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的原則
任弼時同志的整個生活里滲透著原則性他曾住在北岳的一個村莊里,村
外是稻田。田里小徑縱橫,有近路也有遠路。有一次出門,警衛員建議他走近路。他走近路不會踏壞莊稼?同志,要注意,我們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損害群眾的 利益。”他在北京養病的時候,常到景山散步。警衛員同志建議他從一個較近的小門進 去,但這個小門上著“游人止步”的牌子,他拒絕了這個善意的建議,說:“這是 園里的制度,我們不能破壞。如果需要這樣做,也要先和人家商量,得到允許才行 。”弼時同志的妹妹從湖南到北京來看他,臨走時,請時同志寫封信給湖南 丈夫介紹一份工作。弼時同志想了想,覺得這樣做不合組織原則,斷然拒絕了他妹妹的要求 。
任弼時同志的生活十分樸素。他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問題,但是,對于同志們的事情 ,卻照顧的很周到。他住的房子臨著大街,車馬喧鬧,很不宜于休養。同志們替他選 了一個比較適宜的房子,建議他搬進去。他說:“那個房子駐著一個機美,而我是 一個人,怎么能以一個人牽動一個機關呢?”同志們又建議幫他買個合適一些的房子 。他說:“買房子要花錢,又要辦手續,麻煩得很,還是住這個房子吧。”一直到他逝世,房子始終沒有調過來。公家發了東西,弼時同志總要問問照顧他的同志,是公家按 制度發的,還是同志們特別要求的。如果是按制度發的,他就不說話了;如果是同志
特別要求的,他就要耐心地批評。他說:“凡事不能超過制度,我們一絲一毫不 能特殊。”
但是,在另一方面,對于一起工作的同志們
,弼時同志卻照顧得無微不至 。他經常詢問警衛員同志吃得怎樣,伙食要管理得好一些,給他們想些改善生活的辦法 。他經常詢間同志們的學習情況,送給他們一些學習指導書、并在上面題了勉勵學習 的字句。許多和他起工作的同志說:“弼時同志相貌威武,好像是個非常嚴肅的人 。但是,相處幾天以后,這種印象就完全變了。他和藹可親,愿意幫助你解決一切 問題,就和一個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