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與《楚辭》都是文學抒情的作品,但是前者卻被后世的傳道士、政客等弄成教條,已成為中國儒家知識分子的共識,他們不惜抹殺其文學價值。萬幸的是《楚辭》并沒有被修改、歪曲過,也沒有被弄成道德教訓,仍保留了本身的文學價值,從三國到清末文學家,都受到《楚辭》的影響。
中國的詩人,要說偉大,屈原最偉大。他在殘暴、骯臟、卑鄙的政治環境中,竟提出這樣一首高潔優雅的長詩。他的《離騷》,能和西方交響樂——瓦格納、勃拉姆斯、西貝柳斯、法朗克——媲美?!冻o》起于屈原,絕于屈原。
這是木心先生對于屈原及《楚辭》的評價。屈原原是楚懷王的左徒、三閭大夫,是皇帝最重要的親信,后遭人妒忌被人陷害,被流放,遂寫《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離騷》開篇的第一句,就寫明了自己的身份,我從中體會到了深深的傲氣,“我出身貴族,是古帝高陽的后代”,不屑也不會去做那樣的事情,但是如今卻落到了這樣的地步,滿腔悲憤又矢志不渝。后半部分又要重新探索未來道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后卻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故,孑然一身,投入汨羅江。
唐詩是琳瑯滿目的文字,屈原全篇是一種心情的起伏,充滿辭藻,卻總在起伏流動,一種飛翔的感覺。
最開始接觸《楚辭》就是其中的《離騷》,原因還是高中課本的必講內容,所以也只是注重了背景與內容,并沒有注意較為文學的方面。今天粗略的看了一下,才發現《楚辭》的描寫也非常的細膩真實?!对娊洝?b>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楚辭》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同樣都是描寫女子的面部表情,一四言,一七言,《詩經》簡短精煉,《楚辭》加入南方特有的腔調及韻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