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看到我的身體確實不好,于是現場幫我改起了稿子,一邊改一邊說修改的原因,學到了好多。時間緊迫,身體不允許熬夜,簡單回顧。
一是內容要聚焦聚焦再聚焦,不要想著什么都裝進去,內容越雜,文章質量低劣。確實,他把我七千多字的文章刪去了近一半,文章一下就變得很聚焦,語言也干干凈凈,簡潔有力。
二是題目要兩眼。學術文章,不能讓別人去猜內容,得在題目上就讓別人看到你的目標甚至路徑策略。開始的題目很長,四個關鍵詞,刪掉了兩個,與文章內容的聚焦度匹配。
三是入題要快,導言部分簡潔明了,快速提出問題,拿出主張。
四是框架不僅要清晰,標題與標題之間要重邏輯。最重要的東西一定放前面。
五是表達少用冒號之類的筆記式表達,要換成簡介連貫的一段話。
六是用詞要精準,從多個緯度清晰闡釋觀點,舉例說明也要簡潔明了,去除那些可有可無的信息,只留下關鍵內容。
七是文章一定要有思想性。內容為王,有獨立思考,給他人以啟發。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不光要堅持寫文章,還要經常修改文章,才能不斷提升語言使用的敏感度。同時閱讀要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相結合,在生活中,在做事中磨練語言駕馭能力。
日更時間三年多,不短,可是這一年沒有寫出什么成果,沒有都是記記流水賬或者無病呻吟一番,沒有深耕某一些主題,很難拿出有思維含量的文章來。警惕自己陷入無用性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