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主體整理自饅頭商學院“如何從無到有設計一款好產品?",部分圖片與資料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
從0設計一款產品
一、戰略層
1. 思考公司真正目的
- 公司交代做一款產品,其根本目的并非是滿足用戶需求,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流量入口、占據市場等等;
- 目標可以改變,但并不意味著開始沒有;
- 先確定公司期望、要求,再進行需求分析。
二、需求層
1. 思考用戶真實需求
- 需求:用戶需要滿足的東西。
-
判別真偽需求:自古有之的就是真需求(衣食住行等)。
- 偽需求是手段,而并非需求本身,如電影票與娛樂的關系;
- 自古以來需求本身都沒有變化,變化的是滿足需求的方式;
- 精確的判斷真偽需求是后續功能選擇的依據。
2. 分析需求滿足現狀
- 直接競品分析:競品如何滿足需求,利弊如何?
- 間接競品:間接競品如何滿足,利弊如何?
- 一般來說敵人與古人經驗,最具借鑒意義。
- 競品分析目的是解決敵人劣勢,削弱敵人優勢(別無我有,別有我也有)。
三、功能層
1. 功能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
- 功能是滿足需求的手段,而不是制造需求的手段;
- 需求可以被挖掘,卻不能被創造,所以功能永遠是被動的;
- 用戶的成本(金錢、學習時間) + 產品的功能(好/壞,并非多少) = 需求被滿足(和為恒定)。
- 功能設計目標:少成本 + 好功能
2. 功能設計依據是用戶與場景
- 用戶畫像:明確功能使用用戶(年齡、性別、職業);
- 使用場景:分析用戶在哪些場景下使用;
- 特定屬性用戶 + 具體場景下使用 決定了產品的相關功能。
四、交互層
1. 交互的本質是互動個體的合作
- 兩個互動的個體(用戶與機器),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 目的是可行性(機器有什么)與用戶為中心(用戶會什么)的平衡。
2. 交互基本原則
- 每一步都有引導:明確的告訴用戶他在要做什么;
- 每一步都有反饋:明確的告訴用戶他做的產生了什么結果;
- 利用用戶的固有認知(返回按鈕、分享標記等等),減少學習成本;
- 提升用戶體驗的本質就是讓用戶少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