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學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個故事,讓我至今記憶深刻。
兩位新同學因為打架被叫到了辦公室,班主任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對兩個人就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頓。兩個人都覺得很冤。問到兩個人為什么打架,甲說他一直斜著眼睛看我,我都忍了好多次了,他一直這樣。乙很委屈,眼淚一下就出來了:我眼睛本來就長得這樣,你讓我怎么看你!
班主任也傻眼了,不知孰是孰非。就這樣,甲認為乙一直斜視他是對他有意見,乙認為甲莫名其妙拳腳相加,自己比竇娥還冤。
這個故事曾經一段時間是我們講的一個笑話,可后來大家慢慢就懂得了這個故事里的道理了。
02
或許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上學的時候好不容易考了第一,自己高興的跟福利彩票中了三千萬一樣,自己身邊的朋友卻惦記著你小子是不是應該放放血請個客什么的。上班的時候自己下了血本買了自己喜歡的一套衣服,穿著第一天上班,結果沒有同事看到這個是什么牌子,更別說關注是不是好看了。此時帶來的失落和郁悶可能要遠遠大于這個事情本身一開始帶給自己的快樂和刺激。
在上學的時候課堂上老師提問,我要不要舉手,盡管我知道這個答案,回答錯了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白癡。在工作的時候,開會,領導問大家對這個提案還有沒有什么建議和意見,我很想說自己的一點看法,但又怕說出來領導和同事會覺得太LOW,我再三考慮還是保持了緘默。
自己因為恐懼,害怕失敗,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掉入了自卑的深淵。可后來我們慢慢發現,對于恐懼的習慣往往比恐懼本身更可怕。我們一直害怕表現,害怕主張,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久而久而,就會習慣于自卑,習慣于懶惰,習慣于隨大流。
03
一個人的快樂和幸福建立在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和認同上。別人的冰冷語言和眼神,一大半是自己的感覺。過于敏感會新生煩惱,渾身不自在,自己也會種下郁悶的種子。與過分關注別人的目光和看法相關,就是我們太過低調,太過不自信,說話做事沒底氣。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可說多了,別人會覺得你矯情,說久了別人會覺得你無聊。
要相信,在乎你的人,不管你過的好還是壞,他一直會在乎你,不在乎你的人,不管你是好是壞他仍舊是不在乎你。
放端正心態,不必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陽光依舊是你的,不因為別人穿了什么樣的衣服而多一分,也不會因為你沒有穿別人一樣的衣服而少一分。快樂都是源于自己。
04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獨自前行,沒有人在意別人的人生道路上究竟是荊棘叢生還是鮮花密布,即便是鳥語花香,也只能徒增自己的羨慕和嫉妒,不能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幫助。
朋友換了大房子,你也不能搬進去住;同學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并不意味著你就會失業。別人過的好不好,對你沒有實際的意義,反過來,你工作中受到多少委屈,生活中吃了多少苦頭別人也并不會關注,因為這些對他們也沒有實際的意義。畢竟大家都這么忙。
幸福感并不能從對比中得來,更不能從別人的肯定中得來。你就是你,你所看重的,能給你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不會因為別人的肯定而多一分,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嫉恨而少一毫。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是我們徒增煩惱,庸人自擾。
別人的好,放在你身上并不是真正的好,別人的受不了的苦對于你來說可能又算不了什么。明星們聚光燈下豪車香檳,可他們享受不了一般人的那種平靜與恬適。久居城市的年輕白領在農家體驗生活時所受的苦累,在那些自小生活在農村中的人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
別人跑的快與慢,日子過的好與壞,根本與你沒有任何關系。我們都只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生活的本質在于我們獨自享受生活帶給我們自身的快樂和苦惱,并獨自承擔因此而來的幸福和責任。
05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生活中,需要我們為自己加冕。
所以,生活中,工作中,請收起你的玻璃心,收起你過于強大的自尊和自卑。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自己的安全感自己給,就如同網上流傳的那句話說的一樣: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