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把他的愛妾帶到戰場,一刀劈死,再把她身上的肉割下來,下鍋煮熟,讓眾將士食用,將士們仰天大哭,不肯食用,張巡也不禁哭道:大家快吃啊,吃不飽肚子,怎么打仗呢?
唐朝安史之亂時,叛軍將領尹子琦率十八萬大軍,攻打睢陽,而睢陽守軍僅有七千,守城主將是張巡,許遠二人。
這仗從數據上分析,根本沒法打,七千對十八萬,怎么打呢?
而且當時睢陽被圍后,無援軍,無糧草,張巡、許遠如果想活命,很簡單,投降。
投降了,不僅能活命,還有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可張巡、許遠心里,從來沒有投降二字,只有抗戰到底、以死殉國。
敵人有時一天要進攻二十多次,孤城一座,沒有糧食供應,怎么堅守?
吃樹皮,吃戰馬,吃麻雀,吃老鼠,有個成語叫羅雀掘鼠,就是說張巡的部隊,張網抓麻雀,挖洞捉老鼠,來解決糧食問題。
可是,麻雀、老鼠也有吃完的時候,糧草問題,到底怎么解決呢?
眼看著越戰越少的守城將士,餓的趴在地上起不來,弓也拉不開,槍也拿不動,如何是好?
張巡拉著自己的愛妾就上了陣地,他非常誠懇的對眾將士說道:將士們好長日子吃不上東西了,可忠君愛國之心毫不減弱,我恨不得割下我的肉給大家吃,怎么能因為愛惜一個小妾,而讓將士們挨餓呢?
于是,張巡殺了小妾,讓將士們用來充饑。
許遠見張巡如此,便也把家里的仆人拉出來,殺了,割肉下鍋,讓將士們填飽肚子。
這吃人的事件一旦開始,便不可收拾,張巡的部隊,開始吃城中的老百姓了……
睢陽城中本有四萬多人口,后來城破之日,只剩了四百多人。
當然,少去的人口,并不是都被張巡的軍隊吃去了,也有一部分死在了戰亂中。
張巡以七千部眾堅守孤城十個月之久,最終因寡不敵眾,城破被俘。
張巡被俘以后,對方將領尹子琦問他:聽說你打仗的時候,用盡了全身力氣呼喊,急得眼眶破裂,血流滿面,把牙齒都咬碎了,你至于這樣嗎?
張巡慷慨激昂的說道:我要用我的正氣,消滅逆賊,只恨自己力不從心。
尹子琦聽了以后大怒,用刀把他的嘴劃開,發現里面確實只有三、四顆牙齒了。
張巡用他受傷的嘴、不屈的說道:我為君父而戰死,你投靠叛賊,還不如豬狗,你能長久得了嗎?
最終,張巡誓不屈服,與三十六名將領,同時遇害。
當時的張巡、許遠,堅守睢陽十個月之久,大小四百余戰。殲滅敵軍十二萬人。
在此期間,唐朝的軍隊才有了恢復、反攻的機會,前一個月收復長安,在睢陽陷落十天后,又收復了洛陽,從此,叛軍再也無力南下。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唐朝的天下之所以能夠保全,全仗著張巡、許遠帶領的軍隊,在睢陽堅守這十個月。
張巡雖然為朝廷立了大功,可吃人的行為,卻
一直飽受爭議。
有個小故事說:一個叫徐藹的生員,25歲時,肚子上長了個大腫塊,疼得他死去活來,一年之后,那個腫塊居然能像人一樣說話。
在徐藹臨死的時候,恍恍惚惚的看見一個身穿白衣的少婦問他:你知道張巡殺愛妾,讓打仗的將士們食用的事情嗎?
你的前世就是張巡,我的前世,就是你的那個愛妾。
你要報效朝廷,做國家的忠臣。為國家打仗,為國家殺敵。這都很好,可我,有什么罪呢?
你為什么要殺了我,還讓你的將士們吃掉我呢?
你們家世代都為名臣,可我呢,我得到了什么?
我憑什么要讓你的將士們吃去?
我已經找了你十三世了,這輩子,終于報仇了。
說完,白衣女子就不見了,徐藹也一命嗚呼!
張巡那個被吃去的愛妾,為了報仇,居然追了他十三世。
張巡為了將士們能夠活下去,能夠與敵人繼續打仗,不得不殺愛妾、殺百姓,以充當軍糧。
可是,站在那個愛妾的角度,正如她所說:你忠于國家,可我犯了什么罪呢?
殺了我,吃了我。唐朝是保住了,可我呢?
所以,張巡的愛妾,一定要找張巡報仇。
那么,您覺得張巡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為了將士們能夠吃飽肚子打仗,殺愛妾、殺老百姓當軍糧的事情,到底對不對呢?歡迎您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