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簡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咪蒙的“休學”實習生寫的那篇《我們就是咪蒙公司里“休學”的實習生》,我不贊同,不反對。是的,或許有點像墻頭草吧。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人生的權利。不是么?
我們已經二十多歲的人了,所有的選擇都是自己深思熟慮以后才做的。不過是睡了一覺起來而已,怎么需要別人為我們的人生負責了?
確實是,沒人會為了別人的選擇負責。你也沒辦法去對別人的人生負責。哪怕是情侶,是夫妻,是父母,都沒有辦法為了伴侶,愛人,子女的一輩子買單。我們必須要學著去承擔后果。
前段時間跟老媽說起自己從小學開始就是自己上學下學,連開學報名交學費都是自己揣上錢就走。覺得自己膽挺大的,更是佩服老媽的膽子。我問老媽,就不怕我把錢弄丟了么?老媽說,其實每次開學的學費都準備了雙份,就怕我把錢弄丟了,還好,我從來沒有。她說,她很怕某一天她不在了,我一個人會無法生存,所以只要有機會就會培養我的獨立性。上了高中就開始打暑期工,開始自己做決定。她說,她唯一能留給我的,就是堅強。
或許正是因為老媽的硬心腸,才讓我變得如此的“無堅不摧”。23歲毅然決然的從體制內辭職出來,只為了跟喜歡的他能有個未來,結果,我現在的他并不是他。
不服輸,所以留在了這個舉目無親的城市,一個人找房子,搬家,一個人生活。一切似乎是那么的順利。
看到她在文章里寫到背井離鄉開始異地戀的人,我想到了自己。
有人選擇了獨自來到北京,放棄了交往好幾年的男朋友,開始了艱難的異地戀
最初打敗我們的,就是距離。距離產生美的時間還是敵不過新的美好出現。我現在已經記不起發現他劈腿時是什么心情了,唯一記得的,就是我們分手那天,剛好是爺爺的葬禮。我恨么?恨過,但我現在跟朋友談到他,就只是一個認識的人而已。以前總覺得分手很痛苦,現在覺得勉強在一起很痛苦。
不怕死的我這次還是一個異地戀,譚先生在南京,我在云南,距離2000多公里。距離,加上工作性質的特殊,我們交流幾乎都是在晚上,時不時的總會有矛盾。就像現在,心里苦,能給他說么?說了他也理解不了,反而讓自己更加沮喪。
談戀愛是為了什么?背井離鄉是為了什么?
這兩個問題我在心里問過自己無數次,談戀愛,不是為了找一個需要我照顧的人,背井離鄉不是為了看穿社會的丑惡面目。
矛盾是要消除的,不能視而不見,但是,一個人怎么解決兩個人的矛盾呢?軍戀不容易,大概也是因為彼此的不理解吧。
從什么時候起,生活變得一團糟?辦公桌被雜物占領,沙發被書占領,茶幾被零食占領,床被衣服占領。我,被抱怨占領。當初背井離鄉的豪情壯志呢?我離開家、離開父母,難道就是為了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嗎?
我不知道。
我現在甚至找不到堅持留在這個崗位的理由。現在的工作與我,就好似雞肋。
保證不了我的生活,但不至于餓死,多少還是有點進項的。這,是我目前還沒有離職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