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些許的書,也寫過一些不長不短的文字。一路走來,內心總有一種忐忑的感覺,總感覺自己讀的書太少,并不是別人眼里那個算是小有才華的之人。
或許是因為職業的緣故,盡管別人的眼里自己還算是可以,然后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覺,督促著自己負重而往,跋涉前行。人行一世,草本一春,每個人都會在這世間留下些許痕跡,或平和、或自負、或真切。
在這所有的里面,我最渴望的倒是那種平和,用平常心看待平常事,不自負清高,不自負才會橫溢。因為所有自負的背后,都需要自我才華的支撐。身邊的朋友A君,畢業以后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上還算矜矜業業,既沒有因為蘑菇期而跳槽,也沒有因為上司的磨難而選擇牢騷滿腹。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陽光大氣的男孩子。前幾天他過來找我,居然帶著一瓶二鍋頭,兩個人來到路邊小攤,隨便點了幾個菜,就那么在路燈下,淺飲小酌。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并不是一個借酒解愁之人,不知為何這次居然打算讓我陪他買醉。
“哥,知道嗎,我們部門這次的項目設計,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做市場調查,對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并且結合我們公司現在的狀況,這才用整整兩周的時間設計了這套方案。我的這個方案我不敢說十分完美,但是也是一份非常優秀的設計方案了,可是為什么我們主管沒有選擇我呢。”對于他的吐槽我沒有搭話,此時我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哥,我搞不懂,為什么我這樣一份如此可行的方案,會被主管直接給否定出局,一點機會都沒有給我,我感覺我做的很好,我的那份方案也很漂亮,并不比他們以往的方案差,甚至我認為更好一些,主管他憑什么,憑什么不選擇我的方案,我都懷疑他是怎么當上這個主管的,就他這水平,我的方案居然都看不中。”小A幾倍酒下肚,嘴里開始嘟嘟囔囔的說的不太好聽。等他將事情講完,我又為他倒滿了一杯酒。小A一直算是我們朋友圈子里比較與才華的一個人,或許是稱贊他的人多了,身上所謂才華的光芒居然就這樣慢慢滲透到自己的骨子里。對于小A我并沒有多說什么,很多的事情,唯有經歷過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這事過去沒多久,有天晚上小A突然在我們的微信里留言,“哥,我們主管用的那套方案,果然比我的方案更合適,我承認我有點自負了。”小A的話不多,我卻看到了他的一種自我成長。其實人活著這世上,自負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你的才華能支撐起你的自負,那么自負自然是一道風景。
可惜這世上總是有那么一些自負之人,自認才情滿天下,在才華不足以承擔自負的時候,往往變成了一種清高,一種自以為是,一種對自我的無限釋放的崇拜。有幸也見識過這樣的人,那時我在公司做報紙編輯工作,作為編輯,每天的來稿總會很多,編輯做的久了基本也就練就了一雙看稿的眼,文章質量高不高,適不適合放在我的版面上,都會很快做出一種基本的判斷。曾經有一位作者,算是不熟悉的同事,在我連續拒他的稿之后,居然直接來到了編輯部,笑瞇瞇的問,為什么拒他的稿,他自認自己的文章和往期報紙上行刊登的文章并不差。對于他的問題,我們四個編輯都感到非常的吃驚,我們客氣的和他寒暄了幾句,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對于這樣自負才高八斗之人,我們一致選擇了忽略。作為編輯,或許寫文章的水平并不一定會比作者高,然而所有的文章的選擇都會有一定的取舍,一定的要求。就如同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歷練認識自我的不足,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整個社會辜負了你的才華。如今公司報紙停辦,我變成了公司新媒體的編輯,而那位自負才華橫溢,認為我們辜負他才情的陌生同事,早已消失在人來人往的人員流動里。
一直以來,雖然從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文人,然而在文人圈子里呆的久了,也大概了解了什么叫所謂文人相輕。也曾經問過一些文友朋友,為什么寫文章,為什么投稿。太多的朋友告訴我,寫文章并不一定為名,為利,大家都是因為愛好文學,將寫文章作為自己的一種傾訴,選擇投稿更多的是一種對自我的激勵,提高自己的寫文水平。也有朋友說,我寫文章很純粹,除了喜歡寫文章,更重要的是靠寫文章換饅頭吃,對于他的這種說法,我反而十分的欣賞,我極少能夠看到他的文章,他既沒有博客也沒有公眾號,想看他的文章那就需要在報紙上找,或者大型公眾號里去讀。他的這種率真也是一種自負,只不過他的才情恰好能夠擔得起他的自負。
路是用來走的,書使用來讀的,那么文章呢,它是被你用來做什么的呢?這世間并不是那么美好,所有的自負,又是否能夠被你的才情所擔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