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封封跨山越水而來的書信,承載著飽滿的真情與溫馨,使人有感受到一種“見字如面”的興奮與喜悅。
手書的信箋,一字一詞的真誠,一撇一捺的溫情,字里行字都藏著溫度,即使相隔千里,讀信人也能感知到來信者的心境與音容,那種熟悉的味道“你知我知”,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不管是惜字如金,亦或洋洋灑灑傾情而書,都同樣傳遞著一種理念:只寫給懂的人。
許多年來,我一直期盼在互聯網時代,還有一個可以相互通信的人,所以我曾寫過一篇文稿名為《周末寫一封不知寄往何處的信》,之后我借著資助外地學子的機會,給資助的小盆友寫信,或許在與他們通信的時候,我能觸摸著那份久違的純真。
寫信,有時是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像是一種心平氣和的交流,不“仰”亦不“俯”,是舒服的平視姿態,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質樸交談,一個傾訴、一個傾聽相互周復轉換,這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種“周而復始”。
今天,我只是想單純的寫一封信,不想打擾別人的生活,所以還是決定將這封信寫給自己。
親愛的“我”:
“親愛的”這樣膩心的字詞,我似乎是第一次說,這個“第一次”給了自己,或許正如心理學說的“本我是利己的”,即使最無私、最慷慨的人本質上,也是最愛的是自己。
你好!這不是客套,而是禮貌,雖然你是我相處了三十年的好朋友。我了解你的過去,卻無解你的未來,唯有盡力感知你的當下,相互陪伴、相互勉力,一起成長、一起長大。
是的,是“長大”。我知道在這條路上,你比別人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同齡人已經日趨成熟時,你還是顯得稚氣而孩子氣,或許“歷經風雨還是少年”聽起來很美好,然而現實中這種“出格的存在”,一定會被認為是“怪胎”,也會肯定會遭受更多的挫敗。其實,我想說,你至多可以單純,但千萬別太幼稚,現實就是那么“現實”,市井之中沒有人能“纖塵不染”。
人生路,莫慌張。這不是跟你說禪論道,只是想提醒你按著自己的節奏走,別嘗試臨摹任何人的腳印,不急不躁地走好自己腳下的每一步,或許行進的慢一些、到達的時間也長一點,但畢竟慢有慢的風景,慢也有慢的聲韻。
以我對你的了解,你有太多的自負與自卑,所以你失去了最符合現實的自信。有時,你錯以為自己已經很厲害,有時你又貶低自己是個屌絲。或許你曾經太幸運,順境中你以為自己的人生會“開了掛”一樣突飛猛進,至少能力應該越來越強大,至少事業應該越來越壯大,然而現實是,雖然打拼了許多年,你還只是個“一直有事做”的人而已,至于“業”歸何處卻不得而知。
吃虧是福,吃苦也是福。一個精進的人,至少應該體味過成長的疼痛,至少應該懂得成功的不易。這樣才能坦然面對前行中的風風雨雨,即使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即使陷入生活的低谷,也可以懷抱一份淡然,從容應對世事紛擾,在碰壁時保持微笑,在困境時激發潛能。
總之,你若將一切酸甜都歸為一種福報,吃苦一味、澀也一味、香也一味、臭也一味,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去接受現實的柴米油鹽,去習慣平庸的日常瑣事,去感知生命的一切靈動與生活的一切贈予。
你或許想將生活過成一首詩,但當你輕吟時,才發現那是一首歌,有時歡,有時悲,甚至有時會不著調。不過,那又怎樣,生活就是那樣不完滿才夠滋味,如果都活的那么安逸,那么就算活成詩也將是無病呻吟。
你想去西藏、你想逛新疆,然而一次次的計劃都絆摔在臨行前的幾步,遠方總是只能遙望;你想重學英語,可現實是你連音標都忘的差不多了;你報了人力資源管理,卻發現聽到數據就頭暈;你要看古文學哲學,才知自己認識的字變得越來越少;你開始學法律,面對著似懂非懂的法條感嘆時光的短暫……你空空的腦袋需要太多東西來填充。
生活撲面而來的都是些不如意、不容易的事物,但這不妨礙你一點點地打破自己的安逸生活,青春難免遇到“成長的煩惱”,只要不頹廢、不氣餒,相信你坐過的曾經“冷板凳”,都會成為你向上攀登的臺階;你走過的彎路上,也終會帶給你更多的優美風景和獨特風物。
人生難測,或許你的未來不一定閃亮,但至少你的今天應該足夠努力。
這些文字,或許缺少條理,寫的那么隨性,但那都是因為對你足夠真誠。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提醒你、祝福你:變得更好,成為更好,擁有更好!
我喜歡當下的你,也希望未來的你依然可愛;
我喜歡當下的你,也希望未來的你愈加出彩;
你喜歡當下的你,也希望未來的你惜福自在。
? ? ? ? 縱使歲月疾馳,我還是為你祈愿:
春春流轉,少年依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一個“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〇一七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