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是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的首映,于我而言,卻可以說是二刷。之前十分榮幸,導演洛洛與兩位主演來到我們學校宣傳路演,有機會先一步領略了劇情,也多了一份思考。
老實說,對于這樣以校園暴力為題材的電影,還是初覺頗有看點的。除去演員,劇情等等,這個話題本身就很有討論性。
我把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壓死悲傷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句話最初是很奇怪的跑進我的腦子里的,伴隨著易遙在電影中的那一段獨白。那是一段憤怒的獨白,無助的獨白。就像沉寂多年的火山某一天沖破云霄,訴說藍天的虛偽。
最難忘的是易遙跳河之前那個眼神,帶著對世界、對人們深深的仇恨。誠然,世界從未善待過她,人們從未尊重過她。又何必,更加沒有資格要求她寬慰。此時此刻,任何一個人的安慰都宛若地獄魔鬼的偽善,易遙的看破,反而是一種解脫吧。
最難忘的是易遙那段咆哮,原諒我已經無法定義那段語言。那是對世道的指責,對眾人靈魂的蔑視,對眾人十惡不赦卻裝做無辜的嘲笑吧。
到底易遙是誰害死的?
或許有人會說是唐小米的過錯。誠然,沒有唐小米,易遙的秘密就不會被泄露,就不會陷入深淵;沒有唐小米的,就不會造成顧森湘的死亡,沒有唐小米,易遙,顧森西,顧森湘,齊銘的人生或許會截然不同。
可是真的如此嗎?
私以為,殺死易遙的真正兇手,是那群處于朝氣蓬勃的學生,和易遙身邊那些所謂鄰居還有一切一切的普通人。
我若是易遙,區區唐小米豈可壓垮我。易遙與唐小米的交鋒,算不上落敗,反而帶著小小的勝利。唐小米在易遙的自尊面前宛若塵土。然而易遙輸的,是輸給了那些愚昧無知,處處跟風,無不彰顯人性丑惡的普通人。
許是為了好玩,他們站在別人的傷口上,帶著嘲笑的嘴臉,撕扯別人的痛苦,如果唐小米的做法只是為了嫉妒出氣,那這些人的理由幾乎更加荒唐:沒有理由的去傷害一個人。
更加可怕的是,這些人依舊意識不到自己惡毒,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理直氣壯。那些叫易遙賠錢貨的鄰居,無非是因為易遙的母親與那些她用于謀生的男人,同學們的嗤笑,無非因為易遙的貧窮。所以他們不會難過,會覺得自己的羞辱反而是一種光榮,一種炫耀。
更加可怕的是,整個環境都在無知中傷害著一個人。
更加可怕的是,壞人是那一大群人,一群不知道自己是惡人的人,一群麻木到逼死他人還渾然沒有一絲羞恥的人。
與世界為敵是一種勇氣,一個人能與世界為敵,那必定是這個世界錯了。
結尾處,我寧愿易遙是死去的,帶著對顧森西還有齊銘的眷念,帶著還記得這個社會的一絲絲的好,這么去到一個沒有這群普通人的世界。把罪惡留在這里吧,帶著你的善良離去。
到底是這個世界變壞了,還是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