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原本的目標是每天堅持日更,通過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積累知識,快速提升認知。
但是經過這大半個月的情況來看,有幾個問題:
- 素材太少,基本上學多少寫多少
- 知識儲蓄混亂,沒有記筆記、攢素材的習慣
- 沒有明顯的鍛煉效果,日更流于形式
- 行為習慣未能固化,常常因為堅持日更打亂個人作息時間
燥亂的心,厭倦的“未可期”
這些問題時常困擾我,迫切的需要提高是我當前階段的心態,這個時候的我,總會有一種焦慮。
這種焦慮來自于對未來的不確定,來自于對自己的不自信,來自于對現實問題的無力。
有時睡覺前躺在床上總會有一種無言的虛弱感,深吸一口氣,重重的呼出也消散不掉心中的憋悶。茫然看著天花板只覺四肢癱軟,渾身無力。
拋開無謂煩惱,一個字“干”
或許吧,這時候的我是煩惱的、惆悵的、焦慮的。
不管是對生活無奈還是對現實問題的逃避,不管這時的焦慮、煩惱是不是青年人的正常心態,也不管無顧忌囫圇地吸收各類知識是否合理。
我的想法是:
我來了,我在這。
所以不管這是情緒和渴望應該不應該,這些事情我自己面對,情緒是我的,煩惱是我的,我不會去刻意壓抑,也不故作成熟。
這是青年人的標記,也是易逝青春的美好記憶。
寫作是我的選擇,是我對自己成長方式的選擇。
日更是我的選擇,是我對自己提升速度激勵的選擇。
囫圇吞棗似的學習是我的選擇,確是我應對知識恐慌的選擇。
每日一題……
每日一分鐘表達……
…………
…………
這些都是我的選擇,如果有遺憾、不完美,我全盤接受,這是我的選擇。
縱使前路漫漫,我們還年輕
作為年輕人對于自己的每一個方面我還是過于挑剔了,用郭德綱的話說:演員里面相聲說的最好的,歌手里面主持的最好的,主持里面發型最給力的,這樣就挺好。
能發現自己不足是優點,不過生活不是找茬,放松點,學會笑著看待缺陷,淡然的面對困惑,這樣就挺好。
我們還年輕,不是嗎?
26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