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分享,主要有我們兩位給大家帶來。剛才曉明,已經把我的一些情況給大家做了介紹。不過聽過我分享的人,可能還知道一個情況,就是每次聽王小芳分享《DISC社群和助推》方面的話題,就要做好“艱苦奮戰”的準備。
什么意思呢?就是今晚分享的時間可能會稍微長一些。之前,最長是四個小時。不過,今天我的分享內容和結構做了一些調整,爭取在兩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左右完成。
今天晚上是F62期基礎課的第一節。所以,在整個分享之前呢,我把接下來幾天的基礎課大致安排,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關于基礎課,我們的學長學姐們是這么囑咐大家的:既然大家花了這么多錢來上課,我們的目標呢,肯定不只是學會DISC的理論,我們還要會應用,能分享。
那么,會應用能分享的前提是什么呢?
首先,要把這個基礎課學的扎實一點。什么叫扎實一點?最起碼我們的基礎課,你要聽三遍,聽三遍,聽三遍。
有小伙伴可能會問,天吶!基礎課有那么難嗎?要聽3遍?其實是這樣的,不是連著聽3遍,而是分步驟聽——第1次是面授課前,第2次是面授課后,第3次是在運用分享之后。完全一樣的內容,但是因為我們自身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就會促使我們的理解層次發生變化,到最后達到觸類旁通。
為什么面授課前我們建議你一定要聽呢?DISC雙證班面授課程兩天,信息量多到炸。你在課前沒有好好的聽基礎課,很可能有一些信息你就比較難理解。聽完之后,把遇到的問題,帶到面授現場問授課老師。這樣你那些不理解的知識點印象會更深刻。
面授課結束后,再跟著助推一步步完成“21天助推計劃”以及完成“翻轉課堂分享”。
以上這些難不難?DISC本身并不難,對于成年人來說,難的是堅持學習和堅持輸出。但是,如果你有了學習目標,如果你有了同頻的小伙伴一起,可能就不難。
作為一個學習型社群,我們一直強調,“光學沒有用,用了才有用”。怎樣才能讓每一個學員都能盡快內化所學,從而加速輸出呢?DISC雙證班社群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助推機制”。
那DISC雙證班社群,是怎樣“助推”大家成長的呢?作為從2015年2月份加入進來的人來說,真的是跟著“DISC雙證班社群”慢慢成長起來的。所以,接下來我就會把我一路以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分享給大家。今天晚上的分享分為以下3個部分:
一、DISC社群助推緣起
二、DISC社群助推成長
三、怎樣成為一名助推
DISC社群助推的應用應用是怎樣的呢?
在講DISC雙證班助推的應用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關于“助推的定義”
助推是什么意思?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是在2017年7月份,海峰老師親授的H班上。
什么是助推呢?助推是指不用強制手段,不用硬性規定,卻能保證你同時收獲最大利益和自由選擇權。這股輕輕推動你做出最優選擇的力量就是助推。
有本書叫《助推》,里面提到“助推”實際上是一個經濟學觀點。這本書,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理查德·泰勒的作品 ,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枕邊書,《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10家媒體鼎力推薦。
DISC雙證班社群關于“助推”的應用,我覺得至少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看。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DISC雙證班社群的存在,就是一個大的助推。它從誕生一開始就有助推行為就開始產生了。比如,建立微信群逐步形成社群、F碼的使用、翻轉課堂的應用、開設面授課程、結死黨找天使、設立館長班主任、助推教練、全免費復訓、后續組織的各種線下活動、包班課程等等。所有的無一不是在助推我們提高對人的敏感度,加深跟他人的鏈接。有人總結說:我們用的是“多點鏈接,組合助推”。這樣的“聚合起來的力量”正在一步步成為DISC雙證班社群強大的支撐力量。
“助推”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具體到每一期雙證班,對于當期新學員來講,從接觸到DISC雙證班社群就已經開始不斷地“影響或者被影響”。
報名前,F碼的設置讓你不得不跟另一個人生的或者不認識的人產生鏈接;報名后,海峰老師親自抱入群,接受群內各種熱心小伙伴的熱烈歡迎和解疑答惑;然后在群內自我介紹結死黨,參與翻轉課堂等等;面授課前三天,分組選(有時候是搶,也有時候是隨機)助推,選完之后,我們的入組助推就開始正式代表DISC雙證班社群陪伴你,這時間有多長呢?最起碼到面授課后當期班級畢業生DISC應用分享翻轉課堂全部結束,才會告一段落。當然,有一些互相成為非常非常好的朋友的,我們就也不阻止了。
說到助推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加上兩個字——助推團隊,因為我們想強調,助推各位在DISC雙證班社群成長的不是只有入組的助推教練,還有我們的授課老師、館長團、班主任、助推團長,還有往期的復訓的學長學姐,以及當期的同班小伙伴們。只是相對來說,入組的助推教練陪伴你的時間更一些、距離更近一些。
從狹義來講,DISC雙證班社群出現了“助推教練”這個角色,才開始真正應用“助推”這個概念。那你想不想了解一下“DISC雙證班社群助推”這個角色的緣起呢?助推這個角色,是F32期的時候開始有的。
F32期是第二季的第一期,在開這個班之前,海峰老師已經明顯覺得,隨著報名雙證班的學員越來越多,即使原先社群就設有各區域館長、各班級也有班主任,還有非常熱心的小伙伴,可是還是沒有辦法來照顧到每個新生的對于DISC學習的需求,所以在2017年7月份連開了3個H班用來培養一些助推教練來滿足整個社群的發展需求。
是的,在第二季的前幾期,對于入組助推我們是有要求的——一定是上過H班的,因為當時覺得上過H班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大致了解和理解“助推”的真正含義。
當時H班都大致講了哪些內容呢?在H班的兩天學習里,我們不但更深一層的了解了“教是最好的學,透由協助他人成長來成就自我”的意義,還從海峰老師那里學到了“NLP和FDT”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教會了我們“助推自己或者助推對方成長”的一些方法。
比如,怎樣助推個人成長方面,我們一起反觀DISC雙證班時背后的邏輯,更加清晰意識和潛意識的不同接收特點和使用的側重點,而如何使用和激發正面的潛意識是需要好好修煉。這里用到了一些NLP的精準教練技術。
比如,怎樣助推團隊成長方面,主要圍繞FDT和團隊的角度帶領我們一起共創助推教練要做的事情,相處時照顧好他人。我們了解了,助推是一股輕輕推的力量去為對方賦能。
另外還共同探討了,課前課中課后如何來助推,才會讓學員盡快內化所學和對外輸出。
華北館長秀秀總結:那輕輕一推的神奇力量
F38期DISC雙證班結束的時候,我們完善了助推機制,加入了課后的“21天助推陪伴計劃”,這個計劃從課后復盤、到解讀報告、到能分享會輸出全面加速了學員們的學習成長進程。
現如今,DISC雙證班的助推教練這個角色變得越來越不可忽視。怎樣成為一名助推教練呢?我們放在第三部分來講。
一個好的助推是什么樣子的呢?一個好的助推教練團隊是什么樣子的呢?原來我們想做一個定義。后來,我們想到其實每個人對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決定不去定義。
我們只想說:沒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適。
關于這個,海峰老師有一句話說:帶得好,會被傳承;沒帶好,會被彌補。我們要相信整個社群的力量。
我記起H班的時候,曾經做過的一個練習。是一段媽媽和孩子的對話。
孩子:媽媽你愛我嗎?
媽媽:孩子,媽媽愛你
孩子:媽媽我不夠好,你還愛我嗎?
媽媽:孩子,不管你是怎樣的,媽媽依然愛你
孩子:為什么?
媽媽:沒有什么為什么,就是因為我是媽媽
孩子:謝謝,媽媽,我有資格去愛與接受愛了
是的,一個接受過或者感受到愛的人,才會更懂得去愛別人。DISC雙證班社群不斷在傳遞和踐行這樣的理念。
我們相信每一位DISC雙證班社群的小伙伴,都能夠在感受到來自自己、來自小組成員、來自死黨、小天使,還有學長學姐、助推教練、老師以及館長團的愛和溫暖之后,也有能力和意愿把這份愛和溫暖傳遞出去。而這樣的傳遞,不只是發生在DISC雙證班社群,更發生在他接下來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去。一旦傳遞發生了,收獲和成長也就達成了。
以上是第一部分:DISC社群助推緣起。接下來是第二部分:DISC社群助推成長。
DISC雙證班社群從F1期以來,每一期都在做各種調整各種改變,就是希望能夠用整個社群的力量,幫助每一個人實現來DISC學習的目標和成長。DISC雙證班社群,是怎樣一步步助推你這一段學習之旅成長的呢?DISC雙證班社群,在大家心里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雖然我們身處在同一個社群,但是因為每個人的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自然也就會對這一件事情有各種各樣的解讀。
DISC雙證班社群小伙伴畢業生達到3009人(截止到F61),也就是說,如果你去一一采訪大家,可能會有3009種或者以上的回答。F22的畢業生張君麗,當時在聽完總館長武春麗分享的《DISC社群》分享之后,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把DISC只當課程,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知識和參考資料;如果你把DISC只當做工具,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軟件和測評報告;如果你把DISC只看做學問,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視野和經驗之道;如果你把DISC只看做平臺,那么恭喜你,你得到了資源和人脈外腦;如果你能把DISC視為部落視為一個大家庭,學會主動分享和走心付出,那么恭喜你,你將收獲無數親人的溫暖和五湖四海的后盾支持。
一直不斷提到DISC雙證班社群,這個對于我們新來的小伙伴可能有些比較難理解。我明明是來上一個主要內容是DISC的培訓課程,怎么就入了一個社群呢?社群是什么意思啊?DISC雙證班社群又是咋回事啊?剛才又提到說“DISC雙證班社群助推成長”,怎么個助推法?。坑昧四男┓椒ò??
在這里呢,我們就先講一下社群的定義。
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社群也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于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
回到DISC雙證班社群這個話題。前面我們講過,同樣的社群,因為每個人的具體需求和角度不同,會看到這個社群不同的樣子。即便如此,在DISC雙證班社群,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也還是一致的,就是都想把DISC學好用好。
另外,DISC雙證班社群在營銷方式上采用的是:純口碑營銷。堅持“不靠機構推廣、不給推薦人任何金錢返利”。當人們不以盈利為目的還能在一起的時候,維系我們互相之間關系的,非“情感和溫度”莫屬。
怎么做到的呢?我想我能總結出來的一點就是:一直堅持從“人”的角度出發,去做各種相關的事情,為小伙伴們創造共同語言、創造歸屬感、創造價值感等等。
人和人在一起的時候,最難突破的是“信任”??墒?,一旦有了共同語言之后,情況就變得不同。我們最大的共同語言就是“用DISC來描述行為風格”。不用多說,提到一個字母就行。社群里3000多人,有很多人線上話都沒說過,線下一見面就熱情擁抱、談笑風生、親如家人...
當“你懂我!”這種感覺產生后,其實彼此間的信任就已經開始建立了。一旦建立了信任,歸屬感、價值感,各種感就都產生了...這時候,有一條無形的紐帶把大家都連在一起,然后就形成了社群。
至此,你應該能理解“為什么DISC雙證班是一個社群”了。
接下來我來用幾個點,來解析一下DISC雙證班社群,以及這個社群是怎樣一步一步助推每一位小伙伴成長的。
1.社群緣起 2.社群成員 3.社群組成 4.社群目標 5.社群文化 6.社群成就
DISC雙證班是怎么來的?我們社群的緣起是什么呢?以下從我目前認知的角度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如果有一些需要調整的部分,期待各位也能夠及時給我指正。
在很多人心目當中,李海峰等于DISC,DISC等于李海峰。那海峰老師是不是只會講授DISC的課程呢?不是。海峰老師還是領越領導力、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等等課程的認證講師。不過,十幾年以來,他對外輸出的只有DISC,基本沒有變過——對于一個講師來講,真的很難得。因為這意味著,如果沒有DISC相關課程可以講的話,他可能就要一直休息著,沒有任何收入。海峰老師當時是如何耐得住這份“寂寞”,一直堅守的呢?有機會我們請他做這個話題的分享。
說回DISC雙證班社群的緣起。因為海峰老師的一直堅持和專研,使得他在DISC課程講授跟別人有所不同。他調整了DISC的原版內容,他提到DISC不只是在工作場景應用,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據說,2014年的時候,有人找到海峰老師,說:你DISC課講得那么好,不如我們包班上你的課吧。然后就有了GO班。我們的DISC翻轉課堂堂主、DISC雙證班課程聯合主講,任博老師就是GO班的。
GO班之后,想參加課程的學員以上海和廣州居多。到底在哪里開呢?海峰老師說,哪里報名的人多,我們就在哪里開...于是2015.2.6-8在廣州開了F1期、2015.2.13-15在上海開了F2期。本以為開完兩期也就告一段落了,可是還是架不住越來越多學員的報名,于是在上海又開了第三期。我參加的是第三期雙證班。
在DISC雙證班前兩期的學員中,相對來說基本都是培訓業內的大咖專家。到了第三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等等加入進來,這些人中據估算?95%以上都是自費來學習的。這個在業內也是可以拿出來津津樂道一番的。
F8期以前,海峰老師一直都在說,這是最后一期、這是最后一期——因為當時真的想著開個幾期就結束的。后來隨著學員數量,以及整個社群的勢能不斷增加,海峰老師越發覺得,實際上DISC雙證班是不是要繼續開下去,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得了的事了,而是取決于整個DISC雙證班社群的發展是否需要了。
是的,DISC雙證班社群不是哪一個人的社群,它屬于每一個參與共創共建的DISC雙證班社群的小伙伴!我們每一個DISC雙證班的畢業生都是DISC雙證班社群聯合創始人。
我們接下來看看社群成員。對,DISC社群就是由DISC雙證班正式學員組成的。一直有人很好奇說,到底有哪些人來參加DISC雙證班呢?他們長什么樣子?我們先來看看DISC社群大數據吧。
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
DISC目前來說分為三季。為什么有三季?LOGO好像也有所不同?
為什么有三季?海峰老師其實也是有本職工作的,因為各種原因他不用坐班,相對自由。而每年6月份,是他集中處理公司事務的時間。所以,目前來說,每年的6月份DISC雙證班是不開的。過了6月份之后,選擇什么時候再開啟,也要看海峰老師具體安排了。
LOGO每季不同,為什么呢?從第一季開班的時候,海峰老師就不斷強調,“在DISC社群,不是讓大咖成為大咖,而是要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大咖”,以及“消滅李海峰,成就雙證班”等等。大家有沒有機會成為大咖呢?積極翻轉課堂分享是個最快最好的方式,分享那天所有人都在為你打CALL。我們有沒有“消滅李海峰”呢?你從LOGO上能找到答案。
第一季:主題:性價。F1-31期,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底。31期,學員1122人。
第二季:主題:鏈接。F32-50期,2016年8月到2017年5月底。19期,學員1068人。
第三季:主題:輸出。F51-62期。2017年9月到目前,學員861人。接下來,還有F63、F64等,預計人數也會破1000。
綜上數據,截止F62畢業,DISC雙證班總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
(附公眾號小編智豪,從他自己角度出發對于三季的梳理:Part1:性價比極致的學習型產品、Part 2:在這里能輕松鏈接高價值人群,So easy!、Part 3:知識變現,不再為緩解焦慮而學習 )
【死黨】機制。死黨三大功能:支持、監督、問責。怎么結死黨?面授課前,一般就是通過《自我介紹》和在班級群里的互動完成的;面授課時,海峰老師會讓大家寫下死黨的名字…
所以,接下來你好好準備一段自己的自我介紹,讓別人一看到,就想鏈接你、勾搭你
怎么“發一段自我介紹”呢?內容包括:姓名、你的職業、你的資源、大致活動區域、為什么來學DISC、有什么樣的期待。總之,讓別人一看就愿意主動鏈接你
海峰老師建議:比如面試,會講【1】我的一個特點【2】一個帶細節的小的故事說明這個特點【3】我這個特點在工作里有什么作用;又比如商展,會講【1】我的經驗:我覺得我這個行業過去成功的關鍵和未來的趨勢【2】我的優勢和資源【3】我可以提供的協助和我所需要的幫助
自我介紹的三個好處 【1】整理自己【2】啟發他人【3】產生鏈接。希望寫完后,大家對自己也有更多的了解,同時自然產生深入的互動。彼此的優秀,深度開發
新學員之間互相優先建立死黨關系,可以從群成員中看到各自的區域和班級[愉快]最后各位新生可選1位老學員作為死黨,整個死黨小組不超過3人。期待大家有更多的鏈接
“翻轉課”是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以學員為主體。方式是,讓學員在正式面授前,就把基礎的知識學完,授課老師在面授課時做基礎知識解疑答惑和更深入講解。
DISC雙證班社群,是怎樣用“翻轉課堂”來助推大家成長的呢?
DISC雙證班的翻轉課堂,是在微信群里進行的,有分享嘉賓和學委配合,用語音、圖片和文字的方式。分為面授課去《基礎課》以及面授課后當期畢業生的《DISC+主題應用分享》。
F60期開始,《DISC翻轉課堂基礎課》全面升級啦!改版后,面授課前4堂,面授課后3堂。增加《如何做好DISC翻轉課堂分享》主題,以及在《DISC社群》里增加《助推》內容。另外把《探源》和《識別》結合了,把《性格解析工具》單列作為延伸內容。最后將《軟件應用和報告解讀》結合再回顧。
關于翻轉課堂,海峰老師說“我們不是在成就那個收聽的人,而是在成就那個分享的人”。為什么呢?因為一個為做翻轉課堂分享1.5小時做精心準備的人,是可以勝任線下3小時、1天,甚至2天課程的。那做學委有沒有收獲?一定有。其中一個是關于分享課程內容本身,如果學委不做全心投入,根本就沒辦法提煉文字和跟上分享人的節奏把圖片發到群里,正因為專注,因此,對分享內容的吸收也異于常人。
關于翻轉課堂,任博老師說“放下恐懼與驕傲”。一旦放下了,其實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不斷改變,不斷推陳出新,只為讓你能盡快內化所學,從而加速輸出。是的!DISC雙證班社群,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習型社群。
在DISC雙證班社群,你想要更多的成長和收獲,有這樣幾個角色,有機會你要去體驗——新學員、另外一個人的小天使、另外一個人的死黨、翻轉課堂分享嘉賓或者學委、復訓生、助推教練、助推團長、班主任等等
【小伙伴們的收獲】
任博老師:今天的分享揭秘了DISC社群的緣起發心、教學模式、學員群體、學風建設、運營形式等奧秘,像打開一幅畫卷,讓大家瀏覽了這1140多天的風景[憨笑]關于助推教練,即是各位新同學重要的學習陪伴者,又是DISC獨特的教學模式。從面授課前基礎知識的微課學習,到面授課程的及時支持,再到課后21天的溫馨陪伴共同成長,都離不開這些助推教練無私的付出。 放下恐懼和驕傲,平等相待積極投入是非常有效的學習心態和方式。感謝F62同學對基礎課程投入學習,當面授課程時能更有效的激發經驗和認知。
F62張凡:通過今晚的學習,首先學習到了什么是助推,它的緣起及意義,同時也了解到了DISC以及F的含義;其次,感受到了DISC是以愛為紐帶連接起來的社群,是真正的朋友、學友;最后,一切的學習和成長都必須來自個人的主動參與,無論是學委、助推還是純粹的學習,都取決于是否用心去努力。
F56閃電:1、館長講到助推定義時要輕輕推動,想到一句話,我們只邀請不要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打著邀請的旗子去要求別人,其實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他人,給他們示范。2、館長提到不對助推定義好不好,因為每個人對好的定義不一樣。每個助推都有自己的特點,好的被傳承,壞的被彌補。但是我們都朝著一個目標前進。3、DISC 社群被人稱為瘋狂,是有道理的。背后每個人都在付出,特別是助推,一直陪伴著新生成長,是他們讓雙證班更有活力。同時,助推也可以用于自我能力的提升,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變得更好。最后,再次小芳館長三個小時的精彩分享,讓我對助推有了新的感觸。
F59劉露:1.助推、輕輕的推動,海峰老師常說:只邀請,不強求。我第一次參加線上分享、申請本次助推都有我F59的助推——云姐輕輕的推動!非常感謝她和DISC社群。2.翻轉課堂起源與4點好處——提升感度、溝通協作、領導力、授課技能。3.助推是相互賦能,相互成長。懂是最好的愛。
F62劉璐璐:1、己所欲,施與人。初步了解社群到助推的理念,已感動于海峰老師,任博老師及團隊們的『用心看見』,一定是深深同理我們每個人的需求,才會有如此系統設計?!敖淌亲詈玫膶W 透由協助他人來成就自我”,每個人都能找到滿足所需,但因為社群的鏈接和助推的力量,自己得以持續進化,使自己更由衷愿意,且知道如何幫助別人。(由衷感謝接下來陪伴我們的助推教練團們[愛心])2、行動的力量。知道到得到中間的距離靠行動。無論F碼、死黨機制、翻轉課堂、21天助推,都是讓我們突破舒適圈,要把所學用起來。助推教練也是靠示范,不是靠說教。行動的力量無處不在。(由衷感謝負責到底的老師和團隊們)3、平等和尊重。初步了解DISC的概念,助推的力量,都在強調:『沒有好壞,沒有高下』。沒有強推,只有邀請;不當助推,有自己收獲,都很好……這也是社群成員真心走下去的基礎。雖然只是第一天基礎學習,已經預感收獲價值會遠遠大于學費付出,對接下來的課程充滿期待[太陽]
F62李曉莉:1.助推,個人理解就是教練。想做一個真正的助推,需要先成為一個合格的教練。如果有機會也想嘗試下;2.第三季主題:鏈接,個人非常喜歡。無論是社群、知識還是信息,我們都可以有無數鏈接的可能和空間;3.DISC社群文化:利他,這已經把鏈接推進到教練之間很重要的利他部分了??梢岳斫鉃榈谝徊绞枪蚕砗彤a生聯結,第二步是通過利他思維在社群課堂及其他場景下用同理心理解他人;第三步是教練技術了解他人并通過關鍵的輕輕一推真正幫助到他人,完成鏈接的最高層級;4. 翻轉課堂和21天助推,一個新互聯網時代高效率的學習方式。對于未來的教學,也很希望能借鑒這種模式,也希望在這次培訓中充分感受它的魅力;5. DISC+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值得以此為目標進行DISC雙證班學習的機會。希望可以通過這次學習,輸出屬于自己的DISC+課程,也希望能看到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同學們共同的成長,為自己自豪,更為大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