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約了設計師談櫥柜裝修的細節,所以很不好意思這么晚才分享本周的投資理財篇,今天我們聊聊P2P:
P2P的全程是Peer to Peer,指個人之間的互相借貸,P2B的全程是Peer to Business(Person to Business),指個人向企業投資、放貸。
簡而言之,無論是P2P還是P2B,都是一種債權關系。
由于是債權關系,所以作為個人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能夠在指定時間內安全地收回本息,且收益率可觀。下面就從安全性和收益率兩方面聊聊如何挑選P2P平臺:
1、看平臺資質
進入官網,可以看到平臺的自我介紹,如“關于我們”,我們可以查看三證是否齊全(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然后登陸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gsxt.saic.gov.cn/),根據公司名稱或注冊號,并選擇公司注冊地,即可查詢該公司是否進行了合法的登記注冊,以及公司的基本信息是否與營業執照一致。
組織機構代碼可以到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http://www.nacao.org.cn/)進行查詢核實。想要查詢公司股東等司法糾紛方面的信息,可以查詢網址: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
如果發現平臺三證不全、不一致,或者股東、合作機構官司纏身,被判決賠償,這樣的平臺就得遠離了。
2、看團隊人員
團隊中比較重要的是總經理(首席執行官)、首席風險官(風控部負責人)、首席技術官(技術團隊負責人),平臺網站會對這三類關鍵人物進行介紹,我們要對網站的介紹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核實,如果發現不符就要警惕了。
3、看合作機構
很多平臺會會號稱與某某著名機構合作,或者號稱是在某某著名集團公司或者上司公司旗下的,我們要去核實。一種方法是,直接打電話給所謂的合作機構,詢問合作關系;另一種方法是,以投訴的方式去向某某集團公司要求索賠;這樣一查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4、看平臺曝光度
通過搜索引擎查看網上關于該平臺的信息,這里一定要注意甄別是否是水軍發的帖子。
5、登門拜訪
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根據公司網站提供的地址去登門核實。
6、體驗客服和App軟件
撥打客服電話,詢問一些問題,看客服回答問題的專業性來判別平臺的水準;下載平臺App,查看網站及App軟件的美觀度、可操作性等細節問題,如果很粗糙的話,建議也不要選擇。
如果以上步驟都嘗試過了,而且沒有問題,那么我們就要看收益率啦。
切記:選擇年化收益率不大于15%的平臺,一般是在8%-15%之間,因為太高平臺成本風險會偏高,太低我們也沒必要冒險去投資。
本人投資P2P平臺近3年,選擇的平臺年化收益率在8%-15%之間,以12%的居多;投資金額占比從原先的80%(一開始比較冒進,別學我)到現在的10%,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當前有更穩健的方式獲得15%及以上的收益率,所以就降低了在P2P上面的投資,10%的占比是為了資金有個合理的配比;
第二點:未來P2P仍會有大量的倒閉,會有一次大洗牌,估計到今年年底存活下來的只有當前數量的1%,所以不想冒這個險。
最后,一定會有小伙伴想問我當前投資了哪些P2P平臺,或者讓我推薦可靠的P2P平臺,為了免去打廣告的嫌疑(其實我也不想打廣告),所以有興趣的可以私下聯系我。
舍得為自己投資,才能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