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聽了采銅老師12月19日分享的講座《知識型寫作》已滿1個月,采銅老師的分享給我很大啟發,不過慚愧,因本人憊懶,這本《精進》才剛剛入手。決定以寫連載閱讀手記的方式,督促自己認真學習。
是為第一篇。
一。目錄
我首先留意到的是目錄。因為采銅老師介紹過,他在寫書的時候很困惑,既想把自己多年的所得一次性全回饋給讀者,又覺得太過零散,很難用一條主線串聯起來。后來他看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受益于這本書的寫法。
史蒂芬柯維觀察了很多優秀的管理者并總結出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素質,這些素質,有些重復,有些特別,但都很重要,量很多,沒法一個一個故事去說,怎么辦呢?
西方人對七有一種天然的迷信,一個星期有七天,哈利波特要連載七本,連伏地魔造魂器都要湊滿七個。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說多了,容易造成人認知、記憶的負擔,沒法創造一個可供傳播的模因;說少了,比如用中國人喜歡的“三”,卻可能撐不起一部龐大的敘事體量。
而“七”這是一個很棒的數字。最適合用于大體量信息的分類整合和系統構建?!独献印酚性疲旱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整體,二是構成結構的基本元素,有區分,有對比,如陰陽;而三是構成多元結構的基本元素,到達了“三”才剛剛到了“多”的邊界。而如果超越了“多”、變成“太多”、要想把龐雜變成精簡,這時“七”是最佳的結構。
因采銅老師說過他用七章構架全書結構的事,所以讀的時候特地瞄了一眼目錄,發現結構確實非常清晰,每一章都一個主題詞: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努力、成功。這七個詞既能概括采銅老師多年以來的思考的多個方面;而且正如采銅老師在前言中暗示的那樣,這七個元素之間,還有一條主線、暗含著層層遞進的關系。
二。扉頁
我還注意到了,扉頁里,精進二字的英文翻譯,叫做“aggressive”,私以為,這個詞比中文書名“精進”更接近采銅老師的原意。從我對aggressive一詞的理解來看,它表達出了一種通過時間積累、迭代、更替、不斷趨近某個目標的過程。雖然我尚未看過全書,但我從采銅老師分享中得到了這個印象,接下去會在后面的閱讀中予以驗證。
三。前言
前言也很有意思,講了一個關于時間的故事。媽媽家里慢了5分鐘的座鐘,居然給了惜時如金的采銅老師這么大的感悟,讓他從另一個維度去反思時間的意義。時間也是第一章,七個獨立章節之首。我想起了以終為始這句話,相信這篇前言更像是采銅老師埋下的有趣伏筆,也許全書讀完,回頭來看,會更有意思。時間是一切開始的源頭,但最終,一切也歸結到時間中去。在時間里辛勤耕耘的人,最終會嘗到時間的花蜜,揮霍時間視其如敝屣的,最終會被時間追趕地無力喘息;走得太快的人,最終會意識到慢下來的美好。時間太神秘也太偉大了,我們無法修改它、輕視它或扭轉它,我們只能虔誠地去尊崇它的規律、智慧地去利用它的給予。我迫切地希望翻開第一章,從這本書里汲取采銅老師利用時間的智慧。
今日收獲:
- 駕馭龐雜結構可用七分法結構來聚焦和兼顧多樣性。
- 所謂精進aggressive是一種不斷累積迭代持續趨近目標的過程。
- 時間是一個永恒的維度,所有事物都包含時間屬性,對于時間我們要心存敬畏,仍有很多關于時間的秘密有待我們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