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號開始的21天5點晨起計劃,今天剛好是第21天。我做到了!從剛開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堅持得了,抱著好奇的態度和挑戰自己的決心。即使在寒冷的日子里也到點就爬起,雖然那時候是巴不得可以多睡幾分鐘的。往往人的惰性,多睡幾分鐘后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我給自己定的21天的閱讀寫作計劃是:每天一本書,每天輸出一篇文章,堅持日更。閱讀的書籍類別有:寫作,心理,個人成長,職場發展,思維體系類的書籍。輸出文章剛開始是定在每天晨起的時候,后來發現閱讀量和素材不夠的時候,寫出來的文章質量真的不高。于是就沒強迫自己一定要晨起日更,晚上也是可以的,白天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構思和收集素材。
關于時間管理
最開始受到啟發的是在《刻意學習》這本書里,作者在大學時候1000天每天堅持寫一篇文章,總共輸出100萬字。看到這個我太驚嘆了。深刻反省之前自己是怎么虛度光陰。大學的時候有很多自由的時間,但是我沒有這個覺悟,沒有明確的目的。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自從實行21天的計劃之后,發現自己對于時間越加覺得珍惜。好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讓我收獲很多。
之前沒執行21天的計劃的時候,其實晚上時間都花在看綜藝節目和電視劇上面了。自從開始閱讀寫作,我已經不再花時間在這上面,可能周末的時候會看下《奇葩說》,因為我覺得里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可以學習。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計算你在網上購物(淘寶,京東)的時間,這個是我在《深度學習》這本書作者提到的一個點:我們每天需要停下思考的是:留意你把時間花在哪里了。當我認真去計算我花在日常刷微博,微信、淘寶、小紅書這些所用的時間的時候,我也大吃一驚。原來不是我們沒有時間,是我們沒有去把握使用時間的主動權。
關于閱讀計劃
這段時間了解了很多的閱讀方法。
彭小六《洋蔥閱讀法》九宮格輸出法
趙周《這樣讀書就夠了》便簽讀書法
《一頁紙創意思考法》一頁紙讀書筆記法
《完全圖解思考力》思維導圖
幾乎所有的閱讀方法都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夠做到有效輸出。而不是單純停留在輸入上。每讀一個章節或者聽一段音頻,對于這個理論觀點自己有什么樣的看法,現實生活中可以應用在哪個方面?或者怎么跟人家去表述這個觀點。
我覺得這21天里面主要是探索式的學習。我一直在尋找哪種學習方法是適合我的?自己平時有怎樣的思維慣性和誤區?選擇哪種方法可以達到高效學習?我學習的東西是否可以融會貫通,最后做到很好的輸出?
關于寫作
在這21天中,養成了每天寫作的習慣。對于寫作的恐懼一點點在減少。當我們不再為了寫作而寫作,只是為了表達我所想的。我也深刻地認識到:我頭腦里想的跟寫作表達是兩回事。有時候你以為你知道了很多,當真正輸出的時候你才知道你真正的水平去到哪里。
在這個寫作的過程中,我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從剛開始的浮躁不安到淡定自如。剛開始的時候總在尋找一種方法。如何寫出好的文章?如何提高閱讀量?當然在這個注意力競爭的時代,我們要有用戶思維和場景意識,理解用戶的閱讀訴求和閱讀場景。然而當我們在過度探求這個所謂的寫作訣竅的時候,其實已經給自己套上了枷鎖。
美國知名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在新書《去當你想當的任何人吧》中,詳細描述了這個時代的浮躁給創作者們帶來的傷害。吉爾伯特認為:“當創作者扛上‘天才’這一標簽的重負時,便喪失了輕松處世或自由創作的能力。”
關于工具
這21天,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實用的閱讀寫作整理的工具:
幕布:將文字轉為思維導圖的工具:運用于寫作提綱;
蘿卜書摘:制作書簽:將書里的圖片轉化為文字;
Icecream Ebook Reader:電子書閱讀工具,可以到處網頁版的讀書筆記;
將視頻的截圖拼接起來的工具:截圖拼接工具 - 在線拼接電影字幕截圖
番茄時間鐘:25分鐘一個番茄鐘,閱讀的時候可以設置番茄鐘進行專注閱讀,提高效率。
印象筆記: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萬能工具
總的來說,21天只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自身的潛力需要自己去挖掘,在行動之前帶著好奇心和決心,而不是很多做不到的假設和推脫,給自己一個21天改變的開始吧,想下你之前一直想做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開始規劃起來。21天之后,你就是一個更好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