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在反思,為什么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最終卻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如何突破才能改變?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怎么努力更有效?
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在單位時精力充沛,走路虎虎生風,對領導布置的任務既感到壓力又有些動力,總是想完美的快速完成,卸下心中的一塊石頭。然而下班后回到家中,仿佛變了一個人,甚至吃完飯碗都不想洗,只想去追劇或打上兩把游戲,屏蔽掉一切和工作有關系的事情。殊不知,可能就是這種習慣,在慢慢蠶食著大家那已經不多的青春。
我曾經看到一句話這樣寫道,“青春就像衛生紙,看著挺多,用著用著就不夠了!”這雖然像一句玩笑話,但是屏幕前的8090后,不正在經歷奔三奔四嗎?畢業過后時間好似駕著風火輪一樣跑的飛快,沒給自己任何喘息的時間,每天一睜眼,房租,水電,房貸,車貸,像長著腳一般跨入眼簾,是自己不敢有任何停留,趕緊起來開始一天的戰斗。
但是,這種看似努力的日子并不能有效的解決自己大部分的問題,你所謂的努力,不過是每天機械的進行重復勞動,看似充實,也許,這也是一種逃避。
我們通常把晚上八點的時間稱黃金時間,通常這個時間的電臺廣告價格最高,高的以每秒幾百萬來計算,而這個時間對你來說也剛剛好,離睡覺還早,又可以多玩一會了!面對情節來回反轉的電視劇,或者某游戲今天又出了新皮膚加成,這些都是你放下之前在頭條收藏的,那些對你有幫助的視頻文章的理由,先馬后看已經成為你刷到“寶藏”的習慣,然而,“馬克”容易,回頭再看,太難!
其實,對于一個人來講,下班后的時間如何利用才是提升自己的關鍵,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日常工作中,顧此失彼。那么如何才能改善呢?
一 短期規劃
上學時,就業指導老師常說的就是五年的職業規劃或五年計劃,當時的我并不否認這句話,但是就目前的環境來看,社會科技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除非你能預知未來,否則五年的時間你是難以規劃全面,或者,看到五年你就嚇跑了。所以,在這里我并不建議你做一個長期的規劃,因為現在的你也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一個清晰而短期的規劃是自己應該做的。為的是,一,不浪費時間,二是容錯校正。
二 合理的時間分配
生活是場持久戰,如果你現在還是“上班猛如虎,下班慫如鼠”的話,立馬改變這種狀態,尤其是合理安排飯后的時間尤為關鍵。也可以通過合理的興趣刺激來讓自己找回狀態。
三 把提升自己的任務可視化
這里說的意思是寫出你在這段時間需要做的事,并且把它放到肉眼可見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不要急于上手去做,在開始之前,在腦海中想象一遍你完成任務的流程,這點很關鍵,務必做到,你會回來感謝我。
四 飯后運動散步,有氧運動
這一條適合吃晚飯時間比較早的朋友,休息片刻后,晚間運動有助于提升狀態,雖然不建議晚吃飯,但是如果時間過晚的話,這條就不建議了。
五 根據做的事情性質來時間分段
大家一定聽說過“番茄時間管理法”吧,即弗朗西斯科·西里洛 于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于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工作25分鐘讓自己休息5分鐘,讓疲勞的大腦休息休息,然后再繼續下一個番茄時間。
番茄時間
但是這個方法也許并不適用于你,因為每個人完成的工作性質不同,比如你要創作文章,25分鐘內里夠,可能剛剛有點思路二十五分鐘就到了,你要這時候真休息五分鐘再回來,剛才那點靈感全沒了。
所以,這里建議大家的是,比如你要進行創作類的任務,定個90分鐘的那種,規定自己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如果是整理型的任務,定個45分鐘的鬧鐘,時間到了確實有必要休息一下。這個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最后來給大家解釋下為什么說大部分人做的是重復的機械工作,以銷售為例,現在線下大部分營銷仍然是會議營銷,大家以每月會期來定任務做安排,然而這種工作就是,工作內容和套路基本不變,變得只是你的客戶,你每天需要做的無非就是收集數據,邀約,轉化等等……這類工作肯定是越到后面越難做,并且對你個人來講,甚至是你后期付出的努力越多,得到的成績卻越少,我說的,對嗎?
我上面說到的這個現象絕對符合大部分普通人所在的環境,如果你暫時改變不了所處的環境,先從提升自己開始。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關注“8090網創有道”,下期分享更精彩!也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評論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