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秀的國外作曲編曲教程請戳這里哦:作曲編曲相關講座資料翻譯整理
本文原文地址:音楽/作曲について。 民族風?幻想的な曲を作って
Question
關于音樂/作曲。
我想要嘗試創作民族風·幻想風的曲子,自己調查了一下關于音階和混編的方法,但是還是不了解自己想要創作的音樂的風格。
為此,我現在對于要用什么關鍵字進行檢索感到很困擾。
具體而言,我感覺就像是在這種感覺的旋律之上加以弦樂、豎琴以及打擊樂而形成的曲子。(譯注:原鏈接以及失效,大概就是凱爾特風格的音樂,可以參考:Ribet。)請問是否有對歌曲風格較為熟悉的人可以告訴我這是屬于哪種風格類型的曲子,謝謝。
Answer
可能會和其他回答重復,不過我還是在這里回答一下吧。
我的工作多少和游戲配樂創作有關。
就如同其他人所說的一樣,我認為這是使用了教會調式的曲子。
因此,我就來說明一下關于教會調式的問題。
在現代音樂中,調式中大調和小調是最為基本的,而教會調式就是在區分大調小調之前,在音樂的黎明期所使用的的音階。
因為它們存在不完備的地方,因此后來都不怎么用了,但是從19世紀左右開始,由于盛行起對于新式音樂的探索,教會調式又開始在爵士樂的即興演奏中被活用,而在今天,它被用于一般的音樂創作之中。
教會調式有各種各樣的種類,使用最多的可能就是多利安調式了,我就對多利安調式進行說明。
多利安調式是將自然小調的第6音升高半音形成的調式。D多利安調式是最容易理解的,它就是由白鍵“re mi fa sol la shi do”組成的。
從結果上來看,它的形式就是從C大調音階的“re”音開始的音階。
和D小調自然小音階類似,但是在第6音"shi"上加上了“?”。
這個“shi”音,就體現了D多利安調式的特征,我們稱之為“特性音“。
順便一提,從”do“開始的C多利安音階的話,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hi? do“。
下面我們以D多利安音階為例進行說明,它的調內和弦是下面這幾個:
”Dm、Em、F、G、Am、Bm(?5) C“
當然了,它們和C大調的調內和弦是一樣的。但是總歸說來我們是把“Dm”作為I級和弦來作曲的,因此這是D多利安調式。
和弦進行上,含有特性音”shi“的和弦就顯得很重要了。具體而言,就是”G“和弦。
像”Dm→G→Dm“這樣子排列的話就能夠很容易理解了。
就我從提問者的曲子上聽到的而言,正好它就是使用調內和弦編寫的曲子,我想還是把相關理論寫在后面會比較好。
就風格而言,首先就要提到”凱爾特音樂“,不過所謂的”凱爾特音樂“只是一個”總稱“,它并不代表哪種特指的音樂,因此也沒有具體的定義。(就如同所有的日本音樂都被總結為”JPOP“這樣?)
在現代,一般而言被稱為”凱爾特音樂“的音樂,會給人一種強烈的電影、動漫以及游戲配樂的印象。而原本的”凱爾特音樂“,是采用了流傳于愛爾蘭或者蘇格蘭地區的樂器以及旋法而創作出來的音樂的總稱,并沒有知道任何特定的某種音樂。
進一步的……
”使用了這些樂器,就會讓人感覺像是凱爾特音樂……“這樣的樂器總結如下:
錫口笛(Tin)、口笛(Whistle)(類似小型豎笛一樣的笛子)
愛爾蘭布祖基琴(Irish Bouzuki)(曼陀鈴一樣的弦樂器)
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小型豎琴)
風笛(Irish Pipe)(類似于風笛)
寶思蘭鼓(Bodhrán)(發出”達姆“一樣聲音的打擊樂器)
還有一些其他的樂器,不過使用上述樂器就已經很足夠了。
MIDI的GM音色中并沒有這樣一些音色,因此可以使用類似的樂器。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只使用這些的話,低音部分就很弱。
作為低音樂器,可以加入低音大提琴(木貝司)。
我們也在網絡上出售包含了這種類型音樂制作的know-how,也介紹了音色的選擇和演奏技巧,但是在知恵袋是禁止廣告行為的……所以就到此打住了。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