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弘丹老師聽書稿寫作訓練營,原因在上一期時自己顧了聽課沒顧上完成所有作業(yè)。是作業(yè)量太大嗎?因人而異,各人感受不同。對我一個剛剛接觸聽書稿、拆解稿的新手,從學習到內化,從內化到轉化,把輸入變成輸出,的確需要消化吸收的時間,需要耐心。
我接納自己的學習過程,第一次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我沒有挫敗感,相反,我因為接觸了聽書稿,領略了聽書的魅力,愛上了聽書,也因此打開了對書籍、對閱讀的嶄新認識。不到兩個月,我利用零碎時間聽了四十多本書了,我像發(fā)現(xiàn)了’寶貝“似的,與家人朋友分享聽書和聽書稿,這是多么便捷的一種“借力閱讀”方式!聽著聽著,我有了躍躍欲試的沖動。
我喜愛讀書,我愿意與人分享好書,以書會友,長長久久。
所以,這一期,我?guī)е毡男挠謭竺耍?/p>
弘丹老師果然很善于反思總結,這一期她沒有聽書稿拆解稿一起上,而是讓大家專攻聽書稿,學不在多,學而專、學而精,然后學以致用,這與我的理念不謀而合。
為什么我來參加30天聽書稿寫作訓練營?
首先,我想通過集中學習,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成為寫聽書稿的內行。
做任何事都有門道,與其自己摸索,不如直接跟著專業(yè)的老師學。弘丹寫作訓練營里有很多多平臺簽約的點評老師,他們先行一步,在聽書稿方面頗有積累。如何寫出符合平臺要求的稿件,如何既能寫出優(yōu)質稿件,又高效持續(xù)寫作;如何在寫聽書稿時巧用各種資源,并搭建自己的創(chuàng)作系統(tǒng),這些,都是我想盡快掌握的。
其次,我要實現(xiàn)寫作變現(xiàn)的心愿。
“把你讀過的書變成錢”,這句話不是空話,也不是噱頭,是在 知識爆炸的時代,實實在在有的需求和機會,在弘丹老師的寫在訓練營里,聽書稿過稿變現(xiàn)是常見的現(xiàn)象。一個好讀書的人,通過讀書,擴展了視野,強壯了心智,如果再多走一步,從自己讀,到影響他人一起讀,豈不是從利己到利他,放大了格局嗎?要寫出一篇好的聽書稿,首先得吃透這本書,自己有一桶水,才好舀出一碗水。古人說:“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在讀書的路上,我想再多走一步,這一步就是將“讀的書變成錢”,這將不僅僅是收入上的變化,更是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體現(xiàn)。如果我能做得到,其他人也能做到。誰會拒絕提升自我的同時增加收入呢?
最后,寫作不僅僅是我致力發(fā)展的一項副業(yè),也是我人到中年時,在回顧與反思時,能找到的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最好的方式;是不受年齡和時空限制,挖掘個人潛能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的最好方式。
我經常想,當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時,我能留下些什么呢?我從經典中汲取過營養(yǎng)和能量,我也從他人的故事中獲得過慰藉和勇氣,白白獲取的越多,我就越想寫下來,白白地留給后人。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軌跡,用文字凝煉屬于自己的獨特思考,也將對他人有意義。我自己寫還不夠,我還想影響身邊人一起動筆。我想通過寫作,深入思考生命的意義。
以上三點理由,足以讓我腳踏實地,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和作業(yè)。因為,我不僅僅是寫我所想,還記掛著我想帶動和鼓勵的群體。
這30天,我做如下時間安排:
(1)清晨寫作和閱讀,堅持每天練筆。
(2)踏上課表節(jié)奏按時聽課,每晚8:00-9:30課程學習。我體驗過,直播時參與課程,有問題及時提出,比聽課程回放有更大的收獲。我根據(jù)課表列出了本月時間表,可視化提醒自己。
(3)每天上午按時優(yōu)質完成作業(yè)。
這30天,我最希望在這三個具體的方面有所收獲:
(1)熟練掌握各種讀書法,大大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效能;
(2)搭建起體系化的素材庫;
(3)寫出優(yōu)秀的聽書稿和頭條文章,過稿、簽約,成為優(yōu)質作者。
未來三十天,很快也很短。所有的美好期待,我相信都將通過一日又一日的微積累得以實現(xiàn)。
感謝弘丹老師和點評官們的指導和陪伴,感恩與各位小伙伴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