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純友誼?這個問題,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曾經我也要去各種文章里尋找答案,現在我真切的相信:存在。
1.性別沒那么重要
性別是男女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卻不是將兩者徹底分離開來的因素。說到底,性別甚至生命,最初不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它是父母帶來的,因此先天的一切在我們自主意識存在之前都是客觀存在的。
所有的感情,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是屬于自主意識的范疇,因此客觀來講友情和性別本就是兩個互不相關的領域。那些將兩者加上密不可分的關系的人,是結合了人在成長過程中由性別帶來的不同感情偏差,但本質上并不是性別引起的差異。
我記得小學之前,大家都還未發育,相關教育也還比較缺乏。那個時候,除了宿舍和廁所,平時的生活中所有男女生都是一起,打掃衛生男女生一起、踢毽子丟沙包男女生一起,就連吃飯都是互相在碗里搶著玩兒。還記得那個時候有個女孩子,看到有男生女生一起牽著手玩耍,就會一臉壞笑,然后說誰誰誰喜歡誰誰誰……結果跟現在的小學生完全不同,我們那個時候覺得她特別奇怪,大家也就都不跟她玩了,現在想著也很搞笑。
2.信則有不信則無
以前的一個朋友和我的想法完全不同,我認為存在,她認為不存在。
大學的時候,我的那個朋友,因為性格開朗人也聰明可愛,有很多男生在她身邊出現。里面有確實對她有不同心思的人,但是有的男生也確實是普通的接觸。朋友一開始就說,她不相信男女之間有什么的純友誼,所以就抱著挑選的心態跟那些男生聊天、吃飯、壓馬路。
時間長了,朋友也把那些男生從好友名單中都打上了叉叉,。朋友覺得沒有找到喜歡的,從而都斷了聯系。我問她“就沒有目的單純的?”,她白了我一眼:“你覺得可能嗎?……”,繼而說道“那些急不可待表達心意的人就不用說了,那些跟你聊些天南地北,偶爾談談理想,就是不跟你告白的,其實都憋著呢!誰沒事跟你瞎聊,目的都是一樣的……”我一時被朋友的理論驚到,聽起來很有道理卻無法茍同。
我們跟同性朋友,之所以成為朋友,無外乎于在言語和三觀上答成了共識。反之,如果他們是異性,我們還會成為朋友嗎?
一些心中的理論往往會綁架自己。
3我身邊存在
我有個異性朋友,我們不在一個城市,但是有機會就會見面,雖然見面也不過吃吃飯,聊聊天。我們忙起來,幾個月都不聯系,但是一條消息又可以暢談幾個小時,絲毫沒有尷尬。我們也吵架,也冷戰,但是過后又像沒事人一樣互相吐槽。
我可以跟他吐槽學習上的難題,他也會抱怨工作上的瑣事。我會看了一部好電影后跟他推薦,他也會給我發來好聽的音樂。遇到一些令人迷茫的哲理性問題,我們可以探討一整個下午。有需要幫忙的事,一個電話就足矣。
我們沒有肢體接觸,沒有任何曖昧存在,單純的是兩個相處開心的好朋友。除了性別我想不出他和我的同性朋友有什么區別。我們會相互討論以后的生活,包括另一半,然后給出各自的意見。除了友情我們給不了對方別的任何情感。
我在想:那些認為不存在的人,可能是沒有遇到目的單純的異性,從而在心底里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又或許根本沒有將友情和愛情區分開來!
朋友,本來就是一個中性詞,不該有各種約束,所以交朋友也不該以性別作為門檻。愿你有一雙慧眼,可以找到自己的高山流水,無論同性還是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