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
唐山 [táng shān]
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于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業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
截至2016年,唐山市下轄7區、5縣、2縣級市,戶籍總人口759.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06.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9.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411.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96.0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0617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9.5:54.1:36.4。[1]
唐山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榮譽。曾于1991年成功舉辦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運動會,并于201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
中文名稱
唐山
外文名稱
Tangshan
別名
唐、鳳凰城、北方瓷都等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河北省
下轄地區
7區、5縣、2縣級市
政府駐地
路北區西山道3號
電話區號
0315
郵政區碼
063000
地理位置
華北平原東部,燕山南麓,渤海灣北岸
面積
13,472平方公里
人口
759.6萬人(2016年戶籍總人口)
方言
冀魯官話-保唐片-薊遵小片/灤昌小片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清東陵、月坨島、青山關、潘家口、南湖濕地、灤州古城等
機場
唐山三女河機場
火車站
唐山站、唐山北站等
車牌代碼
冀B
行政代碼
130200
市樹
國槐
市花
月季
歷史沿革
唐山歷史悠久,早在4萬年前就有人類勞作生息。
商代屬孤竹國。
戰國為燕地。
漢代屬幽州。
清代分屬直隸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隸州。清光緒二年(1876年),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諧同美國礦師馬立斯到開平鎮勘測,勘察結果很好。唐廷樞向李鴻章報告,認為要雇用洋匠,采用西法,開采煤鐵,大有作為。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主持開平煤礦的開采工作。因而當年建立開平礦務局,在橋頭屯買地造房,購置機器。隨著煤礦的發展,人口增多,商賈繁盛,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
民國元年(1912年),政區建制均襲清制,民國十七年(1929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1月28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鑒于唐山具有經濟、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明令唐山設市,初稱“唐山市政府”,后改稱“唐山市公署”,日本宣布投降后,駐北平的國民黨派員接收日偽政權,設置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員會第132二次會議通過唐山設市,同年5月5日,唐山市政府成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
1949年10月,唐山市劃分為12個區,唐山專區轄13個縣(臨榆、撫寧、遷安、遷西、灤縣、灤南、昌黎、盧龍、豐潤、豐南、玉田、遵化、樂亭)。
1950年5月,一、五區合并為一區,十一、十二區合并為五區,撤銷七、八、九、十區合并為七區。1951年7月11日,設立八區。1952年7月,設立九區、十區。
1954年7月,撤銷灤南縣,并入灤縣;撤銷豐南縣,并入豐潤縣、灤縣,豐潤縣政府遷至胥各莊;撤銷臨榆縣,并入撫寧縣、秦皇島市。
1955年3月25日,一、四區合并為路北區;二、六區合并為路南區;三、八區合并為碑子院區;九、十區合并為洼里區;五區更名為缸窯區,七區更名為東礦區。
1956年10月8日,路北區、路南區合并為市區;碑子院區、洼里區合并為郊區;東礦區更名為礦區;撤銷缸窯區,并入郊區、市區。
1958年4月28日,撤銷通縣專區,原屬的平谷、薊縣、三河、香河4縣和大廠回族自治縣劃歸唐山專區;天津專署的寧河、寶坻2縣劃歸唐山專區。唐山、秦皇島2市劃歸唐山專署領導。6月28日,唐山專區駐地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10月20日,平谷縣劃歸北京市。12月20日,撤銷三河縣,并入薊縣;撤銷寧河縣,并入天津市、玉田縣;撤銷豐潤縣,并入唐山市(設立豐潤區)、玉田縣、樂亭縣;撤銷灤縣,并入唐山市(設立灤州區)、樂亭縣;撤銷遷西縣,并入遷安縣、遵化縣;撤銷盧龍縣,并入昌黎縣、遷安縣;撤銷撫寧縣并入秦皇島市、昌黎縣;撤銷香河縣,并入寶坻縣。
1959年1月5日,撤銷市區、郊區、礦區,設立西山區、大洪橋區、開平區、東礦區。10月8日,柏各莊農場改為柏各莊區,屬唐山市。
1960年1月7日,撤銷灤州區、豐潤區,設立灤縣、豐潤縣,屬唐山市。4月2日,撤銷唐山專區,其遷安、昌黎、樂亭、寶坻、薊縣、遵化7縣和秦皇島市劃歸唐山市。4月21日,寶坻縣、薊縣劃歸天津市;天津市漢沽區劃歸唐山市。5月10日,撤銷郊區,并入市區、東礦區。5月26日,撤銷漢沽區,設立漢沽市,由唐山市領導。
1961年5月,恢復唐山專區,唐山市改由唐山專署領導,恢復遷西、盧龍、撫寧、豐南、寧河5個縣。
1962年1月,撤銷市區,設立西山、路南、河濱、開平4個區。
1962年8月1日,寧河縣劃歸天津專區。
1962年10月20日,恢復灤南縣,漢沽市撤市改區劃歸天津市。
1963年4月7日,撤銷西山區、河濱區,設立路北區。
1966年7月27日,撤銷開平區,設立郊區。
1968年1月6日,唐山專區改為唐山地區。
1978年3月11日,唐山地區的唐山市改為省轄市。同年9月23日,設立開灤工農新區。
1980年2月4日,撤銷開灤工農新區,并入郊區、東礦區。3月17日郊區更名為開平區。8月27日設立新區。
1982年9月12日,撤銷柏各莊農墾區,設立唐海縣,1983年12月1日正式掛牌。
1983年3月3日,撤銷唐山地區,豐潤、豐南、灤縣、灤南、玉田、遵化、遷安、遷西、唐海9個縣劃歸唐山市,秦皇島市改為省轄市,原唐山地區的撫寧、昌黎、盧龍、樂亭4個縣劃歸秦皇島市,同年5月5日,秦皇島市的樂亭縣劃歸唐山市。
1984年7月12日,唐山市市轄區小范圍調整,原以京山鐵路為界的路南區與路北區調整為以新華道為界。
1984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準唐山市為全國13個“較大城市”之一。[2]
1992年2月17日,撤銷遵化縣,設立遵化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4年4月5日,撤銷豐南縣,設立豐南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5年1月11日,東礦區更名為古冶區。
1996年10月10日,撤銷遷安縣,設立遷安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2002年2月1日,撤銷豐南市,設立豐南區;撤銷豐潤縣、新區,設立豐潤區。
2012年7月11日,撤銷唐海縣,設立曹妃甸區。
唐山市行政區劃
行政區 面積(km2) 郵政區碼 駐地 行政代碼
路南區
063000
學院南路街道新華西道68號
130202
路北區
67
063000
喬屯街道新華東道55號
130203
古冶區
253
063100
京華街道京山道中段
130204
開平區
251
063000
開平街道新苑路2號
130205
豐南區
1568
063300
胥各莊街道正苑大街9號
130207
豐潤區
1334
064000
太平路街道幸福道32號
130208
曹妃甸區
1944
063200
唐海鎮墾豐大街23號
130209
灤縣
1053
063700
灤河街道灤河西路3號
130223
灤南縣
1270
063500
友誼路街道崇法大街6號
130224
樂亭縣
1308
063600
樂安街道東大街3號
130225
遷西縣
1439
064300
栗鄉街道景忠東街21號
130227
玉田縣
1165
064100
無終街道北環西路1199號
130228
遵化市
1521
064200
遵化鎮海都道2號
130281
遷安市
13345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唐山地處渤海灣中心地帶。位于河北省東部,東經11 7°31’—11 9°19’,北緯38°55’—40°28’,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毗鄰,南臨渤海,北依燕山隔長城與承德市相望,東西長約130千米,南北寬約150千米,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東至秦皇島125千米,南距渤海40千米,西南至天津108千米,至省會石家莊366千米,西北至北京154千米。[4]
地形地貌
唐山市位居燕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自西、西北向東及東南趨向平緩,直至沿海。北部和東北部多山,海拔在300—600米之間;中部為燕山山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南部和西部為濱海鹽堿地和洼地草泊,海拔在15米至10米以下。 唐山境內最高峰是青山關八面峰,海拔842米,此峰山勢險峻陡峭,主峰突出,還有建筑獨特的監獄樓、造型獨特的七十二券樓。[5]
氣候特征
唐山市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春季風多雨少,蒸發量大,空氣干燥,多旱。回暖快,一般年份3月下旬聞初雷。夏季高溫高濕,雨水集中,多暴雨、冰雹、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秋季多晴好天氣,氣溫變化大,降溫快,風速小,空氣清爽。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盛刮西到西北風。[5]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唐山市土地總面積約142.86萬公頃。農用地約88.73萬公頃,其中耕地57.05萬公頃,園地12.78萬公頃,牧草地7.49萬公頃,林地11.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1.75%。[6]
海洋資源
沿海陸域海岸線長229.7千米,灘涂面積125萬畝,沿海未利用土地1173平方千米,近海海域面積3492.5平方千米,其中潮間道829.1平方千米,淺海水域2663.4平方千米。[6]
礦產資源
唐山市礦產資源品種非常齊全,已發現并探明儲量的礦藏有50余種。
(一)金屬礦產:唐山市蘊藏著豐富的鐵礦資源,其保有量62億噸,次于鞍山,多于攀枝花,為國家三大鐵礦集中區之一,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金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遵化、遷西兩縣。金礦開采歷史悠久。相傳唐代高句麗人就在金廠峪一帶挖金,清朝末年遷西金廠峪已是國內三大金礦產地之一。群眾采金從未間斷,已探的唐山地區黃金儲量78543公斤。唐山市含錳地層為長城系高于莊組的中下部,儲量達21.37萬噸。另外,唐山還有銀礦、銅礦、鋁土礦、鉬礦、錫礦、汞礦等多種金屬礦產。
(二)非金屬礦產:唐山地下蘊藏非金屬礦主要有石灰巖、白云巖、石英砂巖、耐火粘土、鐵礬土、油石、柘榴石、石墨、油泡石粘土等。[6]
植物資源
唐山轄區內植物種類繁多,北部山區盛產板栗、核桃、蘋果、紅果等干鮮果品,“京東板栗”馳名中外,林木資源豐富;中部平原盛產玉米、小麥、水稻、花生等農副產品,素有“冀東糧倉”之美譽據文獻記載,兩三千年之前燕山山地林叢遍野,松柏濤濤,原始森林茂密,南麓棗、栗、榛等野生經濟林樹種密布。樹木種類有47科、67屬、133種,果樹為8科、12屬、22種。唐山市有天然草場67.52萬畝,其他草地312.2萬畝,2005年可產鮮草120724.3萬公斤,可載標準畜51.8萬個羊單位。唐山市野生藥材種類繁多,資源蘊藏量較豐富。解放后歷次普查資源統計,植物藥材隸屬123科194種。野生食用菌、淡水藻類、海水藻類品種繁多、分布廣泛。[6]
動物資源
唐山良好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為多種野生動物繁衍、棲息創造了條件。獸類有虎、豹、熊、豺、狼、獾、鹿、獐、狍、猴、猿、狐、貍、貉、兔、獺、紫貂、黃羊、野豬、鼠、黃鼠狼、臊鼠、松鼠、香鼠、鼢鼠、刺猬等。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資源遭到破壞,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虎、豹、黑熊、鹿、猴子等野生動物先后絕跡。爬行類以無蹼壁虎分布最廣,其次為水塘中的鱉及各種無毒蛇類;兩棲動物以花背蟾蜍、青蛙為主。唐山地區瀕臨渤海,河流眾多,近水地區森林茂密,草木繁盛,不單是多種留鳥的終年棲息地,也是多種候鳥的中轉站,多種鳥類達200多種。唐山市淡水魚有16科46種屬。海洋動物種類也較為豐富。[6]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唐山市戶籍總人口759.6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4.7萬人。其中,男性384.4萬人,女性375.2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2.5:100.0。全年出生人口10.2萬人,出生率為13.45‰;死亡人口3.6萬人,死亡率為4.7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1‰。[1]
民族
唐山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截至2016年底有滿、回、壯、蒙古等52個少數民族成份,324869人,占唐山市總人口784.4萬的4.3%。有民族鄉3個,少數民族占主體的鎮2個(均分布在遵化市),民族村175個(分布在除路北區以外的其它13個縣(市)區。其中,滿族村146個、回族村28個、滿回聯合村1個)。
少數民族人口超萬人的縣(市)區有:遵化市、玉田縣、豐潤區、路北區、豐南區、遷安市、灤南縣、遷西縣、灤縣。[7]
經濟概況
綜述
2016年,唐山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306.2億元,比2015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99.0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411.2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2296.0億元,增長10.2%。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0617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137美元),增長6.2%。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0990元/人,比2015年提高7.1%。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15年的9.3:55.1:35.6調整為9.5:54.1:36.4。沿海增長極、中心城市、縣域經濟三大經濟板塊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570.5億元、2369.7億元、3366.0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8.0%、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