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湖南生命樹兒童教育融合基地(自閉癥兒童關愛中心)的小朋友們在老師和義工的帶領下,坐公交,乘地鐵,歷時一個多小時,來到離學校17.8公里的省地質博物館進行參觀,開啟了湖南生命樹社會融合活動的第一季。
出發的時候是中午的12:50,長沙的天空,霧蒙蒙一片,冷雨霏霏。但老師、義工以及孩子們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老師、義工們帶著使命感,孩子們帶著好奇心。
一行人,先在銀盆嶺大橋南乘坐公交車至開福寺地鐵口,再搭乘地鐵一號線至省政府下,然后再步行將近1公里,歷時一個多小時,來到省地質博物館。一路上,小朋友們一個個都非常興奮。在老師、義工們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等候公交車,當公交車停靠之后,依次上車,上車之后,讓小朋友自己將準備好的2元錢投到投幣箱。
搭乘地鐵的時候,老師、義工們告訴小朋友把帶的書包一一放到安檢通道上進行安檢,還告訴他們刷卡,乘電梯等整個步驟。讓孩子們體驗到出行的整個過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乘坐交通工具的規則和禮儀,觀察和感知到外面的事物,同時享受到出行的樂趣和不易。
一路上,老師和義工都非常盡職盡責,悉心照顧。生命樹目前唯一的一位男老師胡濤,平時見到他都是一臉的嚴肅,甚至會讓家長對他有一種“冷漠”的誤解。一路上,我仔細地觀察了他,他對今天指定帶的“億南”的照顧是無微不至,“億南”寶寶一臉的幸福,總喜歡把兩只手指頭不停地翻動,向胡濤老師展示。義工黃芳感慨地說,“我兒子讀高二了,今天早上我還罵他懶,不懂事。我對兒子都缺乏足夠的耐心。今天看到這群孩子,頓時感覺到自己有多么幸福。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生命樹的老師有多么不容易啊!”
下午2點15分,生命樹的小朋友抵達省地質博物館。據工作人員介紹,占地71.9畝,建筑面積56畝,內設“序廳”、“走進地球”、“打開寶藏”、“辛勤耕耘”、“滄海桑田”、“保護地球”、“石之瑰寶”八個主要展廳。博物館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是人們學習地球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的極好課堂。
生命的起源是個未解之迷,通過巨幅自然與生命演化螺旋示意圖,清晰地揭示從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這里有幻影成像和澄江生物群,有龐然大物的劍齒象骨架化石,有不同時代的各類大型恐龍模型、恐龍蛋和恐龍腳印化石,尤其是享譽中外的無齒芙蓉龍,是全世界僅有的三具之一。小朋友們著重參觀了宇宙演化、生物進化、恐龍世界,他們帶著新奇、恐懼觀看了模型、化石以及VR展示。當“牛牛”看到龐大的恐龍模型時,驚叫起來,說:“這恐龍這么大!比我的恐龍大多了,怕怕!”
據湖南生命樹教學總監胡可帆介紹,該校自開辦以來,一直非常重視小朋友參與社會融合活動,不間斷與社會機構舉辦各種讓小朋友能夠得到新感知的活動。自今年5月開始,至今已經與雨花區桔園小學、糖小希、德菱太太俱樂部、金七鳳、比薩沫、放耳朵去流浪、砂子塘泰禹小學、長沙雅境中學、湖南漢元國瓷書畫院、長沙青山小鎮文創園等機構一起舉辦學做比薩餅、茶藝表演、學畫瓷等,大大地拓展了生命樹小朋友的視野,豐富了小朋友的感知。以前的活動,都是與其他機構一起進行,像這次啟動的湖南生命樹社會融合活動,跟以前有所不同,那就是以生命樹的孩子們為主體,通過活動本身的環境,讓孩子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與探索,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這正符合生命樹的教學理念:“生活即教育。”因為,我們給到孩子們的教育,就是讓他們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次是生命樹社會融合活動的首發,接下來,我們將會不斷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