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終于來到這里,卻已想不起最初的心意。
喜歡的作家柏邦尼寫了這樣一條微博:“心里有苦,倒不出。千言萬語,說不出口。懷念二十來歲哇啦哇啦什么情緒都往外傾瀉,多痛快,現在喝一杯酒才會說點什么。喝了一杯,又覺得沒什么可說的了。人生啊,真的就是拿這個肉身子,一點一點往下捱。什么生涯,就是生捱啊。如果哭了,我不是為自己哭的。是因為你吃的苦,因為你還要吃的苦。?”
大半夜看到這一段,內心頓時翻江倒海,想起從前種種,一瞬間竟覺得自己仿佛已過了大半輩子。
可是,我確實在二十多歲正當好的年紀,何曾吃過什么苦,卻依然覺得日子難捱,步步為營。
一條條地翻看自己的微博,慶幸一切過往依舊歷歷在目。筆下記錄的點點滴滴,早將自己那點心事袒露無疑。
一年前的冬天,我還在一家私立高中任教。一邊工作一邊復習考研。日子過得實在寂寞,抬眼所見只是自己那灰蒙蒙看不到的明天。下大雪的清晨,天還沒亮,要趕著去上早讀課。就一個人拎著盒飯步行去學校,雪花簌簌地落在我的肩上,我一路給自己唱著歌壯膽,到學校剛剛好天亮。
那時我只覺得每一天都離夢想的日子那么遠,不愿花多余的時間跟學生和同事相處,滿心只覺得自己根本不屬于那里。買很多書旁若無人地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沒有晚自習的晚上早早回家,做運動看書,恬靜自在。
我也是直到今天才發覺,那時我毫不在意覺得只是浪費生命的一年,竟是我度過最平靜美好的時光。因為逃離一切關系的束縛,一個人任性灑脫。不管不顧地,不用察言觀色的獨自生活。
但那些回憶早已被我丟棄。
畢業前的最后一年,一邊上課一邊考研,日子最最單調,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波瀾。我常常因為過度焦慮不得安睡,就吃半顆安眠藥,然后繼續第二日的緊張復習。
但也沒有覺得苦呀,六個人的宿舍五個人都在考研,每天晚上睡前的時光也是在彼此鼓勵打氣,空氣里都是因為太過充實而安定的氣息。同在一個教室的同學一起吃飯看書,一起結伴回宿舍。因為心里都是滿滿當當的對未來的期待,再平淡的日子也理所應當地接受。
那時習以為常的日常,卻是也回不去的曾經。
那一年的四月,我一個人南下廣州參加復試,落敗而歸。在南京的候機大廳潸然淚下,寫下一句“對不起”。那種心底無以復加的難過竟不是因為沒能得償所愿,而是那么篤定地相信過的希望破滅后覺得“對不起”。對父母,也對自己。
而今,我在自己曾那么渴望過的地方待了大半年,最初的心意早已模糊不清,也開始有了新的期盼。只記得兩年前的某個下午,我站在宿舍的陽臺上給父親打電話,因為擔心自己考不上而焦慮到落淚。在電話里對父親說:“我太想去那里,卻正是因為這樣渴望而害怕最終會失望。”
某個明星在節目中回憶起他從前的苦日子,幾度哽咽。但他成名以后常常忙到不能與家人見面,每天累到不行,開始覺得辛苦。他父親對他說:“這不就是你以前想要的生活嗎?”
那樣渴望過的日子終于來到,還有什么好抱怨?
我于是開始明白,生命里的每一個階段都不是憑空來到,你覺得不值一提的今日也是曾經那個弱小的自己拼盡全力才得到的。
那么,就請你好好珍惜每一個不起眼的此刻。不要再讓當日的渴慕淪為卑微的尋常。
你再也沒有機會從頭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