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十八屆體育節的腳步臨近,各項比賽項目的準備工作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說一說,我的感受,咱們的成長。
入場隊列的那些準備
工作的委任:研學體驗活動后,給予學生的靈感,學著六年級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隊列展示形式。指派L同學負責,A和Y兩位同學協助。
隊列的修改:因五年級部分參與鼓隊,本來小班制的我們,除去后僅剩18位同學參加入場式隊列。(心理的SOS擺個造型都不好擺。)從最開始的“PE”加口號,只用了47秒,離規定的2分鐘差太遠了;于是乎,重新增加“五一”,一出場,感覺不像,得重新換成“51”。期間,口號的背誦還不是很熟練,負責的L同學特地發在打卡群里,好讓同學利用周末去背熟。
服裝的挑選:號稱年級的5胖聚集中我班,購買個卡哇伊的韓版運動服,顯然不適合我們的style。最后,落定在這一套。其,過程也是比較坎坷。
家長的助陣:接龍從4位家長發展到18位家長的出場,讓我感動不已。啦啦隊的陣勢為我們的出場增添不少光彩。僅是在教室彩排一回,U型有點不像,附上口號“五一五一,比賽第一”絲毫沒影響到。外加專業的爸爸開幕式全程的攝影,最后自己還沒有個正面照。感恩!
正式出場那一刻,J同學在喊口令的時候,有點掉鏈子,愿他能總結成長。
跑步、跳繩的那份堅持
第一次參加800米的M跟同學只差一個身位的時間就可以進入前六名,對他的成長是最后一刻需要沖刺;第一次參加800米的C同學,跑到哭了出來,是對自己體能的一種突破。閉幕式那一天,S 跟 H跟我講,好像下次也參加800米啊。答曰:好的!不為輸贏,只為突破自我。
成功的背后總是有那一份默默地堅持。一裁判員數完H的跳繩個數時,對我說,你們班這家伙好厲害,兩百零幾。回應著:正常。小家伙每天晨練后的堅持,那份努力,榮獲跳短繩獲得第一名,You desert it.
4*100接力賽需要那份運氣+信念+默契。賽前的一兩天,嚷嚷著去操場練,飯后不能劇烈運動,不行。只剩下早讀的時間可以去,不過不是我的早讀。跟早讀的語文老師申請后,批準了。在隔壁班上著早讀的我,實在不放心,還是讓學生去喊了上來。對于誰跑哪一棒,我都不過問,好好發揮水平即可。
集體項目的全員出動
今年變化了以班級人數最少的參與,這挺好的。盡最大的面積去覆蓋學生的參與率,從活動中體驗集體的凝聚力。全體項目,先問問有誰愿意讓出來。有自愿的情況下,就這么愉快的決定。勇往直前,有個別學生跟我反映要讓最胖的不上場,拒絕!因為,他想上場。仰臥起坐,自告奮勇來跟我申請,批準!投籃,主動退出,因為矮,概率比較低;跳8字長繩,腳有點不舒服,照上,敬佩!各項項目的結果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同學們有認真地在參與。關心著各項的分數,關心著我們還有多少分才能追上他人,關心著我們能從哪再獲取多一點。
期間,突發狀況的處理是否恰當?多一份耐心,少一分沖動?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
只要你想,會給予機會你參加;若是你不想,當機會擺在面前,也會溜走。
不要太在乎輸贏,只在乎你能否成長。
在比賽過程中,全力以赴,懂得遇強則強!
咱們,都有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