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小時候,面對一個被大人主導的世界,幼兒園的小朋友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不對,你也不對。”這些小朋友面對家長和老師的時候又是這樣的:“我錯了,你們都對。”幼年的經歷會影響許多人成年后的狀態。這些人弄不好終身都在:“要么你行我不行,要么我行你不行”這兩種狀態的折磨中度過。
? ? ? ? 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太普遍的現像:“看不見別人的好。”這里的“好”是指“別人的好處,好的地方。”別人肯定會有不好的地方,但同時也有好的地方,我們要能看見別人的“好”的意思是:別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罷,但我們要有能力看到別人好的地方。
? ? ? ? 由于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想和對方比個勝負、分個對錯,于是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不好”,而不是對方的“好”總是看到對方的“錯”,而不是對方的“對”其結果就是形成了自我為中心的“雙重標準”。看別人時注意的總是:錯和不好,看自己時注意的總是:對和更好。大多數人慢慢地就這樣自斷了后路,永遠無法前進。
? ? ? ? 我們只要改變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長上,這樣我們就能進入到:“我挺好,你也挺好”這個神奇的階段。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很多人永遠都不會注意到這個階段的重要性。要是你能進入,不用很久就會發現它的驚人之好:你竟然可以從那些你原本可能討厭的人身上學到很多好的東西,而且由于你總是看到別人的好,你自己也能確確實實比原來要美好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