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為人民辦了一件好事,把地方的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取消路橋收費站這事可謂大快人心,但是有些人卻不滿意了,這些人就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里顯示,這些收費人員圍住了領導要一個說法,在人社局已經按照《勞動法》給予經濟補償的情況下,要求政府解決工作。
而且其中一位姐姐振振有詞,“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
這是典型的在舒適區待久的例子。溫水煮青蛙,時間長了,自己已經沒有能力跳出來了。
從中興的員工跳樓,到華為清理35歲以上的員工,再到萬達電商大規模的裁員,在當今的社會,每個職業都面臨極大的壓力與挑戰,每個人活得都不輕松。
-01-
一個人成功地失業需要多久?
答案是:三年。
小張是我的朋友,大學畢業后,他回到老家在當地最大的國企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工資和福利固定,偶爾還有些灰色的收入,漂亮的妻子,可愛的孩子,一切按部就班,日子簡直甜蜜得要爆炸。
但沒多久,小張就趕上了企業精簡,他出現在裁員的名單中。小張極不情愿地夾著簡歷邁進人才市場,可沒有一技之長,沒有過硬人脈,小張已經是職場的不受歡迎人士。
穩定其實就是最大的不穩定。追求的這種穩定,是以失去自己的競爭力,失去自己的發展潛力而換取的,換句話來說,就是自己的不思進取換來的舒服,這不是穩定,這恰恰是危險。
-02-
同學每天朝九晚五,在外企上班,收入、福利、發展空間各個方面都優越于我們,曾經羨煞一眾同學。
今年,這位同學出現在我們眼前。非核心崗位,被列入裁員名單。
曾經想象穩定就是一切,忽然發現一無所有。穩定的工作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你安全感,也必然剝奪你的可能性。
所以說,那一份你曾以為驕傲的穩定工作,其實限制了你的可能。
穩定的工作,不是一份保障,更是職場的陷阱。
-03-
曾經我們羨慕的銀行業,也開始面臨變革。一個朋友,六年前在銀行后臺做會計,四年前面對銀行業務萎縮的嚴峻局面,大量的后臺人員都要沖向前線,于是他也就隨之轉崗,成為了一名業務員。
那一天我們吃飯的時候,他不無焦慮地說,如今的他處于35歲這個尷尬的年齡,卡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年紀,他發現自己除了銀行后臺的業務之外,當年學的財務知識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好再,他已經意識到,如果哪一天業務員的飯碗也端不穩了,自己要提早打算?
當人工智能都開始淘汰華爾街的交易員了,未來哪有什么工作是穩定的呢?
所以,我們在挑選一份工作,和規劃自己職場路徑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多想想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變得稀缺,變得有話語權。
說到話語權,阿里巴巴招聘網站信息顯示,淘寶正在招聘資深用研專員,年薪為35-40萬。
崗位要求:60歲以上,學歷不限,工作背景不限,與子女關系融洽;廣場舞KOL、社區居委會成員優先;有1年以上網購經驗。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 基本上就是在行業內有話語權的人,包括在微博上有話語權的那些人——60歲的KOL,依然能獲得時代的紅利。
讓自己不可替代,就要在不同階段,都擁有一定話語權。
-04-
有一個朋友,原本在安穩的體制內工作,突然有一天辭職不干了。自己打碎了所謂的“鐵飯碗”。現在我一點也不吃驚他的行為。
想一想,體制內工作穩定,相對輕松,不用擔心被辭退或者發不出工資,最起碼五險一金能正常交,福利待遇也不錯。
可這一切都有個前提,那就是你得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行,否則你會過得很“憋屈”!
環顧四周,絕大多數同事都是家里有房,或者家庭條件較好,父母有能力資助買房。對于他們,工作就是找件事做,打發時間。
而對于窮二代,工作就是衣食父母,是你全部開銷的唯一來源。錢少這在平時還好辦,大不了省吃儉用。可問題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生病你怎么辦?沒房子孩子上不了學你怎么辦?……
雖然你工作賣命、加班加點,但由于機制的原因,工資不可能大幅提升,更不可能翻倍。不知道的人,以為進入體制就能當官發大財,說起來滿滿都是艷羨。每月精打細算,看看當月生活費夠不夠,只有自己知道這生活過的有多苦逼。
正如,他所說:“在體制內的這幾年,我是很穩定,但看不到希望。”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應當擁有一種自覺的危機感。通過努力和勤奮,讓自己更與眾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
穩定的工作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帶給你安全感,也必然剝奪你可能性。
所謂的穩定,正在困住你的生活和未來。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應當擁有一種自覺的危機感。通過努力和勤奮,讓自己更與眾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
馬云曾說:“從來沒有一種工作叫錢多、事少、離家近。”
十幾年的時間,曾經最大的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已經倒閉了、蘋果已經出到X了、90后都被視為中年人了、華為清退35歲員工了、自媒體人一年賺幾千萬已經是常事了、不少90后都已經融到了第二輪資金……
任何企業所面臨的都是充滿競爭的環境,一旦企業無法持續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無法適應快速變換的市場環境,無法應對市場中存在的各種未知的風險,終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對于企業而言,本質上不存在穩定的可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毀于一旦。
企業為了能更好地應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就需要有不斷優化的內部競爭機制來篩選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精英和人才,任何想安逸、想得過且過的人,都只能盡早地被列入等待淘汰的“黑名單”。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沒有一勞永逸的安穩。
生活是自己的,奮斗也不是為了別人,拼搏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有每天進步才是最穩定的生活。
——李尚龍《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 》
工作穩定,這個詞聽起來溫情脈脈,但是背后充滿了風險。世界五百強,大型國企、風投高科技、BAT……哪一個穩定,不暗藏殺機。沒什么,世界本來就這樣,壓根就沒有什么穩定的工作。
有位辭職者的感言是:穩定,其實就是不穩定。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在一家單位有飯吃,而是你足夠牛,不論走到哪里都有飯吃。這應該是對穩定工作,最為精辟的解釋了。
我們能所做的就是努力和勤奮,學習和知難而進。為自己賦能,令自己更與眾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響力。一個不可替代的你,終有一天會比誰都“穩定”!
-END-
作者:依珂,十年混跡雜志時尚圈,最會講故事的品牌策劃人,冷靜的段子手,溫暖的職場觀察員。公眾號依珂時間 (ID: yikeshijian)創始人。
關注【依珂時間】
回復“100”即可獲得100本成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