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一節語文課,講課的是我以前單位的王老師,老師循循善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課堂效果非常好。
整節課中,學生們說著笑著快樂的學習,積極的訓練展示,以致于后面我們聽課的老師都被這個場面驚住了。因為大家經常說,這個班的孩子的慢一些,不積極,不愛動腦,在其他課堂上也是死氣沉沉,氣氛沉悶。
我也十分驚訝,感嘆時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魔術師。五年的時光,珍惜時光的人,時光會讓人蛻變,讓她變得十分優秀,光彩照人。
我十分驚訝,更是欣喜看到老同事的成長和進步,十分想知道她這些年付出了些什么,她又是如何思考課堂、學生和教育的?
我慢慢等待著評課時大家的發言。
在評課時,王老師講她為了上好這一堂課,她準備了一周,好幾天晚上都沒有睡好覺,前后修改了六次。甚至昨天下午,她依舊在改導學案。如此精心的準備,課堂效果當然會好了,老天從沒有辜負勤于付出的人。
但,這一定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吳老師也講到這點,一位老師的上課情況可以充分展示她的綜合素養,包括老師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以及內在涵養,這些好的東西要長期積淀。
由此,我們談到老師的修養和內涵,結合今天聽課情況,我認為三方面很重要。
首先,老師要對學生充滿信心,并且對于自己應抱有信心。每個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尤其十多歲的學生更是如此,可塑性極強。并且,初中階段的知識很多屬于識記性內容,理解分析后,學生可以學習很多的內容。若是依舊難以及格,可能孩子并不擅長本學科,他們可以進步一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肯定,他們就依然會自信的學習生活。
其次,尊重學生,學生有很強的自尊心和心理需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對待學生也要如此,學生來學校是為了學習,好學生不是批評打罵出來的。學生是教學中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才是完成了教學的整個過程,才能收獲好的教學效果。每個人都期望被關心和愛護,十多歲的孩子更是渴望老師的關注和肯定,給一份陽光就燦爛就是對這個年紀的孩子的恰當描述。
最后,保持耐心,與時間做朋友,日積月累,便有奇跡發生。耐心是我們做好一切事情的關鍵,教學更是如此,因為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開始總是十分困難,學生基礎不好,方法不會,能力不強,學生情緒低迷,老師也打不起精神,但是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積累,每天積累一點,就會一點點進步。并且只要開始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個緯度的同時提高,學習效果就會明顯進步,甚至會有驚喜發生。
我們也懂得了,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一場馬拉松,培養學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要終身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那么,作為老師,我們為學生培養了一些很寶貴的品質,學生們樹立起了信心,有了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并且學會了耐心,我想未來他們也一定會有一些成績的。那也可以算是我們付出后的收獲吧。
由此可見,老師每一天都要成長,每一天都要修身養性,不斷學習,認真研究世界和教育,對世界發展了解深入一些,對教育規律把握準確一些,那我們就會做出更科學高效的教學決策和課堂設計。
愿所有老師都能和學生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