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本書,
它用故事的敘述,詼諧的語言,
獨特的觀點,免費的呈現,
你說我能不讀嗎?
確實,我無法抗拒、
不能抵擋《明朝那些事兒》
給我的思想沖擊。
讀《明朝》不是說我能學到什么知識,
獲得什么啟發,
而是我一直都有用碎片化時間來讀書的習慣。
當初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天山系列”就是這樣看過的。
雖然文字已忘得七七八八,
但是錚錚鐵骨的俠氣早已融入心靈。
現在,當碎片化的時間
在落霞與孤鶩齊飛時
恰恰遇到了《明朝》,
于是一切來的剛剛好,
所有這些剛剛好的不期而遇,
應該是命運剛剛好安排的久別重逢。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與疏狂。
通讀《明朝》,我看到了人性真實的一面,
庖丁解牛看,濃縮為兩個字“利益”。
利益的存在孕育了靖難之役,
利益的存在出現了奪門之變,
利益的存在催生了大禮議事件等等。
當年明月在整部書中,
反復用故事論告訴我們,
人性真實的一面是本能的“需要”,
而“需要”需要利益去填充,
當利益出現爭端時,
就是風起云涌時,
深刻而又令人感受到殘酷。
以此審視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
在不觸碰利益的前提下,
我們存異存在,
一旦觸碰到利益,
那則是爆雷,
正當權益和不當權利都神圣不可侵犯。
往前一步都有可能是頭破血流收尾。
可怕,真的可怕,
無奈,確實無奈。
我們大都不是偉人,
偉人是以天下的利益為己任的,
我們基本都是平凡人,
以家人和自己的利益為己任,
這才是屬于我們的生活,
不能逃避也無法逃避。
能做的,最好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塑造滿足自己精神快感的價值觀。
價值觀這個東西,
不是說我一定要你認同我。
如同我活在我的世界里,
不是我就自以為是,
相反,
這種活著的姿態是以不阻礙他人為前提的。
我認為達到某種程度或某種狀態就可以了,
是因為剛剛好到這里,
能體驗到這個節點給予人的精神快感。
可是往往有人會提出來,
這樣的程度就是滿足嘛?
你是自我感覺良好吧!
當然不,
我追求的不是滿足,
也不是世俗化的成功。
我追求的是一種事物
或者一件事帶給我精神快感,
成功、榮譽、利益能帶來的不就是這些嘛。
所以我活在我的世界里,
我不去阻礙他人,
用一句古語來說,
是獨善其身,
如果能再給人帶來積極影響就更好了,
那則是兼濟天下。
以前的我,
很喜歡或者很希望去說服人家,
看了《明朝》后的我,
正在慢慢傾聽他人,
意見不一樣,OK沒關系,
我有我的立場,
你有你的姿態都行。
我過我的獨木橋,
你走你的陽關道,
咋們井水不犯河水。
一身能擘兩雕弧,
虜騎千重只似無。
通讀《明朝》,里面出現的人物,
都是極品中的極品,
而能讓我印象深刻的那個,
是極品中的極品的精品。
王守仁,陽明先生。
曾經,教科書介紹他時,
只是一頁紙中的一小段。
現在,深刻認識他后,
才明白他的思想影響卻是人類史上的一大段。
他創辦的“心學”屬主觀唯心主義,
和我的思想無縫契合。
剛剛好我的思想漸漸往主觀唯心傾斜。
詳情可看以前寫的
《我的信仰只值9塊9,還包郵》。
回顧王守仁這輩子,可以看出他
不畏強權,敬重皇權,
終其一生,格物窮志,
龍場悟道,給予世人,
慷慨四字,知行合一。
他用一生讓我徹底明白,
知是方向,行是努力,
二者若不合一,無法入道。
我萃取后,愈發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
方向不對,再努力,
做再多的事都是無用功。
寫到方向和努力,
我想起了江湖一直流傳的命題
“后生仔,年輕要多做點”。
年輕確實需要多做事,
但更重要是多學習,多反思。
而不是每天都忙忙碌碌過完,
就沒有然后了。
積極干,沒反思,沒學習,
你只是一個積極的齒輪。
年輕人,你不做多點事,
不是罪過,你只是想在有限的時間,
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當事情多了,
你還有時間嘛?
做完事情了,你還能頭腦清醒總結反思嘛?
職場之上,不要怕事,更不要怕麻煩。
但重復的無用功多了,
你要懂得選擇,懂得取舍,
你的方向要選對,路走錯了,
要及時止損,
走到正確的方向。
年輕人你要適當的停一停,
即使受到外界的干擾,
也要堅信
你的珍貴,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聽從你心,
盡責盡職,學思結合。
這種學習反思
會讓你后面遇到不一樣的領域
或者不一樣的事情時,
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不至于驚慌失措,茫然迷失。
會讓你后面遇到不一樣的領域
或者不一樣的事情時,
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奮勇向前。
你的不做事,只是短暫的按下努力的停止鍵,
休息片刻,你將可以走更長的路,
走正確方向的路。
逐夏繁燈紅滋味,
過陽千明綠無憂。
嘗遍世間百態或未嘗過都無所謂,
只愿陽光辣眼時,
還有一席綠蔭為我們遮憂。
最后,用一段看過的話,總結我的態度。
“很多事情的走向,
和命運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是一樣的,
我們無法掌控太多的東西。
也許唯一能左右的,
是我們的那顆不肯安分的心,
讓我們不肯輕易就被生活招安,
自動降下白旗,
不愿茍且于
隨波逐流與渾渾噩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