年,我沒有固定的玩伴,因為總是在不同親戚家寄宿著。在同齡人騎著自行車上下學時,我羨慕的直流口水,可是我知道爸媽不在身邊,沒人會記得我也需要一輛這樣的車。我總是快速的奔跑著,試圖超越那些騎著車的同學。直到長大以后,我用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輛最貴的自行車,卻再也沒有機會騎上它馳騁在童年的路上。過去的,終究就是過去的,無論怎么彌補也沒有了當初的感覺。
懂事的孩子,比任性的孩子要可憐。他們擁有超越同齡人的心智,承受著這個年紀無法承受的悲傷,卻沒有得到這個年齡應有的重視和關懷,喪失的不只有童趣,還有童真。
所以,多關注那些不肯盛最后一碗飯不愿意夾最后一筷子菜的孩子,除了夸他們乖巧懂事,也給他們任性的機會,讓他們活的像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