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宗盛的情歌是寫得最動人心的。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尖深的語言,也沒有故弄玄虛,但每一首都飽含深情,100個人聽能演繹出100個故事。所以能作出這樣詞曲的人,心中也一定深入藏了很多故事吧。
但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想藏也藏不住吧。
由于他寫情歌特別出名,而且捧紅了那么多女藝人。每制作一張專輯,他都那樣的投入。在2012年接受訪時說:每一個音樂制作人都要愛他的歌手,要把她們的前途當做自己的前途,只有這樣,才能做好音樂。如果照此理論,他真得愛過很多人。所以他的緋聞女友也不少。
但是今天,我只想談三位,也是大家最為熟知的三位,他的兩位前妻朱衛茵,林藝蓮,還有名字也特別響亮和有影響力的搭檔張艾嘉,雖然他習慣稱之為張姐。
這三個人在他的生合中結結實實的存在過,并且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還持續的不斷的影響到他。所以這三個女人的重要性無可比擬。而愛情也一定存在過。
你一定想知道,在這一生中,他最愛的是誰?
第一任前妻:朱衛茵。
香港電臺主持人。香港出生,17歲考上香港商業電臺DJ。
朱衛茵曾出書《真愛不死》談及與李宗盛的相識,“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識李宗盛是在電視機里,后來經蘇芮的介紹認識。后來我們跳舞跳得投機。于是開始打越洋電話,2年之后有一天,我跟他說,我電話費要用光了,我們有兩個選擇,要么結婚,要么分手……“就這樣,臺灣情歌大師和香港知名DJ走到了一起。
1988年與李宗盛結婚,后隨夫定居臺灣。
1997年兩人的婚姻最終因林憶蓮插足而結束。離婚后,朱衛茵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苦。不過后來她的事業發展不錯,重新找回自信的自己。也找到真愛。今天回頭看來,一切好像得于李宗盛的成全。人總要經歷才會長大。
說起李宗盛,朱衛茵感慨良多,雖然她至今都不認為李宗盛是個好丈夫,卻表示:“對孩子,他是個很用心的爸爸,他一直很愛她們。”
他離婚后帶兩個孩子。學做父親,學做愛人,學做一個家庭的頂梁柱。雖然始終沒能做個好的愛人,但我想那些個日日夜夜的越洋電話,包括后來接受朱衛茵的電臺采訪,包括給她的新書寫序等等一系列舉動,他一定深深的愛過她,否則不會在聲名大噪時選擇和她結婚。
如果說他們是因著愛而結婚的。那離婚也能慈悲對待彼此。更是深愛的證明。
只是這一生我們都不能保證只遇見真愛一次,所以當林憶蓮出現時,他徹底淪陷了。盡管當時他還沒有離婚。
第二任前妻:林憶蓮。
1995年,李宗盛的生命中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重要女人。林憶蓮在那一年加入到了李宗盛所在的滾石唱片,同屬一個公司之后,兩個人難免會經常碰面,再加上李宗盛當時風頭正勁,而林憶蓮也是滾石力捧的女星,兩人接觸的時間更長了便日久生了情。像李宗盛這樣一個用生命寫詞的人。他的傾力多少也說明他對這個藝人的專注力有多少。
李宗盛和林憶蓮之間的感情與日俱增,最終陷入到一種無法自拔的地步,1997年,李宗盛為了林憶蓮和朱衛茵離婚。
僅僅間隔一年的時間,李宗盛就和林憶蓮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據說奉子成婚。在1998年的2月份,李宗盛和林憶蓮在加拿大結婚,名星也是凡人,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8月生下女兒李喜兒。
這段感讓兩個人在當時都背負了一些罵名。的確,李是做得不好的。而林憶蓮的情非得以也確實對其他人造成了傷害。特別是陷另外一個人于人生的低谷。
可是這世間最讓人難以捉摸的不就是愛情嗎,它的出現和生發本身就是一個感性事件,若是理性能讓人回得了頭。這世間或許就沒有那么多的癡男怨女了。
美好的愛情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見合適的人。
然而那些在不恰當的時間、地點出現了的人呢?恐怕你的內心會一直戚戚然。要么變成一粒衣服上的飯渣子,要么變成心頭一顆朱砂痣。
最終他們還是沖破重重阻撓在一起了。作為公眾人物,兩個人的勇氣實在可嘉,他們最終給愛一個交待。
他們在一起之后,事業上并沒有一帆風順,反而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也許是上天對他們的一點小小的懲罰抑或是考驗吧。
事業出現狀況之后,李宗盛和林憶蓮都開始極力想辦法解決現狀。而當時,林憶蓮希望在香港重新立足,力求再次打開香港的市場,而李宗盛則希望主攻內地市場,兩個人的分歧逐漸增大,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最終讓這段本來就不被看好的婚姻在2004年走向了終點。
具體是什么原因,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從未向外界披露什么。說實話,哪怕作為明星也沒必要向大眾交待什么。感情是那么一件私密的事情,無論好的壞的最終是決定在一起還是勞燕分飛,那都是當事人的事。
一段感情的好壞對錯終究是外人無法評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要當時是真愛,不愧于心就好。
后來李宗盛還是給林寫了很多歌,包括后來的《當愛已成往事》《鏗鏘玫瑰》。
尤其是《當愛已成往事》,幾乎是演唱會上的必備曲目。而這首本是情侶對唱的歌他們卻再沒同臺合唱過。李宗盛每次隔空對唱,數度唱到哽咽與落淚。
他對林憶蓮的用情之深可謂再無人可及。
紅顏知己:張艾嘉。
張艾嘉,祖籍山西五臺,1953年生于中國臺灣,畢業于美國學校。華語圈內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全能女藝人,不但是優秀的歌星、演員,還是女性導演、編劇、制片。曾榮獲兩屆臺灣金馬獎影后、兩屆香港電影金項獎影后、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張艾嘉比李宗盛大5歲,再加上閱歷和實戰經驗都比李多,所以他總是親切的稱之為張姐。而且也是名副其實的大姐。在李宗盛還是一個無名小輩時,她的身上已經自帶光環。
2015年李宗盛世界巡回作品音樂會上,臺下坐著李宗盛的前妻朱衛茵,前妻林憶蓮,還有他的知己陳淑樺、張艾嘉登臺質問李宗盛“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
一句“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背后,有多少真情,多少遺恨,又有多少時過境遷之后的物是人非。話一出口便石破天驚,讓人心潮澎湃,眼前剎那間掠過30年的風云。
一句 “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的追問像是說明了一切。又像是輸給了時間一記巴掌。
1985年李宗盛有幸進入到滾石并與張艾嘉結緣。到后來第一次合作。為她制作了專輯《忙于盲》。再到后來寫出經典之作《愛的代價》。
張艾嘉本就不是一個平凡女子,尤其是在感情經歷上。她的勇氣多少也帶給李對愛情的向往和鼓勵吧。
張艾嘉曾開玩笑說李宗盛在給他制作專輯《忙與盲》的時候是比較愛她的,但到《愛的代價》的時候就不那么愛她了。不知道是不是借由這句玩笑話道出了她自己的心聲。
后來在演唱會之后的私下聊天,李對張坦言,我那首歌就是根據你的故事寫的,但那時你已經結婚了。
張艾嘉出道成名早,而且光圈早已蓋過李多少倍。那時他一定在心里想過,這樣的女人可望而不可及吧。
李宗盛邀請張艾嘉擔任世界巡回作品音樂會的秀導,兩人再度合作。在上節目時被主持人一再追問,《愛的代價》里有幾句心聲是否說與張艾嘉的,他都否認。但是不免又些堂而皇之。
還有那首《精靈》也一度被冠上是寫給張艾嘉的名,但他說那時還不認識張。所以自然否認。
總之閃爍其詞間,真假無人能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這么多年的革命友情之中,一定有超過普通朋友的情份的。
他一直感謝張的賞識之恩,而他也承認張是最了解他的人,他所有的事情她真得都知道,他了解他的個性。所以張說:小李是一個特別真誠和善良的人。在圈在里特別真誠。他比較宅,比較安靜。能做飯。他不是一個很主動的人。
所以最了解他的人主動出擊了,在眾目標睽睽之下,只為求一個答案。只愿在你的生命中真實得留下過痕跡。
張艾嘉在他心目中的份量由于事業上的搭檔和合作,還會繼續處延升,還會繼續擴展,但是再往后恐怕再難與愛情有關吧。
在最美好的的年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像在《愛的代價》里唱得那樣,
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
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
就當他是個老朋友啊
也讓我心疼
也讓我牽掛
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讓往事都隨風去吧
這三個女人與他的一生交織相融。
兩位前妻都給他生下了可愛的寶寶,她很享受為人父的過程,也很享受可以繼續為愛付出的樂趣。他詞人情懷也同樣體現了在了給寶寶取名上,李安兒,李純兒和李喜兒。都是她的掌上明珠和心頭肉。作為一個愛人,他是不圓滿的,但是作你一個父親,他賺得滿盆缽。這兩個女人此生將一直與他連接下去。因為她們是她最愛的女兒的媽媽。
而張艾嘉也是他一直合作到老的一個搭檔,伙伴和曾經的“愛人”,至少他給制作專輯時是愛的吧。從二十多歲就認識并且能將這種情誼延續到老,到2017年,張艾嘉64歲,李宗盛59歲。并且還會繼續在將來的演唱會中合作下去。在這樣的年紀,愛與不愛真得不再重要了。我們看到難能可貴的是什么樣的魔力讓他們走這么久遠和深厚。也許正是因他們沒有真得戀愛和走入到婚姻中吧。所以有時愛情有時真得讓人琢磨不透。
圖片來自網絡
回到我們文章的開頭,這樣三個人不同階段,不同的影響力,不同的交集,不同的感情體驗,那他究竟最愛誰呢?
或者許不如他手中的那把木吉他,彈出一首首動人的旋律,作出一只只經典的曲子,寫出那些揪住人心的歌詞。這一生他的最愛,大概是音樂吧:深入骨髓,化為精血。
PS:無戒寫作訓練營第十二篇
關于轉載問題,請注明:出處和作者。(新手一枚,請尊重原創文字的心血)
以下為目前為止點擊和好評最多的三篇文章,希望您喜歡~
《簡年4:給閨蜜——讓生活變得簡單和幸福的幾條建議》最新“爆文”,簡書首頁推薦
《卿國卿城之腹有詩書氣自華》寫董卿的詩詞情懷,簡書首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