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兒一女,老伴兒意外離世后,才明白我的孩子生下來就是給別人養的。
01
新年臨近,鄰居家的孩子們都陸陸續續回來過年,熱鬧的嬉笑聲格外的刺耳。
蘇穎坐在院子,看著太陽慢慢西斜,她的心頭不由得一陣酸楚。
清冷的院子,孤獨的老人,寒風吹過地面掀起幾片落葉,一切都是那么的讓人心傷。
蘇穎67歲了,一年前老伴兒意外離世,留下她孤零零的一個人。
蘇穎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都在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忙著工作,完全沒有時間考慮蘇穎是否需要陪伴。
就連老伴兒離世的時候,兒女也不在身邊。這件事一直讓蘇穎耿耿于懷,成了她解不開的心結。
鄰居常說十分羨慕蘇穎有兒有女,而且兩個孩子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還說她是個有福氣的人。誰又知道,這一雙兒女從來沒盡到兒女的義務。
有時候她甚至想,她寧愿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不是大學生,而是最平凡普通的人,守在父母身邊盡孝道。
02
以前蘇穎和老伴兒就像大部分的家長一樣,盼著孩子將來能考上一所好大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她和老伴兒花了很多精力來培養兩個孩子。
不得不說,兒子和女兒也非常爭氣。他們分別考取了上海和江蘇當地的兩所知名的大學。
兒子研究生畢業后,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兒子相貌出眾,人品也很好。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就認識了上海當地的一個女孩。
兩人一見鐘情,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兒媳是家里的獨生女,他們結婚后,一直住在兒媳的娘家。
女兒畢業后,也在江蘇成家落戶。
也可以說,從兩個孩子考上大學的那一刻開始,蘇穎和老伴兒孤獨凄涼的晚年生活,已經成了定局。
蘇穎和老伴兒退休后,一直守在自己的老院子里。雖然兒女一年都不回來一次,但是老兩口還有個伴兒。可以在孤獨的夜晚說說話,也可以相互照顧。
老伴兒的腿年輕的時候受過傷,每年到秋天的時候,他的腿疾就會復發,整晚都疼的睡不著。蘇穎晚上一次次起來,用炒熱的顆粒鹽給老伴兒敷腿。
蘇穎身體瘦弱,每次她用盡渾身力氣攙扶著老伴兒走路的時候,她就會想,養兒育女有什么用,真正需要的時候一個也不在身邊。
老伴兒有好幾次,被送進醫院。蘇穎想把兩個孩子叫回來,老伴兒都沒有同意。
老伴兒總是說,孩子們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不要給孩子們添麻煩。
直到老伴兒離世,他也沒有見上孩子們一面。
03
老伴兒的離世對蘇穎的打擊很大。她整日以淚洗面,悲傷的情緒不能自抑。心里更是對一雙兒女心生埋怨。
老伴兒葬禮還沒有結束,兒子就匆忙趕回去了。女兒也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整個葬禮的過程都在打電話。
相比于左鄰右舍的前前后后忙個不停,兒子女兒更像是被臨時邀請來的客人。
葬禮結束,賓客散去,蘇穎坐在清冷的小院里,心中悲涼化作奔涌的淚水奪眶而出。
外面的爆竹聲響起,蘇穎走出院子,沿著小巷一直走。忽然腳下一軟,眼前熱鬧的景象轉為一片漆黑。
再次醒來的時候,蘇穎已經在醫院,旁邊還有正在接聽電話的兒女。蘇穎把身體扭到另一邊,她不想看到薄情的兒女,不想聽到他們自私忙碌的聲音。
知道她醒過來后,兒子埋怨她,“媽,大過年的,你不在家里好好呆著,到處瞎跑什么呀?”
女兒也說:“媽,我的工作很忙,您聽話一點不要給我們惹麻煩好不好?”
蘇穎始終緊緊地閉著嘴巴,什么話也沒有說。她聽到兒子女兒在說,他們回來一趟太耽誤事情了,不如把蘇穎接到身邊照顧。
聽到他們這個決定時,蘇穎的心里有了些許溫暖。
她老了,也十分渴望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老伴兒帶著遺憾離開了,她不想自己將來有一天也默默地死在無人問津的小院里。
04
兒子先把蘇穎接回家。
兒子仍然和親家公住在一起,房子有三個臥室,親家公住了一間,兒子兒媳一間。蘇穎只能和孫子擠在一個房間里。
在兒子家住了一個月,蘇穎真正看明白,這個兒子是給別人養的。
親家公患有偏癱,兒子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親家公從臥室里背出來,伺候他吃飯。然后再把他放在輪椅上,交給阿姨后,才放心地去上班。
晚上回來,兒子還要推著親家公去外面遛一圈,回到家還會給他泡腳,按摩。
蘇英看著自己兒子熟練的動作,眼角早已被淚水浸濕。
她想起自己的老伴兒。老伴兒活著的時候一次也沒有享受過兒子這般的孝順。
老伴兒也有腿疾,可是兒子卻從來沒有過問一次。蘇穎甚至懷疑,她的兒子是否知道自己的父親也患有腿疾。
親家公一邊享受著兒子事無巨細的服侍,一邊向蘇穎夸贊,“你真是養了一個好兒子。”
蘇穎臉上是苦澀的笑容,心里似乎在滴血一般。她的確是養了一個好兒子呀。
他們把兒子養大,供他上學,教給他做人的道理,但是到最后,他孝順的人卻不是自己的父母。
看著兒子如此的懂事孝順,她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欣慰還是該心寒。
在兒子家住了一段時間,蘇穎實在看不下去了,她找了一個借口去了女兒家。
女兒沒有和公婆住在一起,蘇穎過去后,倒是自在了很多。但是很快,她就發現并不是那回事。
蘇穎到了女兒家的第二天,女兒的婆婆生病住院。
女兒單位醫院兩頭跑,忙了幾天,她說:“媽,你去醫院照顧我婆婆吧。我太累了。”
女兒還像個孩子一樣在蘇穎的身邊撒嬌。只要蘇穎在她身邊的時候,她總是把所有的活都扔給蘇穎,自己則是一副甩手掌柜的姿態。
女兒的婆婆性格刁鉆,十分難伺候。一會兒說蘇穎笨手笨腳,一會兒嫌棄她太悶,像個榆木疙瘩。
蘇穎在醫院忍耐著陪了她兩個星期,差點累死。然而,女兒絲毫不體諒母親的艱辛不易。
蘇穎剛腰酸悲痛地回到家,女兒就指使她趕快把攢了一筐子的臟衣服洗了。
05
兒子女兒家,走了一圈,蘇穎終于看清了一雙兒女終究是別人家的。
半年后,兒子提議兩家人聚在一起熱鬧一下,算是給蘇穎接風。
滿桌子的飯菜,大家都開心地笑著,說著。蘇穎覺得此刻自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她不自覺地落下眼淚。
宴會過后,蘇穎決定回自己家。老家雖然孤獨,但是有老伴兒的影子,有熟悉的生活。
她希望能有一天,兒女能明白,自己的父母也是需要關心的。
老家的小孩多,鄰居也經常到蘇穎家串門。她也慢慢開始脫離孤獨的陰影。
日子好過賴過,都是一天天地過,不如讓自己舒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