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擺渡人》的書評,有人提到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大學時候看過,依稀記得情節,照常寫了讀后感,夾雜在50多篇讀后感中,想翻回去看看,但電腦硬盤在2年前被摔了一下,這些珍貴的讀書筆記找不到了。
晚上10點開始讀《擺渡人》,本來做催眠用,情節跌宕起伏,本以為迪倫是火車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結果是唯一沒有逃出來的人,她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
崔斯坦擺渡了無數人,他會幻化成跟靈魂相近的形象,比如年輕的軍官來渡化二戰犧牲的德國小士兵,比如遇到16歲的迪倫,他幻化成17歲冷漠小少年。崔斯坦的任務重復而危險,他就是一趟一趟的穿越人間和天堂,護送一個個靈魂,渡過荒原,擺脫惡魔。
荒原是熾熱的撒哈拉沙漠,是幽深的百慕大暗海,是曼查克的幽靈沼澤,是那凌格勒的死亡峽谷,每一天都是生死的煎熬,若不是崔斯坦作為守護人,換作光環保護者迪倫,她早就被從四面八方,從地里冒出的黑氣,從山谷發出恐怖叫聲的惡魔,掏心挖肺,萬魔穿身,一片片將靈魂撕碎,飛灰湮滅。
在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提到: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擺渡人》書中,荒原上所幻化的景象,是迪倫自己想象出來的,生前害怕什么,在死后都要經歷一遍,生前不喜歡爬山,去往天堂的路上,就要走泥濘小路,翻越險峻高山,害怕游泳,就要在黑夜之際,徒步淌過骯臟焦灼的臭水湖。
崔斯坦一遍一遍重復護送靈魂,丑陋的、自私的個別靈魂,讓他冷漠無情,而單純的迪倫,讓他產生了別樣的情感,在有一次保護迪倫的過程,崔斯坦破天荒的受傷了,眼睛腫了,左腿流血了,崔斯坦覺得驚奇,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狐疑。
萬幸,雖然受傷了,崔斯坦還是成功擺渡了迪倫,迪倫到達了天堂,她將在這里獲得永生,崔斯坦又折回荒原,進入他的下一輪宿命,擺渡下一個靈魂。此時的迪倫,已經從一個只會逃避、不懂情感的小姑娘,成為一個勇敢面對、直面感情的大女孩。
她執著的信念,助她打開荒原之門,開啟了尋找崔斯坦之路。別人告訴她,折回荒原的路很危險,沒有擺渡人的保護,更加危險,如果被惡魔抓住,你要么飛灰湮滅,要么永遠墮落成為惡魔一員。迪倫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尋找崔斯坦的路程。
她憑借著一己之力,淌過幽深的暗嗨,徒過幽靈沼澤,挺過熾熱沙漠,在死亡峽谷的關口,她終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崔斯坦。崔斯坦又驚又怕又喜,驚的是迪倫重新出現在眼前,不可思議,怕的是迪倫沒有擺渡人保護,隨時被惡魔撕裂,喜的是見到愛的人,開心不已。
迪倫,信心滿滿地告訴崔斯坦,你已經不是普通的擺渡人了,你會受傷了,你已經具備人類軀體的屬性,我們要從荒原折回人間,回到出事的火車上去,你跟我一起吧。崔斯坦,已經習慣了作為擺渡人的角色,認為擺渡靈魂就是他的宿命,面對迪倫的言論,他將信將疑,只得半推半就。
真正的轉變在于,另外一個擺渡人,守護一個小孩的靈魂,在安全屋的不遠處,被惡魔圍攻,眼看小孩的心臟要被惡魔挖走,迪倫央求崔斯坦讓他去救小孩,崔斯坦信誓旦旦的說絕對不會離開迪倫。情急之下,迪倫跑出安全屋,吸引了大部門的惡魔,崔斯坦咆哮一聲,趕快去保護迪倫,雖然兩個遍體鱗傷,但迪倫最后知道小孩得救了,欣慰地笑了,毫不在意身上的傷。
在這一刻,迪倫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保護著崔斯坦,走向人間,獲得重生。迪倫從昏迷中睜開眼,身邊消防車、救護車和吵雜的人聲,提醒她,回到了人間,正當她懊惱:靈魂回到身體的那一剎那,因為火車踉蹌,她松開了崔斯坦的手,以為永別之際。遠方,一個17歲的男孩走來,左腿還受著傷,笑著對迪倫說:“嘿,原來你也在這里”
“嘿,原來你也在這里”,是對經歷了2次荒原歷險而重生的迪倫而言,最美的情話,沒有之一。
生命的長河之中,也許我們會遇到偽裝的擺渡人,他或者是冷漠的,善變的,亦或者是熾熱的,溫暖的,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會陪我們一段路程,擺渡我們渡過時間的荒原。成功達到彼岸的我們,在電光火石間,恰好成為他的擺渡人,反過來擺渡他。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