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鮮衣怒馬,明月天涯
? ? ? 《不老騎士》是一部社會題材的紀錄片。通過記錄17位平均年齡80歲的老人實現(xiàn)1300公里的環(huán)島夢。讓不老精神在臺灣地區(qū)甚至全世界發(fā)光發(fā)熱。讓黃昏老人也經(jīng)歷了鮮衣怒馬,明月天涯的瘋狂。不僅贊揚了老年人的勇敢也以此告訴青年人。雖做不到說走就走不回頭,但要擁有明月天涯的渴望與勇氣。落日也綻放了絢爛,何況朝陽。
? ? ? 《不老騎士》的結構分為敘事方式、時空安排和人事關系設計,三個結構的統(tǒng)一使《不老騎士》綻放了它最大的思想。內(nèi)部節(jié)奏展開,敘事方式以故事式為主。從最開始的矛盾開始,現(xiàn)實的衰老和不服老的精神相沖突,片中的人物們,從他們身上獲取的關鍵詞:垂暮之年、步履蹣跚、人老珠黃。但是片名的“騎士”,一個富有朝氣瘋狂的意味詞語,兩者進行矛盾沖突,更大化的襯托了老而有夢,時不饒人,戰(zhàn)歲月而行的追夢老人們,共同組成“不老騎士”車隊環(huán)島旅行,這個故事的壯烈與美麗。從時空安排上,《不老騎士》以時間為線索,從開始環(huán)島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將旅途中不老騎士的故事慢慢展開。人與事的關系上,呈現(xiàn)多位老人在環(huán)島旅行中出現(xiàn)的不同狀況,團長賴清炎的刻畫為例,途中生病、住院、歸隊,以不少于四次的鏡頭,與不老騎士車隊的行走路程成兩條線,展現(xiàn)了平凡老人不平凡的追夢之路,使紀錄片更加豐富、真實。升華了主題,擁有追夢赤子心的黃昏老人。歲月將近的無奈與爭取,讓觀眾進行人生的思考。影射自我,對待歲月的流逝不管不顧,與老人對待歲月流逝的分秒必爭。更有說服力。
? ? ? 詩意般的鏡頭是本部紀錄片最大的觀影享受。室內(nèi)的拍攝空間用于記錄人物的故事,如生病的場景、談話的場景、高興的場景。導演擅于用樸實的鏡頭抓捕老人們的細節(jié),畫面充滿童趣與美麗。兩個老人隔著一個透明玻璃用彩色氣球互相打鬧、搞怪。老人們抱團吃冰淇淋,玩泡泡球,一幕幕生動的片段由此產(chǎn)生,展現(xiàn)了一群富有童心的老人。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輪回,從上天賦予童心到成長的心酸,經(jīng)歷了大人世界的光怪陸離,成熟的代價,最后的最后,又會將兒時的單純重拾起來,這是人生即生命給他們的感悟,透過鏡頭展露給觀眾,感悟給觀眾。室外場景主要記錄大規(guī)模的車隊進行時的景象,遠鏡頭的大視野拍攝,營造了高山、大海、繁城,給觀眾以宏觀的感受。體驗不老騎士車隊的英姿颯爽,與歲月競賽的不屈靈魂。在海邊干凈的道路上騎行,一個中景鏡頭,將老人與碧海藍天框在一個畫面里,老人得以擁有生命的色彩,在海邊嬉戲打鬧,在沙灘上觸摸沙粒,詩意的鏡頭賦予了老人黃昏年代詩意的人生。觀眾不禁感嘆,歲月的美好可親,時光的燦爛短暫。
? ?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如影片中放飛的孔明燈,老人看著孔明燈向天空遠去的方向,何曾不是這些老人們最后的歸宿。但是也正如孔明燈一樣。遠去的方向是孤單遙遠,行走的路程卻是光明炫麗。這孔明燈照亮了人們黑暗前行的道路,照醒了人們看待世界灰色的盲目,照正了人們渾渾噩噩的空陋軀殼。告訴世界、擁抱世界、證明。人生充滿著鮮衣怒馬,明月天涯的英氣與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