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句話在我的腦海里遲遲不肯退去。
本電影講述了從大唐的盛世到了衰落從各個詩人的 少年到青年,最后到老年到衰亡。而這里最大的衰弱點,正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造反。讓繁華的長安一下子變成了人間的煉獄。
情節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影片通過高適與李白的交往、高適與太監的相處等,刻畫出了不同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能夠更好地理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戰斗場景中展現了大唐軍隊的英勇頑強,讓觀眾在感受到唐朝文化的底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國古代軍人的英雄氣概。
高適和李白有著深厚的友情,兩人同樣能書善畫,有勇有謀,可最后的結局卻不一樣。李白一生泛濫,不清游山玩水,寫下了無數詩情豪邁的作品整天與王維,王昌齡,賀知章等人吟詩作賦,好不自在。甚至被皇上親自下詔叫到長安為他賞識。晚年黃河邊上寫下了將進酒這首豪邁的詩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到了安史之亂時因為分不清好壞加入了叛軍的隊伍,被拉往夜郎流放之時,受到皇上的大赦而重獲自由。在路過白帝城時,寫下了那句讓人心曠神怡的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
而高氏從來不和李白一樣,整天吟詩作賦,而是在家里勤奮好學,不斷的練習著自己的武藝,將來為報效國家而準備。事實也的確如此,在安史之亂當中,主要的功臣一位是郭子儀,另一位則是高適。高適他英勇無敵,有勇有謀。用可以向前沖鋒陷陣的敵軍之中去對面首領的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在謀中想到甕中捉鱉釜底抽薪這兩個妙計聯合前來支援的另一位將軍實行了包抄之際,完美的殲滅了七萬大軍。
他們倆的友情十分的深厚,不管是當初約好的一年之約,還是李白當上了大官,向高氏發出信件,讓高適過來幫高適升職,或是李白在逃難時碰上高適,高適拼死相助等等。從這些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友誼十分的深厚,是常人不可打破的。
雖然影片有三個小時左右,可是我看完時還是依依不舍,仍然收不回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