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平生以仁德得人心,仁義滿天下,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輝。
1.宅心仁厚,以德服人
劉備出身貧賤,早年以織席販履為生,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最后的稱霸一方,離不開他的廣得人心。
桃園三結義后,劉備的人生從此和關羽、張飛緊密相連。長達幾十年的歲月里,他們始終互相呵護扶持,肝膽相照。可以說劉備所走的每一步,都應了那句話:“人善,自有天助。
”曹操攻打荊州之時,劉備撤退途中,有百姓甘愿追隨劉備。屬下都勸劉備丟下百姓,自保要緊。沒想到劉備義正辭嚴地回答:“今百姓跟隨于我,是把我當做親人,大業者,非江山,而是百姓,吾今天定當與百姓共同進退。”這一舉動一時之間傳為佳話,為劉備贏得人心無數。但后果是慘痛的,攜民撤退至當陽城時,曹操追兵趕了上來,劉備大敗,妻死子散。
三國英雄輩出的年代,智慧聰穎如臥龍者不止一人,武功蓋世如子龍者也不計其數,可劉備卻只有一個。他不擅權謀心計,帶兵打仗也有不足,但在弱者面前,卻只有他會說出那句:“吾不忍也。”
徐庶本為劉備帳下謀士,當陽長坂坡逃亡途中,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軍所擄,要挾徐庶加入曹操軍營。此時有人向劉備建議,留住徐庶,等到曹操殺掉徐庶的母親,徐庶自然會死心塌地追隨劉備。劉備沒有采納,而是放走徐庶。放走徐庶,無異于為敵方增強勢力,劉備心里比誰都清楚,但他還是那么做了。也許在他看來,徐庶不只是賬下的一個謀士,也是自己的知己好友,更是一個人子,自己不該為了利益就替他做選擇。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異,可劉備身邊始終有不少文臣武將追隨。即便不能像曹操孫權等人,為追隨他的人提供錢財權勢,甚至大部分時間都在寄人籬下,流離失所。但他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與肯定。
2.坎坷殊途,永不言敗
魯迅曾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而劉備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勇士。他的一生,常走在坎坷不平之路。從軍以來,小戰獲勝,大戰皆敗,無數次刀下活命,終于在60歲那年,向世人證明了永不言敗的意義。
從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起,劉備就有一個興復漢室的夢想,他也為此奔波了三十多年,但仍一事無成,漂泊不定。三十多年源源不斷的付出,卻看不到一點希望,換別人早放棄了,但劉備沒有。47歲時,劉備顯被蔡瑁所害,幸得的盧馬躍檀溪得使劉備逃生,之后遇到水鏡先生,指出其賬下無謀士,于是劉備到處求賢,終于探得南陽臥龍崗上臥龍先生乃當世奇才,年輕且足智多謀。便甘愿放下年齡的顧慮,三顧茅廬,以誠心打動諸葛亮,從而求得大賢。
到了59歲,漢中之戰,劉備才生平第一次擊敗曹操。命運給了他一個很低的起點,苦難和失敗接連不斷給他打擊。幸運的是每一次絕望之后,他都揮了揮衣袖,重新站起來。
千百年后,劉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做人處世,不僅要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還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言敗!
【人間文品】品人間美文,賞人間美景,讓我們一起攜手經營著人生的春夏秋冬。
愿您帶著輕盈的行禮、豐盛的自己,用心感受著美好人間。
歡迎投稿【人間文品文章池】
風無情777攜全體編委人員向您問好并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