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跟著卓伯樂一起學習了長篇寫作的17個節拍點的應用,對于不會寫大綱的我來說,通過將近四個小時梳理《長安的荔枝》一書中的相關內容,甚是收獲頗豐。不過,雖然寫完了,對不對就不好講,當做一次收獲記錄下來吧,也歡迎眾友交流斧正。
第一幕
1、開場畫面:芝麻官李善德貸款置業,稀里糊涂接旨變身荔枝使
2、主題呈現:職場遭遇算計卻不自知,發現時為時已晚,揭露人性丑惡
3、鋪墊:李善德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喜不自勝,對未來職場發展和家庭生活充滿希望
4、推動:回家路上意外摔了一跤,發現赦牒里隱藏的真相,頓感五雷轟頂,求劉署令指點迷津遭拒,明白自己已陷入絕境,心灰意冷,之前的美好希望全線坍塌
5、爭論:回家途中遇到韓洄和杜甫兩人,三人在酒館小敘,各自抒發觀點。韓洄-沉舟莫救,主與妻和離,在運送荔枝一事中貪污,盡量在死前給妻兒多留些錢財;杜甫-既然已無退路,不如拼死一搏;李善德-重拾希望
6、見導師:在矛盾、絕望和不舍的情緒中,李善德接受了杜甫的建議: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既是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第二幕
7、第二幕銜接點:二月春風時,李善德只身南下。出發前,他悉心思考韓洄的意見,成功支取了一部分錢物符券留給妻兒,也算是了卻自己的一樁心事。往嶺南去的這一路,他深知這個任務不可完成,但還是開始在心中精心計劃運送荔枝的線路的可行性(驛站、陸運+部分水運)。最終平安到達嶺南
8、B故事:嶺南府遭遇不公對待,折辱受命,與粗鄙官人何履光周旋求運送荔枝資助再被戲耍,絕望中寫與妻子休書,想到自盡,此時遇到抱有目的上門的胡商蘇諒
9、游戲:李善德別無選擇,只得與蘇諒合作,用五府通行符牒換取對方的錢財資助,并找到峒人阿僮,包下荔枝園
10、中點:多次失敗,多次嘗試,李善德大量消耗財力人力物力,與蘇諒的接觸也越來越多,兩人發展出除利益合作外的友情。同時,李善德的善意也暗自影響了阿僮,并令地位低下的林邑奴生平第一次感到溫暖
11、壞人逼近:眼看李善德的轉運大計即將成功,劉署令擔心一旦朝廷看到這件事情的可行性后,會對自己的官位形成威脅,所以決定中途設卡,干掉李善德以自保,并將此次暗殺事宜交給家奴林邑奴
12、一無所有:李善德回到長安后,將精確的轉運之法告知魚朝恩,本以為接下來留給他的會是好消息,卻不承想,在韓洄的分析下,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不但無功可邀,還可以能因為動了許多人的蛋糕,亦是顯得相關部門官員不作為而帶來殺身之禍
13、偽高潮(偽勝利):山窮水盡時,李善德再次迎來轉機,他決定將轉運鮮荔枝的有效方法呈于楊國忠,兩人在招福寺密會后,李善德篤定最終的轉運事宜獲得了官府大力支持
第三幕
14、第三幕銜接點:李善德提前與蘇諒解除合作,卻不想因為溝通不利,讓對方誤以為卸磨殺驢。趙辛民更是借題發揮,將之前李善德給蘇諒的通行符牒作為罪證斷了胡商的后路。由此引發了胡商帶走雙層甕,荔枝無法轉運的困境。再為確保更多數量的鮮荔枝抵達長安,楊國忠給嶺南府私下文牒,將阿僮家的果園中所有貢果荔枝樹悉數砍伐殆盡,李善德束手無策,但倍感歉意
15、最后一站:李善德親自督陣,將荔枝轉運過程中的每個細節落實到位,盡職盡責,七日不眠不休,累得幾乎不成人形,終將一騎(兩壇)荔枝送進長安城
16、結局:李善德將鮮荔枝送進長安城,本是大功一件,卻不想因直言民間疾苦,進諫得罪了楊國忠,大難臨頭時被高力士(馮元一)的一個無心之舉救下
17、終場:李善德賣房后攜家眷被流放嶺南,沒了過往的惶恐不安,他怡然自得成為石門山下的一個種荔枝的老翁,不僅兌現了給阿僮帶酒和賠樹的承諾,也因此逃過了安史之亂,與逃兵趙辛民邂逅得知天下事,也算是了卻了自己上貢荔枝的執念
清晰了,但是還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方向具體在哪里,再琢磨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