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司考報名的截止,解憂信箱收到很多學弟學妹的來信咨詢,司考和考研能不能同時準備? 司考是從事法律工作的敲門磚,是將法律作為終身職業的一項重要考試,同時考研更是提升自己學識水平、獲得廣闊發展前景的重要平臺,兩個考試對每個立志從事法律行業的同學具有重要意義,那到底該不該同時準備,能不能同時準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權衡的問題。
為幫助有志于法律行業的的學弟學妹更好地同時備考司考和考研,我們邀請了在2017年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并成功考研的小長學姐為大家支招如何高效備戰2018年司考和考研。后文附上了小長學姐分享司考&考研經驗的原創文章《司考&考研—無問西東,自成芳華》(原載于公眾號“燕山絮語”),相信對大家備考司考和考研大有裨益。
一、講座預告
小長學姐
?嘉賓介紹:
寧波大學2014級法學專業,2017年9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390分),同年順利考取華東師范大學法學碩士,初試成績排名第三。
?講座時間:
2018.7.15(周日)晚上 9:30-10:00
主題:如何同時高效準備司考和考研?
地點:微信群語音分享
——9:30~9:40 主題分享(語音、圖片、文字等方式)
——9:40~10:00 互動答疑
提綱:
考研與司考的沖突與協調
考研備考的策略與方法
目標院校、專業的衡量與確定
信息、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復習計劃的安排與目標設定
注意:
1.為保證聽課效果,主題分享時全部禁言;
2.互動答疑時嘉賓可能會忽略一些不清晰的問題,敬請諒解!
報名方式:
關注本公眾賬號(保研路上),添加微信chungxu126****,備注“昵稱/姓名-學校-專業-年級-司考考研,按照操作進群~
歡迎大家在文章底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精選出共性問題請講座嘉賓為大家解答。
二、干貨分享
司考&考研——無問西東,自成芳華
“如果當時沒有做這樣的選擇,現在的我會是什么樣子?”這是我這三天等待考研復試結果時不時會想起的問題。
我,一名法學專業的應屆生,本科寧波大學,一所非985和211的“雙一流”建設高校。2017年9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390分),同年10月開始備考華東師范大學法學碩士,初試成績排名第3,現已通過復試被錄取。
因為奇妙的緣分,能讓我非常有幸地借這個公眾號平臺,分享過去一年的司考&考研的備考體驗。
“司考(現稱“法考”)和考研能否兼顧?”“先考研還是先司考?”這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法學本科生都會面臨的問題。其實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以下的經驗之談也只是我的個人角度,大家做個參考即可。
司考篇
我準備司考的時間是比較零碎的,大三下還有幾節課,3月至6月的時間除了課業,還兼著學生工作(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真正完全閉關的時間是從7月,不足三月。盡管不是高分,但對我來說也已足夠。
3月底~6月 第一輪復習
6月 準備期末考試
7月~7月底 第二輪復習(真正備考開始)
8月~9月中旬 查漏補缺
1資料選擇
“司考要買什么老師的書?”這個問題在知乎和各類經驗帖中一搜就有。我個人比較懶,直接買了瑞達的學習包(798元),后續又買了其他老師精講階段的書:鄢夢萱的商經,戴鵬的民訴。因為我覺得李晗講的偏記憶技巧,前期希望有老師把知識點講透一點,后期可以用李晗,商經的考點記住就賺,否則樸素的法學素養也很難派上用場。戴鵬講的很有趣,時不時有段子,會讓你在6月前的聽課不是那么無聊。但韓心怡17年押題很準,知識點講的也不錯,可以考慮。總的來說,7月以后的復習個人認為還是不要太深究,回到記憶的重心,達到360的線。
因此我的****備考資料推薦是:刑法柏浪濤(17年開始出題人換了,相比鳳科大帝的思路,柏更合適點)民法鐘秀勇,行政法徐金桂,商經鄢夢萱(后期記憶可李晗),三國楊帆,民訴戴鵬或韓心怡,刑訴向高甲(楊雄的130表很全,但很難記),理論法、卷四可以宋光明(有人說白斌也不錯)。
2學習方法
方法因人而異,有些同學有整理錯題集的習慣,也有一些同學會隨身攜帶空白的卡片方便記錄知識點,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并堅持下去,就能有所成效。我個人在6月前把八門課基本過了一遍,主要方法就是每天交替看2—3門課視頻,看講義,配合做題,隔一段時間回顧知識點。如果長時間學習一門科目,人會產生疲倦感,適當調節可以讓大腦保持興奮,而且考試也是幾門放在一起考。
首先,民刑作為重頭,花的時間也最久。對于這兩科,理解比死記硬背更重要,拿正常分數不難,拿高分很難,如果是想司考高分的,在前期一定把基礎夯實,越到后期越要適當減少學習時間,把時間分配給三國、兩訴等科目。
第二,卷一的分數一定盡可能多拿,三國法跟著楊帆老師(學有余力的同學可在零碎時間看看各位老師的微博,每天會有知識點和題目的整理),法治理念和法制史就不多說了,商經前期理解,后期輸出記憶+做題能力。
第三,多做真題,提高做題速度。在各種金題沖刺題中,真題是最具有研究價值的,可以幫助你將知識點和易錯點關聯起來。我的閱讀速度還是OK的,所以在這方面基本沒什么障礙,平時速度的慢的同學在保證準確率的情形下要著重提高速度。
第四,7月中旬開始訓練卷四。把視頻里的套路技巧學的差不多后,每天或隔一天寫一道主觀題,可以在某寶買專用的答題紙,或者常見的方格紙,寫的時候感受一下卷面,字間距,整體的視覺。最開始的時候我會抄一遍參考答案,后來做過三四道題后就開始只歸納要點了。第一題用的時間不能太長,因為考試的格子也只夠四五百字,要多給后面的案例分析留時間。
第五,重點內容反復背。這一點真的很重要!大腦都是有記憶遺忘曲線的,我的備考在這點上沒有做的很好,前期零散,后期動力足但任務重,只能多挑西瓜,很多點的理解記憶都比較模糊。但司考的選擇題是你一個點記憶不準確,其他考點正確了這道題也做錯,所以一定要多記多區分多回憶!讓自己的大腦變成記憶面包!
建議復習順序:前期刑法民法吃透→刑訴/民訴→民訴/刑訴→行政法→商經→三國→理論
卷四答題紙樣式(百度云):https://pan.baidu.com/s/1Ir2WUWftJ5MjTqjThwb3lg
3減壓方式
復習階段難免會出現焦慮、失落和自我懷疑,每個人都有壓力爆棚的時期。我的減壓方式很簡單,看不進書的時候出去繞著閱覽室走走,或者和朋友約一頓飯,讓眼睛和大腦得到放松,味覺得到滿足。暑期在家備考,我每兩天去游一次泳,每次一小時,800—1000米不等,減少因長久的坐姿導致的頸椎酸痛;早上六點起床跑步,每周2—3次,保證復習后期階段的體力和增強抵抗力。當然去健身房鍛煉、散步、瑜伽也都是很好的減壓方式,總之一定要勞逸結合。
司考的體驗就寫到這里,只要備考的你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進去,相信都會有一張不錯的答卷。說實話,相比司考,考研對我來說更有體會,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考研篇
“****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注定單槍匹馬。****”
司考結束的當晚,我刷了兩小時的手機,下單了考研書籍。不是出于執念,只是在一點一點思量后,覺得還是需要一些知識和能力的積淀。做咸魚太久,會讓心永遠躺在舒適區。“再堅持三個月。”這是我對自己的心理暗示,也是在這條路上的內心支柱。
我接下來的分享也許不適用每個人,但希望能給目前處于糾結期或備考初期的你們一點幫助。
1院校和專業選擇
考研我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擇校,院校的目標決定了努力的方向和程度。
以我個人來說,我是浙江省內的,對未來的工作城市選擇也是省內或者上海,但省內只有一所浙大,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上海的高校上。華政是當之無愧的政法院校,但報錄比的居高不下,初試范圍和資料厚度讓我猶豫了很久。盡管可以避開民商法、刑法等熱門學科,法律碩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我對自己的復習周期還是缺乏信心。于是,我把目光轉向了華政以外的高校,目前同時是985、211、雙一流的高校只有復旦、交大、同濟和華師大。由于備考時間緊張,我直接把前三所排除了。華師大的法學院2016年才撤系建院,雖有張志銘、錢葉六、田雷、吳澤勇等在各領域有影響力的學者教授,但還是比較年輕,而且今年是按法學大類招生,入學后再師生互選確定專業方向,初試的考查范圍只有法理學、民法和刑法,招生人數20人,除掉推免,全國還剩下12個名額。華師的綜合實力和考試的回報比對我來說性價比真的很不錯。當然,上海大學的法學、上海海事大學的海商法、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法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關于專業的選擇,可能不少同學會糾結是讀法學碩士還是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又會糾結哪個專業方向。通俗地講,法學碩士也就是“學碩”,就是學民商法、經濟法等,讀三年;法律碩士就是“專碩”,分法學本科和非法學本科,讀兩年或兩年半,學的東西和大學的時候差不多。目前,隨著法學專業人數的劇增,一些知名律所或法檢的招考門檻會對法律碩士做出一些限制,“含金量”可能不如學碩,但其實影響不是很大。另外,一些學校報考法學碩士如果復試表現略差,還有機會調到本校的法律碩士,算是有一道保險。如果是想從事律師行業的,考不考研其實關系不大,如果要考就要選好城市學校和專業方向(別問我為什么,大家都懂的~);如果考公務員,心態放平的話也可不糾結名校,畢竟招考的時候只有學歷的要求。
院校信息方面,可以去學校招生官網查看招生目錄、考試范圍,尤其要關注的是招生人數和歷年報錄比(估量自己考上的可能性)。
推薦一個APP:考研幫,上面會有各所學校的研友分享經驗(比如教材選擇、復試經驗、公共課資料等)
總的來說,我覺得院校專業的選擇,要立足于對自身的判斷和未來的職業規劃。
有至少一年備考時間,本科基礎好,學術能力強/有名校情結或未實現夢想,想拼一次→五院四系
有意向工作城市,對院校不是很挑剔→意向工作城市有無心儀名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名校(畢業后相對有競爭力)
司考兼顧考研,備考周期短,本科基礎不錯,老家省內→江浙滬高校
司考兼顧考研,本科基礎一般→可以考慮本校
沒有意向工作崗位、城市和戀家情結→隨心!
(這里打個廣告,寧波大學法學院在浙江省的實力名氣還是很棒的!法學是國家特色專業,經濟法是國家精品課程,民商法是浙江省第一個民商法碩士點等,而且去年學校被評上“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實力在不斷提升,今年一志愿報考情況火熱未來趨勢~肯定一路看好)
2各科書目和學習方法
考研分學碩和專碩,公共課的英語一和英語二在難度上會有區別,但法學的學碩和專碩都是英語一。
1****專業課
法碩有統一的教材,可直接在網上或書店買,學碩需要自己去看這個學校的專業教材或淘寶搜索筆記真題(淘寶是萬能的!)。中政、華政等學校都有學長學姐出的筆記材料,是對教材精華的壓縮,可以擇一購買。
我的備考方法是:首先對考試題型(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和分值進行準確的了解。第二,通讀一遍筆記資料,不是簡單的看,拿一張白紙(假裝自己是出題人)在紙上寫下你認為的命題點和出題方式。舉個例子,法理學的正當法律程序→含義可能考名詞解釋,程序的價值可能考簡答或論述,一輪下來,把不必要的內容剔除出去。第三,開始第二輪、第三輪復習,反復看筆記。每天復習一章或一節知識點(可在紙上寫名詞,合上書回憶,直到你能看到緩刑、假釋等名詞可以完整清晰地在腦海里形成“骨骼血肉”為止)。必要時可以自己模擬一下。
切忌:每次翻開書都從第一頁第一章開始看;每次都通讀全書不抓重點。
2****英語一
英語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臨時抱佛腳只適用英語大小作文,在這先安利一下資料。
朱偉《戀練有詞》(綠色的),必選~不僅幫忙解決考研詞匯,還講解長難句,刷完1—2遍后會發現自己看閱讀變得省力很多(這是針對大多數人,學霸不在此列),上課視頻搜一下百度云就有(后文會把鏈接分享)。如果詞匯刷完不過癮,可以再跟他的一本《詞組背多分》。
張劍的真題黃皮書,可以自己選擇買近五年或近十年的,這是了解英語考試最直接的方式。
長難句方面有人推薦何凱文的書,但我買來后就看了幾頁,因為全去聽朱偉的課培養長難句閱讀的語感了。后期11月的時候又買了朱偉的題源報刊(精講30篇),每天一篇。
作文有大小作文,學霸學習行文思路,整理成自己的作文套路;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同學就稍作改動,背好幾篇模板就OK了,朱偉的小黃書和王江濤的(但他書好像有100還是120篇范文)都不錯,大家可以自己去網上找資源試聽。
3****政治
如果是文科生,政治不需要太早開始看(高中底子還在)。如果是對自己不自信的同學,3、4月份開始可以聽聽徐濤的精講課,打好理解這關。我是十月國慶后肖秀榮的精講到了之后才開始看的,看完大概三周,邊看邊做他的1000題。精講書至少刷個兩遍。可能有人說怕來不及,其實不要慌,刷1000題是為了把你看過的知識點轉化成做題的能力,知道考試可能怎么考。歷年的真題我基本沒碰過(這是一個不好的“榜樣”),11月中以后直接做“肖四”“肖八”了。
作為最后18天才開始背政治主觀題的本人,在比較和試用了各種資料后,覺得徐濤的小黃書很不錯!2018考研五道大題命題角度全部押中。老肖的肖四出來的太晚了,而且內容太多,不方便記憶。進入12月,我們肯定是要把重心放到專業課上的,肖四的出版日期很讓人抓狂(盡管差不多人手一本)。在那兩周多的時間里,我利用每天中晚飯后的半小時到四十分鐘進行背誦,然后去午睡或者看專業課,最后考前小黃書里的答案差不多已理解性記憶了兩遍,考前兩天打印了一張政治答題卷,按照考試時間和要求模擬了一次,over。
(PS:背之前聽一下他的網上押題班,會劃必背重點段落和句子,嗯百度云也是萬能的)
****最后,貼一下我自己整理的百度云資源:****
①朱偉2018戀練有詞:http://dwz.cn/7ERckH
②朱偉2018詞組背多分:https://pan.baidu.com/s/1DKg5075VYcK7mQ6oeqO3wQ
③政治英語沖刺講義系列:https://pan.baidu.com/s/1_Wfltz9s5eFbjtzoXJe3vA
④王江濤英語:http://dwz.cn/7ERo52
⑤李玉枝完型和新題型:http://dwz.cn/7ERlDx
3考試心態和技巧
有人說,考研就像在黑暗里洗衣服,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洗得干不干凈,但你只能一直洗一直洗,等到陽光照進來的時候,你才能看到一直以來拼命的結果。但很多人是等不到陽光照進來的時候的,外界有太多的干擾因素、機遇、誘惑,堅持與否,沒有好壞之分,只求日后無愧于心,即可。
如果說司考和考研有什么技巧的話,只有一點:遠離手機。手機會無形中侵占我們的時間,讓我們的學習時間碎片化,注意力無法達到高度集中,把光陰虛度得好像很真實。有些朋友會選擇卸載微信、微博,這是他們的方式,而我會選擇不帶手機出門。特別是在12月后,早出晚歸,手機只是我晚上回寢室后接收消息和睡前放松的工具。雖然校團委學生工作的聯系總是斷不掉,但每天還是能保證8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不過專心考研的同學最好還是不要參加學科競賽或者學生工作了,即使做到兼顧也還是會分散心力!)
另外,心態的調整是必然的。我也有過想放棄的感覺,看不進書就跑到圖書館外給家里打電話,發發牢騷,好好睡一覺起來,又是新的一天。實在不行,就去操場上跑幾圈,用身體的疲憊緩解心態的疲倦。
結 語
司考和考研能否兼顧,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問題,選擇前者或后者抑或其他,聽從我們的內心就好。如果暫時下不了決心,不妨先選擇一條道路,全力以赴,也許在某一天,就能豁然開朗。
我們都在強大的現實面前小心翼翼默默努力,可我們都還有一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我相信正確的方向,勤奮的價值,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和二八定律。人民日報公眾號曾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看似粗糙地遲鈍地麻木地堅持,卻仍是不停止,不放棄,就算臉上全是淚,也悶著頭固執向前。然后,那些艱難,不知何時,就真的過去了。”
所以,正在備考的各位,不必擔心,輕松一點,堅持的久一點,再難的都會過去,日后都能笑的說出來。
青春無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關鍵是,你要挺住,不要停。
本文原載于公眾號“****燕山絮語****”,歡迎關注
點擊****關鍵詞****看我們分享的保研干貨
合集 | 你所遇到的80%的保研問題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