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位從事中醫的朋友說,睡前用溫水泡腳,有助于提高睡眠效率,是一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于是,晚上,端了個大盆,倒上一壺熱水,加入適量冷水,調至適當溫度,叫上一家人一起來泡腳,這晚恰好沒開電視機,自然而然,一家人邊泡著腳,邊聊起了閑天,隨著熱水的持續添加,一直聊到深夜才各自去睡。真沒想到,無意間的一個舉動,竟然營造出了久違的“圍爐夜話”的氛圍,一家人親情相聚,暖意融融,倍感溫馨。
記得多年以前,身在煤礦山區還未念書的我,當時家里經濟條件不寬裕,因為身處礦山山區,住的是棚戶區簡陋的平房,四面透風,想不讓冷空氣灌進來都難,所以一到冬季,父母親就會生起煤爐,待爐膛火旺了以后,拎進里屋來,然后再套著爐身,罩上一空心的低矮四腳木架子,烤火時把腳踩在上面取暖,一會會功夫,就舒服暖和得很!當時,還是改革開放前,還沒有電視機、電腦這些玩意兒,煤礦山區也沒啥娛樂場所、設施可玩的,當黃昏的夜幕降臨,天一擦黑,礦區到處黑魆魆的,難見燈光,街上寂靜,行人稀少。于是,到了夜晚,兄弟姐妹們寫完了作業,父母親下了班忙碌完了后,一家人圍著爐火、踩著暖腳架,團團而坐,烘著雙手,暖著雙腳,聊起了天,至于聊天的內容多種多樣:上有天文地理,下關柴米油鹽,近至左鄰右舍,遠到天涯海角,孩子的學習,家庭未來的打算,社會時事,逗趣,說故事,講笑話,猜謎語,...內容包羅萬象, 一家老小,各抒己見,氣氛熱烈、融洽、溫馨,父母親誨語諄諄,兒女們屏氣凝神、悉心聽講;孩子們發言時,父母親含笑聆聽,那時一家人親情交融,溫馨無比!雖然當時家里物質條件不好,居住在四面漏風的棚戶平房,在寒風凜冽、嚴寒刺骨的冬季,全家人團團坐在通紅溫暖的爐火邊,手心、腳掌、臉龐、心里,都倍感暖意融融,如和煦的春風拂面般,溫馨甜蜜的親情在小小的煤爐散發出的光和熱中縱橫交織,心中感到溫暖無比。每個嚴冬寒冷的夜晚,一爐通紅的煤火,就可讓簡陋的住房滿室生春,全家人個個心中暖意激蕩,笑顏如花般綻放,都會暢聊出一個個勝似陽春三月般和風吹拂、溫暖歡暢的春天來。
自從進到城里工作后,因了電視、電腦,家人聚少離多,仿如珍珠遺失在了流水滔滔的時光歲月里,已多年沒有了“圍爐夜話”的心情與氛圍,但每當回想起那全家人團聚、歡聚一堂、圍爐而坐的溫馨畫面,心中實在倍感懷念!
不想今晚無意間,竟似從已逝的時光歲月里,重新拾回了失落已久的全家人“圍爐夜話”的溫馨氣氛,一家人親情交融,暖意無限,直覺那“圍爐夜話”的暖春又飛回到了心田!
溫水泡腳后,這晚睡得特別美!特別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