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那你知道你喜歡什么嗎?
你喜歡做什么事情?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么問我,我毫無頭緒。
反過來問:你不喜歡什么做什么事情?不喜歡成為什么樣的人?
倒是能說出來一大堆。
過完年開始找實習的時候,打破頭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問各個工作了的朋友,他們給出的答案很模糊,似乎是適合我的,但我真的想從事嗎?不一定。
于是我開始廣撒網,投各種各樣的職位,只想著多接觸,從而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愿意為之鉆研的。但現實殘酷,沒有其他工作經驗,公司不一定愿意要一個小白,于是我又沿著曾經實習過的崗位向下走。
實習了一個半月,一個字——忙。
我在忙什么呢?好像每天除了固定的任務之外,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找你去完成。周圍一起的實習生都仿佛全程賽手,排版編輯必須會,PS、音頻、視頻也會做,PPT、word更不用說,要達到臨危受命還不慌亂,能夠從容的將任務完成。
剛開始的日子里,從上班開始坐下的那一刻開始,除了吃飯,好像所有的時間都守在電腦前。下班回家了還是要守著,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可能都要心系網絡。會埋怨,為什么我的事情這么多,連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都沒有了?我的私人空間呢?我的美劇呢?我的書呢?我的文章呢?我的放空自己思考人生呢?甚至程序員的男朋友都說我比他苦逼。
后來,我開始在胡思亂想,在上班的公交車或者自行車上。我跟自己說:雖然我不確定現在的工種是我喜歡的,但是我能確定,這種沒有私人空間的工作是我以后絕對不想要的。這也算是一種收獲。
我為什么這么忙?忙的每件事都做得很棒并且最高效率的完成了嗎?——沒有。
那就是還有提高的空間,還有能節省出來的時間?——是的。
比我忙的大牛們多了,比如秋葉,為什么他們還有時間去看書、去做那么多事情?——我的安排不合理,時間管理不夠好。
說到底,不夠強大。
于是我思考,我改。每天把要做的事情提前按照時間和重要程度列個list,做完一個劃一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在稍微空暇的時候找更多的素材以便忙碌的時候直接復制粘貼。
上下班路上,爭取能看一點書是一點。
買了網課,花錢逼自己多去學習自己感興趣一點的事情。
早起一會去公司健身,既然時間不夠用,那就努力延長白天。
加快手頭速度,讓能按時下班的日子按時下班,回家開啟新的生活。
……
后來熟能生巧,空閑的時間果然多了起來。回到家我也有時間學手繪課了,還有時間斷斷續續看看想追的劇了,之前煩躁灰蒙蒙的狀態好像又多了點色彩。但是我知道,離某個說不清的點還有很遠,還需要很多的改變。
我們以為的自己很忙,很多時候其實只是一個浮在表面的狀態。當自己沒有時間過自己生活的時候,除了埋怨老板的壓榨,還要想想自己是否已經把效率提高到頂點了?然后再根據這個回答想下一步的決策。
至于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也許還是因為嘗試的太少。那天看個TED演講,說女孩子被教導的太過追求完美,于是阻礙了她們邁出腳去嘗試的勇氣。這個道理其實男女都適用吧。
既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卻又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那就是勇敢嘗試所有新鮮吧!也許在某個時刻、某個場所就找到了那個“叮”的一下契合的工作和事情。
就像尋找另一半,不能說前24年我單身就把自己未來給堵住了,要去找、要是試探、要去接觸,然后在某個轉角遇到愛。
愿自己能夠勇氣可嘉、不斷探索。
愿你帶著勇氣的力量前進,披荊斬棘,終達屬于你的那片棲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